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重版  拼音:chóng bǎn
書籍印行后,因售罄或重加???、加入新教材而重加印行者,稱為「重版」。
《國語辭典》:再版  拼音:zài bǎn
第二次出版或重新修訂出版。如:「這本暢銷小說將要再版?!?/div>
《漢語大詞典》:斬版(斬版)
見“ 斬板 ”。
《漢語大詞典》:斬板(斬板)
亦作“ 斬版 ”。
(1).謂斬?cái)嗉s束筑土板的繩索。亦指筑土之板。禮記·檀弓上:“今一日而三斬板而已封,尚行夫子之志乎哉!” 鄭玄 注:“斬板,謂斷其縮也。” 孔穎達(dá) 疏:“筑墳之法,所安板側(cè)於兩邊,而用繩約板令立,后復(fù)內(nèi)土於板之上,中央筑之,令土與板平,則斬所約板繩斷,而更置於見筑土上,又載土其中,三徧如此,其墳?zāi)顺??!?span id="c0zar5e" class="book">《晏子春秋·諫下七》:“于是令勿委壞餘財(cái),勿收斬板而去之。”
(2).劈柴。 清 黃宗羲 《廣師說》:“掃門撰杖,都養(yǎng)斬版,一切煩辱之事,同於子姓?!?/div>
《國語辭典》:凸版  拼音:tú bǎn
版面印刷部分高出空白部分的印刷版。如木版、鉛版、鋅版、網(wǎng)目版、三色版、活版等。
《國語辭典》:凸版印刷  拼音:tú bǎn yìn shuā
印刷所用的印板,其文字或圖案的印紋,高于版面的非印紋部分,印刷時(shí)將油墨僅涂于凸出的印紋,以此種印板來印刷的技術(shù),稱為「凸版印刷」。
《漢語大詞典》:退版
方言。推板,差。 歐陽山 《苦斗》四三:“這樣看起來, 上海 人一點(diǎn)也不比 廣東 人退版?!?/div>
分類:方言
《漢語大詞典》:武英殿聚珍版書
也稱《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武英殿聚珍版全書》。叢書名。武英殿是清宮內(nèi)殿名,設(shè)有修書處。1773年乾隆帝命從永樂大典中匯輯罕見著作,計(jì)一百三十八種,用木活字排版,定名“聚珍版”。
《漢語大詞典》:文化生活出版社
1935年5月,巴金等創(chuàng)辦于上海。初名“文化生活社”,同年9月改名。曾編輯出版《文學(xué)叢刊》《現(xiàn)代長篇小說叢書》《譯文叢書》等。1954年并入新文藝出版社(現(xiàn)上海文藝出版社)。
《國語辭典》:停版  拼音:tíng bǎn
出版商不再印制某一書籍,也可能歷經(jīng)很長的時(shí)期,再度出版。
《國語辭典》:頭版(頭版)  拼音:tóu bǎn
報(bào)紙的第一頁有報(bào)頭的版面。
《漢語大詞典》:頭版新聞(頭版新聞)
指載于報(bào)紙第一版的重要消息。 鄧友梅 《追趕隊(duì)伍的女兵們》十:“但是請律師、上法庭,一時(shí)就成了小報(bào)的頭版新聞?!?/div>
《國語辭典》:銅版畫(銅版畫)  拼音:tóng bǎn huà
一種版畫。在銅版上,以腐蝕法、直刻法、飛塵法、雕凹線法等方式刻成圖畫,再印于紙上。西元十五、十六世紀(jì)時(shí),流行于歐洲。如:「這幅銅版畫,十分耐看?!?/div>
《國語辭典》:銅版紙(銅版紙)  拼音:tóng bǎn zhǐ
一種專供銅版或膠版印刷用的印刷用紙。厚紙表面涂上一層以白色顏料及膠黏劑等調(diào)成的涂料,經(jīng)超級壓光而成。紙質(zhì)潔白,表面光滑。
《國語辭典》:謄寫鋼版(謄寫鋼版)  拼音:téng xiě gāng bǎn
一種簡便的印刷器材。其紋如網(wǎng),多鑲于木板上,使用時(shí),將蠟紙置于版上以鋼制筆把蠟質(zhì)刮去,再將蠟紙置于機(jī)器上,上覆以薄絹,以膠棍涂油墨印刷于白紙上。簡稱為「鋼版」。
《漢語大詞典》:謄寫版(謄寫版)
簡便的印刷版,舊時(shí)用毛筆蘸藥水在特制的紙上寫成,現(xiàn)在一般把蠟紙鋪在謄寫鋼板上用鐵筆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