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卷七十《陳湯傳》
「于是延壽、湯上疏曰:『臣聞天下之大義,當(dāng)混為一,昔有唐虞,今有彊漢。匈奴呼韓邪單于已稱北藩,唯郅支單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彊漢不能臣也。郅支單于慘毒行于民,大惡通于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并應(yīng),天氣精明,陷陳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縣頭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彊漢者,雖遠(yuǎn)必誅?!弧固?#183;顏師古注:「藁街,街名,蠻夷邸在此街也。邸,若今鴻臚客館也?!?/span>
《昭明文選》卷四十三南朝梁·丘希范(遲)《與陳伯之書》
方當(dāng)系頸蠻邸,懸首藁街。
典故不材木
能鳴雁
材不材間
雁能鳴
不鳴烹
能鳴分
莊周解愛鳴
莊叟悲雁
相關(guān)人物莊子
《莊子集釋》卷七上〈外篇·山木〉~667~
莊子行于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骨f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狗蜃映鲇谏?,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姑魅?,弟子問于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yù)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物物而不物于物,胡可得而累邪!此黃帝、神農(nóng)之法則也。若夫萬物之情,人倫之傳,則不然。合則離,成則毀,廉則挫,尊則議,有為則虧,賢則謀,不肖則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鄉(xiāng)乎!」
簡釋
不材木:喻無才而得福。宋蘇軾《宥老楮》:“湖為尋丈地,養(yǎng)此不材木?!?/p>
例句
莊叟虛悲雁,終童漫識艇。
方知不材者,生長漫婆娑。
急急能鳴雁,輕輕不下鷗。
木雁才不才,吾知養(yǎng)生主。
始驗山中木,方知貴不材。
余以不材壽,非智免斧斤。
木雁一篇須記取,致身才與不才間。
與君別有相知分,同置身于木雁間。
唯有莊周解愛鳴,復(fù)道郊哥重奇色。
不及能鳴雁,徒思海上鷗。
我言莊周云,水雁各有喜。
無復(fù)能鳴分,空知愧稻粱。
典故藏弓
飛鳥盡
高鳥盡
良弓藏
狡兔在,良犬烹
藏弓烹狗
嘆良弓
弓藏懼
高鳥良弓
狗烹弓藏
鳥盡
相關(guān)人物勾踐
文種
范蠡
《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句踐世家〉~746~
句踐已平吳,乃以兵北渡淮,與齊、晉諸侯會于徐州,致貢于周。周元王使人賜句踐胙,命為伯。句踐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與楚,歸吳所侵宋地于宋,與魯泗東方百里。當(dāng)是時,越兵橫行于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種見書,稱病不朝。人或讒種且作亂,越王乃賜種劍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shù),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狗N遂自殺。
《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2627~
項王亡將鐘離眛家在伊廬,素與信善。項王死后,亡歸信。漢王怨眛,聞其在楚,詔楚捕眛。信初之國,行縣邑,陳兵出入。漢六年,人有上書告楚王信反。高帝以陳平計,天子巡狩會諸侯,南方有云夢,發(fā)使告諸侯會陳:「吾將游云夢?!箤嵱u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發(fā)兵反,自度無罪,欲謁上,恐見禽。人或說信曰:「斬眛謁上,上必喜,無患?!剐乓姳t計事。眛曰:「漢所以不擊取楚,以眛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漢,吾今日死,公亦隨手亡矣?!鼓肆R信曰:「公非長者!」卒自剄。信持其首,謁高祖于陳。上令武士縛信,載后車。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惶煜乱讯?,我固當(dāng)亨!」上曰:「人告公反?!顾煨迪敌?。至雒陽,赦信罪,以為淮陰侯。
例句
藏弓身已退,焚稿事難聞。
弓藏狡兔盡,慷慨念心傷。
誠哉古人言,鳥盡良弓藏。
典故尺素書
魚傳尺素
寄鱗
魚尺
二鯉魚
參考典故雁書
《昭明文選》卷二十七〈詩戊·樂府上·古樂府三首·飲馬長城窟行〉
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yuǎn)道。遠(yuǎn)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佗鄉(xiāng)。佗鄉(xiāng)各異縣,輾轉(zhuǎn)不可見??萆V祜L(fēng),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上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唐·李善注引鄭玄《禮記注》曰:「素,生帛也。」
簡釋
魚書:喻指書信。宋晏殊《無題》:“魚書欲寄何由達(dá),水遠(yuǎn)山長處處同?!?/p>
例句
聞雁幾回修尺素,見霜先為制衣裳。
北去魚無信,南飛雁絕音。
凄涼從此后,無復(fù)望雙魚。
相思望淮水,雙鯉不應(yīng)稀。
家憐雙鯉斷,才愧小鱗烹。
落日棲鸮鳥,行人遺鯉魚。
久懷聲籍甚,千里致雙魚。
封緘托雙鯉,于焉來遠(yuǎn)求。
尺書能不吝,時望鯉魚傳。
水底鯉魚幸無數(shù),愿君別后垂尺素。
駟馬去不見,雙魚空往來。
雙魚莫不寄,縣外是黃河。
因送別鶴操,贈之雙鯉魚。
贈鯉情無間,求鶯思有馀。
魚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波濤一阻兩鄉(xiāng)夢,歲月無過雙鯉魚。
招攜永感雙魚在,報荅空知一劍存。
尺素如殘雪,結(jié)為雙鯉魚。
嵩云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
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
魚腸雁足望緘封,地遠(yuǎn)三江嶺萬重。
經(jīng)時停尺素,望盡云邊翼。
桂水秋更碧,寄書西上鱗。
綿羽啼來久,錦鱗書未傳。
雕蟲蒙記憶,烹鯉問沈綿。
雖無南去雁,看取北來魚。
江山猶未靜,魚鳥欲何歸。
非君重千里,誰有惠雙魚。
春江足魚雁,彼此勤尺素。
異日始離抱,維思烹鯉魚。
曾城自有三青鳥,不要蓮東雙鯉魚。
浮沈非樂藻,沿溯異傳書。
浮石潭邊停五馬,望濤樓上得雙魚。
別后雙魚難定寄,近來潮不到湓城。
登臺南望處,掩淚對雙魚。
府公中司貴,頻貽咫尺素。
咫尺傳雙鯉,吹噓借一毛。
湖水平來見鯉魚,偶因烹處得瓊琚。
貪將醉袖矜鶯谷,不把瑤緘附鯉魚。
水寒不見雙魚信,風(fēng)便唯聞五褲謳。
玉枕夜殘魚信絕,金鈿秋盡雁書遙。
舊交何以贈,客至待烹魚。
長江不見魚書至,為遣相思夢入秦。
先生有意許降臨,更遣長須致雙鯉。
眼穿長訝雙魚斷,耳熱何辭數(shù)爵頻。
吳魚嶺雁無消息,水誓蘭情別來久。
謬馳驄馬傳,難附鯉魚封。
烹鯉無尺素,筌魚勞寸心。
雁魚空有信,雞黍恨無期。
主奉二鯉魚,中含五文章。
典故掃雪烹茶
黨尉宅
黨家風(fēng)調(diào)
《宋稗類鈔》卷四〈豪曠〉~46~
陶學(xué)士谷,買得黨太尉故妓。取雪水烹團(tuán)茶,謂妓曰:「黨家應(yīng)不識此?!辜嗽唬骸副舜秩?,安得有此。但能銷金帳下,淺酌低唱,飲羊羔美酒耳?!固绽⑵溲?。
典故禍枯桑
九江元龜
老木為薪蒸
元緒不慎口
廢元龜
老桑禍
老桑烹龜
《水經(jīng)注疏》卷四十〈漸江水〉~329~
劉敬叔《異苑》曰:「孫權(quán)時,永康縣有人入山,遇一大龜,即束之以歸。龜便言曰:『游不量時,為君所得?!粨?dān)者怪之,載出,欲上吳王。夜宿越里,纜船于大桑樹。宵中,樹忽呼龜曰:『元緒,奚事爾也?』龜曰:『行不擇日,今方見烹,雖盡南山之樵,不能潰我?!粯湓唬骸褐T葛元遜識性淵長,必致相困。令求如我之徒,計將安泊?』龜曰:『子明,無多辭。既至建業(yè),權(quán)將煮之,燒柴萬車,龜猶如故?!恢T葛恪曰:『燃以老桑乃熟?!猾I(xiàn)人仍說龜言,權(quán)使伐桑,取煮之即爛。故野人呼龜曰元緒?!?/span>
《藝文類聚》卷九十六〈鱗介部上·龜〉~669~
劉敬叔《異苑》曰:「孫權(quán)時,永康縣有人入山,遇一大龜,即束之以歸。龜便言曰:『游不量時,為君所得?!粨?dān)者怪之,載出,欲上吳王。夜宿越里,纜船于大桑樹。宵中,樹忽呼龜曰:『元緒,奚事爾也?』龜曰:『行不擇日,今方見烹,雖盡南山之樵,不能潰我?!粯湓唬骸褐T葛元遜識性淵長,必致相困。令求如我之徒,計將安泊?』龜曰:『子明,無多辭。既至建業(yè),權(quán)將煮之,燒柴萬車,龜猶如故?!恢T葛恪曰:『燃以老桑乃熟?!猾I(xiàn)人仍說龜言,權(quán)使伐桑,取煮之即爛。故野人呼龜曰元緒?!?/span>
典故 伊尹負(fù)鼎
湯舉伊尹
伊尹志
尹屈烹飪
相關(guān)人物伊尹(名摯,又名阿衡)
《史記》卷三《殷本紀(jì)》
「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湯而無由,乃為有莘氏媵臣,負(fù)鼎俎,以滋味說湯,致于王道?;蛟?,伊尹處士,湯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從湯,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湯舉任以國政。伊尹去湯適夏。既丑有夏,復(fù)歸于亳。入自北門,遇女鳩、女房,作《女鳩女房》?!固?#183;司馬貞《史記索隱》引《孫子兵書》:「伊尹名摯。」
例句
空懷伊尹心,何補(bǔ)堯舜治。
進(jìn)無負(fù)鼎說,退慚補(bǔ)袞詩。
叢觴祝堯壽,合鼎獻(xiàn)湯廚。
殷王期負(fù)鼎,汶水起垂竿。
三嘆承湯鼎,千歡接舜壺。
如何負(fù)公鼎,被敚笑時人。
言謝垂鉤隱,來參負(fù)鼎職。
掛瓢馀隱舜,負(fù)鼎爾干湯。
典故 漢使就烹
酈其被烹
相關(guān)人物酈生(酈食其)
《史記》卷九十七《酈生陸賈列傳》
淮陰侯聞酈生伏軾下齊七十馀城,乃夜度兵平原襲齊。齊王田廣聞漢兵至,以為酈生賣己,乃曰:「汝能止?jié)h軍,我活汝;不然,我將亨汝!」酈生曰:「舉大事不細(xì)謹(jǐn),盛德不辭讓。而公不為若更言!」齊王遂亨酈生,引兵東走。
例句
不是不同明主意,懶將唇舌與齊烹。
就烹感漢使,握節(jié)悲陽秋。
君看齊鼎中,焦?fàn)€者酈其。
《毛詩正義》卷八之一〈國風(fēng)·豳風(fēng)·七月〉~285~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穫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nóng)夫。
《后漢書》卷六十八〈郭符許列傳·郭太〉~2228~
茅容字季偉,陳留人也。年四十馀,耕于野,時與等輩避雨樹下,眾皆夷踞相對,容獨危坐愈恭。林宗行見之而奇其異,遂與共言,因請寓宿。旦日,容殺雞為饌,林宗謂為己設(shè),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蔬與客同飯。林宗起拜之曰:「卿賢乎哉!」因勸令學(xué),卒以成德。
《全唐詩》卷三百四十一〈初南食貽元十八協(xié)律〉
鱟【案:音后?!繉嵢缁菸?,骨眼相負(fù)行【案:地里志。鱟形如惠文冠。嶺表錄異。鱟眼在背。雌負(fù)雄而行?!?。蠔相黏為山,百十各自生【案:嶺表錄異。蠔即牡蠣也。初生海邊。如拳石。四面漸長。高一二丈者。巉巖如山?!?。蒲魚尾如蛇,口眼不相營【口眼不相縈】【案:蒲魚即??魚?!?。蛤即是蝦蟆,同實浪異名【案:本草注。青蛙。??蛤。長腳蠼子。皆蛤蟆之類?!?。章舉【案:有八腳。身上有肉如臼。亦曰章魚?!狂R甲柱【案:即江瑤柱。】,斗以怪自呈。其馀數(shù)十種,莫不可嘆驚。我來禦魑魅,自宜味南烹。調(diào)以咸與酸,芼以椒與橙。腥臊始發(fā)越,咀吞面汗骍。惟蛇舊所識,實憚口眼獰。開籠聽其去,郁屈尚不平。賣爾非我罪,不屠豈非情。不祈靈珠報,幸無嫌怨并。聊歌以記之,又以告同行。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二
宋·蔡條《西清詩話》:《義山雜纂》,品自數(shù)十,蓋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殺風(fēng)景,謂「清泉濯足」、「花上曬褲」、「背山起樓」、「燒琴煮鶴」、「對花啜茶」。
典故 小鮮烹
烹小鮮治大國
烹小鱗
相關(guān)人物老子
《老子·德經(jīng)·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得交歸。漢·河上公注:「烹小魚不去腸,不去鱗,不敢撓,恐其糜也?!谷龂?#183;王弼注:「不擾也。」
《韓非子》卷六〈解老〉
「治大國若烹小鮮?!谷龂?#183;王弼注:「不擾也?!?jié)h·河上公注:「鮮,魚。不去腸,不去鱗,不敢撓,恐其靡也?!埂概胄□r而數(shù)撓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shù)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苦烹小鮮?!弧?/span>
例句
家憐雙鯉斷,才愧小鱗烹。
寶劍誠可用,烹鮮是虛棄。
彼鄉(xiāng)有令弟,小邑試烹鮮。
君作烹鮮用,誰膺仄席求。
典故 求五鼎
主父五鼎
主父言
五鼎食烹
相關(guān)人物主父偃
《墨子》卷一〈七患〉~23~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為養(yǎng)也,故民無仰則君無養(yǎng),民無食則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務(wù)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節(jié)也。五谷盡收,則五味盡御于主,不盡收則不盡御。一谷不收謂之饉,二谷不收謂之旱,三谷不收謂之兇,四谷不收謂之饋,五谷不收謂之饑。歲饉,則仕者大夫以下皆損祿五分之一。旱,則損五分之二。兇,則損五分之三。饋,則損五分之四。饑,則盡無祿稟食而已矣。故兇饑存乎國,人君徹鼎食五分之五,大夫徹縣,士不入學(xué),君朝之衣不革制,諸侯之客,四鄰之使,雍食而不盛,徹驂騑,涂不蕓,馬不食粟,婢妾不衣帛,此告不足之至也。
《漢書》卷六十四上〈嚴(yán)朱吾丘主父徐嚴(yán)終王賈列傳上·主父偃〉
主父偃,齊國臨菑人也。學(xué)長短從橫術(shù),晚乃學(xué)易、春秋、百家之言。游齊諸子間,諸儒生相與排儐,不容于齊?!菚r,徐樂、嚴(yán)安亦俱上書言世務(wù)。書奏,上召見三人,謂曰:「公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乃拜偃、樂、安皆為郎中。偃數(shù)上疏言事,遷謁者,中郎,中大夫。歲中四遷?!鹆⑿l(wèi)皇后及發(fā)燕王定國陰事,偃有功焉。大臣皆畏其口,賂遺累千金?;蛘f偃曰:「大橫!」偃曰:「臣結(jié)發(fā)游學(xué)四十馀年,身不得遂,親不以為子,昆弟不收,賓客棄我,我厄日久矣。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亨耳!吾日暮,故倒行逆施之。」唐·顏師古注引張晏曰:「五鼎食,牛、羊、豕、魚,麋也。諸侯五,卿大夫三?!箮煿旁唬骸肝宥嘀^被鑊亨之誅?!?/span>
例句
孤芳安可駐,五鼎幾時烹。
偃須求五鼎,陶只愛吾廬。
一竿如有計,五鼎豈須烹。
朝趨九韶音,暮列五鼎食。
《漢書》卷二十三〈刑法志〉~096~
陵夷至于戰(zhàn)國,韓任申子,秦用商鞅,連相坐之法,造參夷之誅;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顛、抽脅、鑊亨之刑。唐·顏師古注:「鼎大而無足曰鑊,以鬻人也?!?/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