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套色版畫(套色版畫)  拼音:tào sè bǎn huà
利用套色的方法制作的版畫。套色方法,有的一次可印刷多種顏色,如直接在版上涂上各種色彩再印刷;有的則是一次只印一種顏色,再利用多版多次印刷的方法來達到套色的目的。
《國語辭典》:套印版畫(套印版畫)  拼音:tào yìn bǎn huà
利用多塊版套印出兩種以上顏色的版畫。如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的年畫即是著名的套印版畫。
《國語辭典》:照相制版(照相制版)  拼音:zhào xiàng zhì bǎn
一種類比時代的制版方法。先利用攝影技術(shù),將設計原稿或大樣攝制下來,再在另一個經(jīng)過特殊處理的膠版上刻出,最后上機印制。由于凸版、平版、凹版及黑白稿、彩色稿等均可使用,且各有其不同的特性,制作過程除以上基本程序外,差異很大。
《國語辭典》:照相凸版  拼音:zhào xiàng tú bǎn
運用照相技術(shù)制成,圖文部分高于空白部分的印刷版??煞譃榫W(wǎng)目版和線條版兩種。
《國語辭典》:照相平版  拼音:zhào xiàng píng bǎn
用照相技術(shù)制成的平版印刷版。先依原稿的印刷需要,攝制成分色底片、網(wǎng)目底片等,再運用制版技術(shù)拼整成校樣或藍圖,待修整及校正色調(diào)后,該校樣或藍圖即可制成平版印刷版,以供印刷。版材包括鋅、鋁、不銹鋼及多層金屬等。
《國語辭典》:照相凹版  拼音:zhào xiàng āo bǎn
運用照相技術(shù)制成,圖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的印刷版。
《國語辭典》:版本學(版本學)  拼音:bǎn běn xué
專門研究歷代典籍的雕版源流、傳抄經(jīng)過、紙地墨色、字體刀法、藏書印記、裝潢式樣以及內(nèi)容??笨加喌葐栴},從而確定原刻或翻刻、原抄或影抄、善本或劣本,以供社會人士收藏流通、閱讀參考等學問。也作「板本學」。
《國語辭典》:出版法  拼音:chū bǎn fǎ
規(guī)范及管理出版事業(yè)和出版品的法律。我國出版法制定于民國十九年,至八十八年廢止。
《國語辭典》:出版界  拼音:chū bǎn jiè
泛稱以出版圖書、刊物等為主的組織團體為「出版界」。
《國語辭典》:出版品  拼音:chū bǎn pǐn
用機械印版或化學方法所印制,以供出售或散布的文書、圖畫、發(fā)音片等。
《國語辭典》:網(wǎng)版(網(wǎng)版)  拼音:wǎng bǎn
1.一種印刷方法。在版上涂上油墨,用刮板將油墨自版上透過網(wǎng)布細孔,印在被印材料上。可因被印材料及印刷目的不同而選擇不同形狀的刮板。
2.指電子布告欄或網(wǎng)路討論區(qū)的分區(qū),可讓使用者依需求進入。如:多人聊天區(qū)。
《國語辭典》:凹版畫(凹版畫)  拼音:āo bǎn huà
將油墨或顏料填入版面上凹陷的部分,然后拓印在紙上而成的繪畫作品。如銅版畫。
《國語辭典》:阿膠版(阿膠版)  拼音:ā jiāo bǎn
一種印刷用的照相版。參見「珂羅版」條。
分類:印刷
《國語辭典》:乾刻版  拼音:gān kè bǎn
一種銅版畫。不用腐蝕劑,而直接在版上用鐵針刻劃圖形,然后在凹處上油墨,再以壓印機印刷出來的圖畫。
《國語辭典》:航空版  拼音:háng kōng bǎn
報紙中以空運方式,將照相底版送往他地印行的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