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8詞典 1分類詞匯 127
《國語辭典》:巴油池  拼音:bā yóu chí
湖泊名。又名小鬼湖,是魯凱族語「湖泊」的意思。隸屬屏東縣霧臺鄉(xiāng)。位于臺東知本山主山下,海拔約二千二百公尺高。池形與臺灣本島頗相似,南北長四十公尺,東西寬一百八十公尺。北岸是一草原,南岸都是灌木,為當(dāng)?shù)卦∶褡宓膫鹘y(tǒng)水源圣地。目前列為大武山自然保留區(qū)保護(hù)范圍內(nèi),也是野生動物保護(hù)區(qū),車輛無法通行,且須辦理甲種入山證申請核準(zhǔn)后,徒步前往,單程徒步時間約4個小時。
《國語辭典》:沖積島(沖積島)  拼音:chōng jī dǎo
河流在河口區(qū)或湖泊邊沖積而成的島嶼。如:「崇明島是長江口的一個沖積島。」
《國語辭典》:測深器(測深器)  拼音:cè shēn qì
量測湖泊、河川或海洋深度的儀器。有三種:一、鉛錘測深器,即測鉛。二、電動測深器,用電力上下測鉛,依壓力計算深度。三、聲響測深器,依水傳播音波的時間以量測其深度。
《國語辭典》:潟湖  拼音:xì hú
因海灣被沙洲所封閉而演變成的湖泊。原本的海灣,其出海處因為泥沙沉積而形成沙洲,之后將海灣與海洋分隔,而成為湖泊。
《國語辭典》:混合層(混合層)  拼音:hùn hé céng
海洋或湖泊的上層,受風(fēng)、波浪、水流的攪和作用,使各種性質(zhì),如溫度、鹽度等,因混合而呈均勻狀態(tài)。
《國語辭典》:海跡湖(海跡湖)  拼音:hǎi jī hú
由于地殼隆起或海岸線下降,使海水的一部分與海洋隔絕所形成的湖泊。因它原來與海相通,所以湖水的性質(zhì)與海相同。如里海、咸海。
《國語辭典》:呼倫池(呼倫池)  拼音:hū lún chí
湖泊名。位于呼倫貝爾高原上。面積約一千零三十六平方公里,呼倫河及克魯倫河均注入于此。
《國語辭典》:大熊湖  拼音:dà xióng hú
Great Bear Lake
湖泊名。位于加拿大西北部。面積三萬馀平方公里,最深處達(dá)一百三十七公尺。凍期長達(dá)八至九個月,七月中旬以后始可通航。由馬更些河通北極海,是加拿大最大的淡水湖。產(chǎn)白魚、湖鱒。東岸并有鐳、鈾礦的開采。
《國語辭典》:貝加爾湖(貝加爾湖)  拼音:bèi jiā ěr hú
Baikal Lake
湖泊名。在西伯利亞伊爾庫次克州,有貝加爾山圍繞,面積三萬四千一百八十平方公里,為歐亞兩洲最大的淡水湖。也稱為「北?!埂?/div>
《國語辭典》:半咸水湖(半咸水湖)  拼音:bàn xián shuǐ hú
海水和淡水混合,使鹽分變淡的湖泊。多為海水流入海岸附近形成的湖。
《國語辭典》:博斯騰湖(博斯騰湖)  拼音:bó sī téng hú
湖泊名。位于新疆焉耆縣東南,都斯河從西流入,而湖水西南泄成孔雀河。其硝、鹽的產(chǎn)量豐富。
《國語辭典》:愛德華湖(愛德華湖)  拼音:ài dé huá hú
Edward,Lake
湖泊名。位于東非裂谷中,在薩伊與烏干達(dá)的交界處。東西兩岸多峭壁。湖中盛產(chǎn)魚,湖區(qū)野生動物在兩國國家公園中得到保護(hù)。湖水經(jīng)塞姆里基河流入阿爾伯特湖。
《國語辭典》:巴拉頓湖(巴拉頓湖)  拼音:bā lā dùn hú
Balaton Lake
湖泊名。位于匈牙利西部,為中歐第一大湖。面積約六百平方公里,南面黃土地帶土地肥沃,西北面火山土宜種葡萄,盛產(chǎn)名酒。
《國語辭典》:安大略湖  拼音:ān dà lüè hú
Ontario Lake
湖泊名。位于北美洲,為大湖區(qū)最東和最小的湖。面積約二萬七千二百平方英里,最深處八百零二英尺。
《國語辭典》:淡水漁業(yè)(淡水漁業(yè))  拼音:dàn shuǐ yú yè
以河流、湖泊等淡水水源為漁產(chǎn)區(qū),而從事網(wǎng)撈的漁業(y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