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6詞典 1分類詞匯 15
《國語辭典》:激憤(激憤)  拼音:jī fèn
1.激勵(lì)奮發(fā)。《孔子家語。卷五。困誓》:「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庸知其非激憤厲志之始,于是乎在?!埂逗鬂h書。卷七。孝桓帝紀(jì)》:「賴宗廟之靈,及中常侍單超、徐璜、具瑗、左悹、唐衡、尚書令尹勛等激憤建策,內(nèi)外協(xié)同,漏刻之間,桀逆梟夷?!?br />2.形容情緒激動(dòng)?!度龂?。卷四○。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李嚴(yán)》:「平聞亮卒,發(fā)病死。平常冀亮當(dāng)自補(bǔ)復(fù),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憤也?!?br />3.激動(dòng)氣憤。如:「抗議民眾群情激憤。」
《漢語大詞典》:斗怒(鬥怒)
亦作“鬭怒”。亦作“鬪怒”。
(1).爭吵;爭斗。周禮·地官·調(diào)人:“凡有鬭怒者,成之;不可成者,則書之?!?鄭玄 注:“鬭怒,辯訟者也?!?span id="hhrrdxt" class="book">《荀子·臣道》:“恭敬,禮也;調(diào)和,樂也;謹(jǐn)慎,利也;鬭怒,害也?!?br />(2).猶激怒。 唐 柳宗元 《貞符》:“孰稱古初樸蒙空侗而無爭,厥流以訛,越乃奮敚鬭怒震動(dòng),專肆為淫威?”
《漢語大詞典》:感怒
激怒。戰(zhàn)國策·秦策三:“﹝ 蔡澤 ﹞將見 昭王 ,使人宣言以感怒 應(yīng)侯 ,曰:‘ 燕 客 蔡澤 ,天下駿雄弘辯之士也?!?span id="33ftpbz" class="book">《史記·張儀列傳》:“ 蘇君 憂 秦 伐 趙 敗從約,以為非君莫能得 秦 柄,故感怒君,使臣陰奉給君資,盡 蘇君 之計(jì)謀?!?/div>
分類:激怒
《漢語大詞典》:怒惱(怒惱)
(1).惱怒。紅樓夢第五七回:“痰迷有別……有怒惱中痰急而迷者,有急痛壅塞者?!?沙汀 《淘金記》六:“ 白醬丹 雖然因?yàn)槭芰艘稽c(diǎn) 芥茉公 爺爺?shù)霓陕?,有點(diǎn)怒惱,但比起他的愉快,卻是不足道的?!?br />(2).激怒。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不防一旁早怒惱了老家將 張進(jìn)寳 ?!?/div>
分類:激怒惱怒
《漢語大詞典》:惱激(惱激)
激怒。 元 朱凱 《昊天塔》第二折:“我故意的著幾句話惱激他,不怕他不和俺搭救父親去也?!?/div>
分類:激怒
《漢語大詞典》:市怒
猶激怒。新唐書·劉武周傳:“因宣言于眾曰:‘今歲饑,死者骨相枕於野,府君閉倉不卹,豈憂百姓意乎?’以市怒其軍,皆憤怨?!?/div>
分類:激怒
《漢語大詞典》:眼明
(1).眼力好;看得清楚。 唐 白居易 《初除尚書郎脫刺史緋》詩:“頭白喜拋黃草峽,眼明驚坼紫泥書?!?宋 陸游 《新辟小園》詩之二:“眼明身健殘年足,飯軟茶甘萬事忘?!?br />(2).猶眼紅。激怒的樣子。 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仇人相見,本來格外眼明,況且是相逢狹路?!?br />(3).方言。羨慕。 韓起祥 《劉巧團(tuán)圓》:“她不滿意咱,咱也不眼明她。”
《國語辭典》:激昂  拼音:jī áng
1.震蕩飛揚(yáng)。唐。李白 與韓荊州書:「而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yáng)眉吐氣,激昂青云耶?」
2.形容情緒激越昂揚(yáng)。《文選。傅毅。舞賦》:「明詩表指,嘳息激昂?!?/div>
《國語辭典》:眼紅(眼紅)  拼音:yǎn hóng
1.看見別人有名有利時(shí)而心生嫉妒。如:「人家發(fā)達(dá),我們不必眼紅,只要加緊努力就行了?!?br />2.激怒的樣子。如:「仇人見面,分外眼紅?!?/div>
《漢語大詞典》:憤兵(憤兵)
(1).被激怒而用兵。 明 唐順之 《讀〈春秋〉》:“夫侵伐,有貪兵,有憤兵,有應(yīng)兵。” 清 黃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詩:“憤兵古所譏,覆車戒前轍?!?br />(2).指憤怒的士兵。 柳亞子 《感事》詩:“憤兵自掘 嵎夷 墓,革命初焙 富士 茶。”
《漢語大詞典》:訐激(訐激)
直言激怒。 明 湯顯祖 《〈滕侯趙仲一實(shí)政錄〉序》:“已而事移,官止吏部郎。以廉梗訐激執(zhí)政,不可復(fù)容,罷官去?!?/div>
分類:直言激怒
《國語辭典》:西西佛斯  拼音:xī xī fó sī
希臘神話中的科林斯國王。因?yàn)榧づ松?,被罰由山下推一塊大石到山頂,快達(dá)山頂時(shí),大石卻滾回山下,只好重新努力,如此一再的反覆,永無終止。象徵人生不斷的和命運(yùn)抗?fàn)帯R沧g作「西緒福斯」。
《國語辭典》:捶臺(tái)拍凳(捶臺(tái)拍凳)  拼音:chuí tái pāi dèng
因激怒而擊打東西。如:「他氣得捶臺(tái)拍凳,破口大罵?!挂沧鳌笓€臺(tái)拍凳」。
《漢語大詞典》:惹怒
指處于被激怒的忿恨狀態(tài)
激怒人。例如:他粗聲粗氣的譏諷和下流的議論惹怒了老板。
《漢語大詞典》:罵陣(駡陣)
亦作“罵陣”。
(1).在陣前叫罵,以激怒敵方應(yīng)戰(zhàn)。《敦煌變文集·捉季布傳文》:“深夜不必盤名姓,僕是去年罵陣人。”《三國演義》第三二回:“ 袁譚 與 郭圖 再議進(jìn)兵,令 岑璧 為將,領(lǐng)兵前來, 尚 自引兵出 冀州 ,兩陣對(duì)圓,旗鼓相望, 璧 出駡陣。”
(2).引申指當(dāng)面罵人。 老舍 《四世同堂》三十:“他最怕打架,因?yàn)榕麓蚣?,所以他的‘批評(píng)’才永遠(yuǎn)是偷偷摸摸的咒罵他所嫉妒的人,而不敢堂堂正正的罵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