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清子,字希獻(xiàn),號中溪,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宋亡不仕。事見《閩詩錄》丙集卷一六。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汝勤,字賢夫,號霖溪,開化(今屬浙江)人。宋亡不仕,與蔣蕓等交往唱酬,何夢桂等為其詩集作序。事見清光緒《開化縣志》卷八。今錄詩五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順之,號練溪居士,婺源(今屬江西)人。游鄉(xiāng)校,以詩名,嘗得句法于吳可,與程洵有交。有《練溪集》,已佚。事見《尊德性齋集》卷二《跋練溪詩話后》、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一二。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彝,號溪居,為陳世崇長輩。事見《隨隱漫錄》卷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婺州金華人,字南夫,號坦溪。游呂祖謙之門,講貫理道,篤志根源。官終朝請大夫。有《坦溪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89—1052 【介紹】: 宋蘇州吳縣人,字希文。真宗大中祥符八年進(jìn)士。歷秘閣校理、右司諫、權(quán)知開封府。仁宗景祐三年,上《百官圖》論用人是非,忤呂夷簡,出知饒、潤、越三州??刀ㄔ?,任陜西經(jīng)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改環(huán)慶路經(jīng)略安撫、緣邊招討使,守邊數(shù)年,負(fù)防御西夏重任。慶歷三年,入為樞密副使,進(jìn)參知政事。上十事疏,推行新政,為夏竦等中傷,罷政,出知邠州兼陜西四路安撫使。官終戶部侍郎、知青州。卒謚文正。工詩文及詞,晚年所作《岳陽樓記》,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之語,為世所傳誦。有《范文正公集》。
全宋詩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幼孤,母改嫁長山朱姓,遂名朱說,入仕后始還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進(jìn)士。仁宗朝仕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曾主持“慶歷新政”,提出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等十事。歷知睦、蘇、饒、潤、越、永興、延、耀、慶、邠、鄧、杭、青等州軍。皇祐四年,改知潁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叢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別集四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四有傳?!》吨傺驮?,以《四部叢刊》本為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別集中重出詩兩首,已予刪除。另輯得之集外詩編為第六卷。
詞學(xué)圖錄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其先邠人,后徙蘇州吳縣。慶歷間授參知政事,卒謚文正。有《范文正公集》,有詞一卷,見《彊村叢書》。
全宋文·卷三六七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生二歲而孤,母更適長山朱氏,從其姓,名說。舉大中祥符八年進(jìn)士,為廣德軍司理參軍,改亳州節(jié)度推官,始還姓更名。歷秘閣校理、右司諫、知睦州、蘇州、權(quán)知開封府。直言立朝,屢遭貶黜。歷知饒、潤、越州,進(jìn)龍圖閣直學(xué)士,為陜西經(jīng)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降知耀州,改慶州,遷環(huán)慶路經(jīng)略安撫使,改陜西安撫經(jīng)略招討使,與韓琦、文彥博等俱為陜西名帥。慶歷三年,除樞密副使,尋拜參知政事。針對北宋建立以來形成的積弊,主持進(jìn)行了歷史上著名的「慶歷新政」。五年,罷政,以資政殿學(xué)士知邠州,兼陜西四路安撫使,改知鄧、杭、青、潁諸州?;实v四年卒,謚文正。著有文集二十卷、別集四卷、奏議十七卷、政府論事二卷、尺牘五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四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黃非熊,福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自號南溪處士。仁宗慶歷間讀書三島村,得方廣巖之勝,作十詠傳于世。事見明萬歷《福州府志》卷五。今錄詩十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陳傳,字竹溪(《淳熙三山志》卷三五),建安(今福建建甌)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jìn)士(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一五)。曾官屯田郎中(《蘇魏公集》卷三一《職方員外郎陳傳可屯田郎中制》)。今錄詩三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7—1073 【介紹】: 本名敦實。宋道州營道人,字茂叔,號濂溪。周輔成子。以蔭為分寧縣主簿,歷南安軍司理參軍、虔州通判等,有治績。神宗熙寧初,知郴州,擢廣南東路轉(zhuǎn)運(yùn)判官,移提點(diǎn)刑獄。后以疾求知南康軍,因家廬山蓮花峰下。精于《》學(xué),喜談名理,提出無極、太極、理、氣、心、性、命等哲學(xué)范疇,以及立誠、主靜學(xué)說,為道學(xué)創(chuàng)始人,程顥、程頤皆從其受業(yè)。卒謚元。有《太極圖說》、《通書》及文集,后人合編為《周子全書》。
全宋詩
周敦頤(一○一七~一○七三),原名敦實,避英宗舊諱改,字茂叔,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以舅鄭向蔭得官,初仕分寧主簿,歷知桂陽、南昌縣,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神宗熙寧初,遷廣東轉(zhuǎn)運(yùn)判官、提點(diǎn)刑獄,以疾求知南康軍,因家廬山蓮花峰下。峰前有溪,以營道故居濂溪名之,學(xué)者因稱濂溪先生。六年卒,年五十七。敦頤為宋代道學(xué)創(chuàng)始人之一,程顥、程頤皆出其門下。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賜謚元公,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從祀孔廟。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七有傳?!≈芏仡U詩,以清康熙張伯行刊《正誼堂集·周濂溪集》為底本,校以清乾隆董榕輯《周濂溪集》(簡稱董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周元公集》(簡稱四庫本)等。輯錄之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一○七三
周惇頤(一○一七——一○七三),原名惇實,避英宗舊諱改,字茂叔,號濂溪,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少孤,養(yǎng)于外家。仁宗景祐中,以舅父鄭向蔭補(bǔ)試將作監(jiān)主簿,授洪州分寧主簿。調(diào)南安軍司理參軍,移郴州郴、桂陽二縣令。知洪州南昌縣,簽署合州判官事,通判虔州、永州,攝邵州事。熙寧中擢廣南東路轉(zhuǎn)運(yùn)判官、提點(diǎn)刑獄。移知南康軍,自請分司南京而歸。六年六月卒,年五十七。嘉定中賜謚曰「元」。喜談名理,精于《》學(xué),程顥、程頤從之學(xué),為宋代理學(xué)開山之祖。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見朱熹《濂溪先生事實記》,度正《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宋刻《濂溪集》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湖州烏程人,字仁廓,一字退翁,號溪堂居士。仁宗慶歷二年進(jìn)士。神宗熙寧初簽書劍南西川判官,時王安石當(dāng)國,欲引置御史,使彈擊異己,汝尚知安石薦用之意,力辭免。后從趙抃于青州,以屯田郎中致仕。卒年七十余。
全宋詩
俞汝尚,字仁廓,一字退翁,號溪堂居士(《宋詩拾遺》卷八),湖州烏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慶歷二年(一○四二)進(jìn)士(清光緒《歸安縣志》卷三一)。知導(dǎo)江縣。神宗熙寧初,簽書劍南西川判官。王安石當(dāng)國,欲置為御史,力辭。從趙抃辟入青州幕,以屯田郎中致仕。卒年七十馀。有《溪堂集》四卷,已佚。《宋史》卷四五八有傳。今錄詩九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袁州人,字夢符。仁宗慶歷二年進(jìn)士。以著作佐郎知清江縣。歷太學(xué)官,出判處州,請監(jiān)南岳廟以歸。淡于世味,終日醉吟玉溪之上,自號玉溪叟。
全宋詩
李觀(一○二三~一○九五),字夢符,號玉溪叟,袁州(今江西宜春)人。仁宗慶歷二年(一○四二)進(jìn)士,時方弱冠,知清江縣(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八)。神宗熙寧初為大官令,尋言役法不便,出通判處州(清乾隆《袁州府志》卷二五)。元豐四年(一○八一)知岳州(《宋會要輯稿》禮二○之六四)。哲宗元祐初由監(jiān)江州太平興國觀除知虔州,不就,請監(jiān)南岳廟以歸。卒年七十三(乾隆《袁州府志》)。今錄詩八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李山甫,字明叟,避高魯王諱,以字行,更字公晦,號龍溪釣叟。南城(今屬江西)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進(jìn)士。嘉祐中知建寧。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通判河州。元豐初,授西京作坊使、知澧州。累官樞密副使。事見清同治《南城縣志》卷八。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一一一八
李山甫,字明叟,以字行,更字公晦。號龍溪釣叟,建昌軍南城(今江西南城)人。覯族子?;实v元年進(jìn)士。嘉祐中知建寧縣。熙寧間官太常博士、通判河州。元豐初為西京作坊副使、知澧州。見《李直講集》附錄卷二《直講李先生門人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四七、二九八,《楚紀(jì)》卷五二,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八三,《清一統(tǒng)志》卷三三二。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八三九
廖侁,號西溪退叟,熙寧間居于衡山。見所作《橫龍寺記》。

人物簡介

全宋詩
王汝舟(一○三四~一一一二),字公濟(jì),晚號云溪翁,婺源武口(今江西婺源)人。弱冠舉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jìn)士。神宗熙寧中知舒城縣。哲宗元祐間知南劍州(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九)。八年(一○九三),知建州(《宋會要輯稿》禮三六之九),移知虔州。擢京東路轉(zhuǎn)運(yùn)判官,移河北、江西,徙夔州路提點(diǎn)刑獄。告老歸?;兆谡投曜?,年七十九。有《云溪文集》百卷(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六),已佚。宋趙不悔《新安志》卷七有傳。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一八三○
王汝舟(一○三四——一一一二)字公濟(jì),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皇祐五年,才冠而登第。歷知舒城縣、南劍州、建州、虔州。哲宗擢為京東轉(zhuǎn)運(yùn)判官,終夔州路提點(diǎn)刑獄,告老而歸。凡歷官十七任,皆有治跡。晚號云溪翁,卒年七十九。有文百卷,手所校書萬馀卷。見《新安志》卷七,《宋會要輯稿》禮三六之九,《宋史翼》卷二○,《宋詩紀(jì)事補(bǔ)遺》卷一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滄州無棣人,字端叔,號姑溪居士。之純從弟。神宗元豐年間進(jìn)士。師事范純?nèi)?。后從蘇軾于定州幕府。歷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兆诔?,提舉河?xùn)|常平。坐草純?nèi)蔬z表及行狀,編管太平州,徙唐州,官終朝請大夫。卒年八十余。能文,尤工尺牘,蘇軾謂入刀筆三昧。有《姑溪居士集》等。
全宋詩
李之儀,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滄州無棣(今山東無棣西北)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jìn)士(民國《無棣縣志》卷八)。元豐六年(一○八三),曾辟為祭奠高麗國使書狀官(《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四一)。哲宗紹圣初蘇軾知定州,辟為管勾機(jī)宜文字。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適兵敗事連累,罷原州通判(同上書卷四九一)。后以元祐黨籍貶惠州。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監(jiān)內(nèi)香藥庫,旋因從蘇軾辟事勒停(同上書卷五一一)。徽宗崇寧初提舉河?xùn)|常平,又以代作范純?nèi)蔬z表忤蔡京,編管太平州,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官終朝請大夫。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四有傳。 李之儀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姑溪前后集》為底本。校以明吳氏叢書堂鈔本(殘存卷五、卷六,簡稱吳鈔,藏北京圖書館),清楊守敬跋明黃汝亨鈔本(簡稱黃鈔,藏上海圖書館),清丁丙藏并跋之清研經(jīng)樓抄本(簡稱研經(jīng)樓本,藏南京圖書館),清咸豐伍崇曜校刊《粵雅堂叢書》本(簡稱粵本),清宣統(tǒng)吳崶金陵督糧道署??荆ê喎Q吳刊)。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詞學(xué)圖錄
李之儀(1038-1117) 字端叔,晚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nóng)。滄州無棣(今屬山東)人,一說樂壽(河北獻(xiàn)縣)人。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詞》。
全宋文·卷二四○九
李之儀,字端叔,滄州無棣(今山東無棣)人。頎子,之純從弟。進(jìn)士及第,曾任河中府萬全縣令、權(quán)知開封府開封縣。元豐中曾入呼延幕府,為折可適所知。六年十二月以楊景略奏辟使高麗。元祐中為樞密院編修官,與蘇軾兄弟游。及第幾三十年,乃于元祐八年從蘇軾辟,主管定州安撫司事機(jī)宜文字。紹圣四年為原州通判。元符二年,監(jiān)內(nèi)香藥庫,以蘇軾薦辟,「為奸臣心腹之黨」放罷。崇寧元年,提舉河?xùn)|常平,坐為范純?nèi)什荨哆z表》,并作《行狀》,除名勒停,編管太平州,遂居姑熟,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nóng)。久之,徙唐州。政和三年九月,以與楊姝踰濫及以楊姝所生男為己子,自管勾成都府玉局觀除名勒停。卒于重和元年(是年作有《祥瑛上人字序》)以后,年八十馀。見《東都事略》卷一一六《李之儀傳》,《宋史》卷三四四《李之儀傳》及《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四一、四九一、五一一,《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七之一九、六七之二六、六八之二九。著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