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38 【介紹】: 三國魏遼東襄平人。公孫康子。魏明帝太和二年,拜為揚烈將軍、遼東太守。青龍元年,通孫權,權遣使立為燕王。旋斬吳使,送其首于魏,明帝又拜為大司馬,封樂浪公,持節(jié)、領郡如故。景初元年,魏命淵入朝,拒命,自立為燕王,改元紹漢,置百官,發(fā)兵拒魏。二年,太尉司馬懿攻遼東,淵兵敗被殺。
全三國文·卷五十四
淵字文懿,遼東襄平人,祖度,父康,并封侯,據(jù)有遼東。太和初,脅奪其叔父恭位而自立,拜揚烈將軍遼東太守,尋遣使通吳,吳封為燕王,加九錫,復誘斬吳使,表聞,進拜大司馬,封樂浪公,持節(jié)領郡如故。景初初征不至,自立為燕王,建元紹漢。太尉司馬懿討斬之。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52 新羅(今朝鮮南部)人。新羅王金真平之女,金善德之妹。太宗貞觀二十一年(647)嗣新羅王位,加授柱國,封樂浪郡王。次年,遣其弟侄來唐,太宗賜以《晉書》等。高宗永徽元年(650),大敗百濟,乃織錦作五言詩《太平頌》,遣其弟入唐進獻。事跡據(jù)《舊唐書·新羅傳》?!?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9—772 【介紹】: 唐河南魯山人,字次山,自稱浪士,亦號猗玕子、漫郎、漫叟、聱叟。元延祖子,元德秀族弟。玄宗天寶進士,由國子司業(yè)蘇源明薦于肅宗,召為右金吾兵曹參軍,歷仕山南西道節(jié)度參謀、水部員外郎、道州刺史、容管經(jīng)略使。結有吏才,卓有政聲。文章戛戛自異,變排偶綺靡之習。有集,又編沈千運、王季友等七人詩為《篋中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15—772,舊說生于723,誤 字次山,自稱元子,又號猗玗子(猗玗,或作猗犴、琦開,今從《新唐書》本傳)、浪士、漫郎、漫叟、聱叟等。先世本鮮卑拓拔氏,北魏孝文帝時改姓元。其先居太原(今屬山西),后遷居魯山(今屬河南)。17歲始從學于宗兄元德秀。天寶十三載(754)登進士第,復舉制科。安史亂起,率家南下避難。乾元二年(759),以右金吾兵曹參軍攝監(jiān)察御史,充山南東道節(jié)度參謀,一度代攝荊南節(jié)度使事,有戰(zhàn)功。后歷任道州(治今湖南道縣)、容州(治今廣西北流)刺史,加授容州都督充本管經(jīng)略守捉使,政績甚著。大歷四年(769)因母喪辭歸。七年復入朝,病逝長安,贈禮部侍郎。生平詳見顏真卿《元君表墓碑銘》及《新唐書》本傳。元結詩文兼擅,為中唐古文運動與新樂府運動之先導者。其詩多自寫胸次、針砭現(xiàn)實之作,詩風簡古,淳淡自然,所作《舂陵行》、《賊退示官吏》,曾受杜甫推崇。金元好問曾云:“浪翁水樂無宮徵,自是云山韶濩音。”(《論詩絕句》)唯“樸質(zhì)處過甚”(清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一)。所選《篋中集》體現(xiàn)其反對“拘限聲病,喜尚形似”(《篋中集序》)之詩學主張。其文亦自成一家。著有《元子》10卷、《猗玗子》1卷、《文編》10卷,今已佚。明湛若水輯有《元次山文集》,今人孫望校訂之《元次山集》更為詳核?!?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卷,《全唐詩續(xù)拾》補詩3首又2句。
唐詩匯評
元結(719-772),字次山,自號漫叟、聱叟。魯山(今屬河南)人。年十七,折節(jié)讀書,師事從兄元德秀。天寶十二載(753),登進士第。安史亂起,舉家南奔,避難于猗犴洞(在今湖北大冶)。乾元二年,蘇源明薦為右金吾兵曹參軍、山南東道節(jié)度參謀,抗擊史思明。遷水部員外郎、荊南節(jié)度判官。代宗初,召為著作郎,后出守道州,招撫流亡,頗有政聲。遷容州都督。卒。結反對當世“拘限聲病,喜尚形似”之風,編錄沈千運等七人詩二十四首為《篋中集》,今存。其所著《元子》十卷、《文編》十卷等均已散佚。后人輯有《元次山文集》十卷行世?!?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二卷。
詞學圖錄
元結(719-772) 字次山,號漫叟、聱叟。魯縣(今河南魯山)人。新樂府運動先行者。有集十卷,今編詩二卷,有《欸乃曲》等詞。
全唐文·卷三百八十
結。河南人。天寶十三載進士。擢右金吾兵曹參軍。攝監(jiān)察御史。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參謀。以討史思明功遷監(jiān)察御史里行。進水部員外郎。代宗立。拜道州刺史。進容管經(jīng)略使。加左金吾衛(wèi)將軍。卒年五十。贈禮部侍郎。

作品評論

歐陽修《唐元結華陽巖銘》
元結,好奇之士也。其所居山水,必自名之,唯恐不奇。而其文章用意亦然,而氣力不足,故少遺韻。
郡齋讀書志
結性耿介,有憂道憫世之思,逢天寶之亂,或仕或隱,自謂與世聱牙。豈獨其事而然,其文辭亦如之。然其辭義幽約,譬古鐘磬不諧于里耳,而可尋玩。在當時名出蕭、李下,至韓愈稱數(shù)唐之文人,獨及結云。
唐才子傳
(元結)性梗僻,深憎薄俗,有憂道憫世之心,《中興頌》一文,燦爛金石,清奪湘流。作詩著辭,尚聱牙。天下皆知敬仰。
湛若水《元次山集序》
余自北游,觀藝于燕冀之都,得《元子》而異焉。欲質(zhì)不欲野,欲樸不欲陋,欲拙不欲固,卓然自成其家者也。唐之大家,風斯下矣,其骎骎手中古而不已矣乎!其泯而不傳,將文末之世而已乎!
唐詩鏡
元結詩每有真性,淺而可諷。
唐詩歸
鐘云:元次山詩,溪刻直奧,有異趣,有奇響,在盛唐中自為調(diào)。不讀此,不知古人無所不有;若掩其姓名以示俗人,決不以為盛唐人作矣。又云:不知者笑其稚樸,知者驚其奇險,當觀其意法深老處。又云:只是一字不肯近人。
《詩源辨體》
元結五言古,聲體盡純,在李、杜、岑參外另成一家。結《與劉侍御宴會詩序》云:“文章道喪久矣。時之作者,煩雜過多,歌兒舞女,且相喜愛,系之《風》《雅》,誰道是耶?”故其詩不為浮泛,關系實多;但其品高性潔,激揚太過,故往往傷于訐直。中如《賤士吟》、《貧婦詞》、《下客謠》等,質(zhì)實無華,最為淳古。其他意在匠心,故多游戲自得,而有奇趣。蓋上源淵明,下開白、蘇之門戶矣,惜調(diào)多一律耳。
《詩源辨體》
元結《篋中集序》謂:“近世作者,更相沿襲,拘限聲病?!惫势湮逖怨艠O意洗削,聲體之純,遠勝光羲諸子。但矯枉太過,往往有稚樸戇直之句。
詩筏
唐詩人能以真樸自立門戶者,唯元次山一人。次山不唯不似唐人,并不似元亮。蓋次山自有次山之真樸,此其所以自立門戶也。
《載酒園詩話又編》
疏率自任,元次山之本趣也,然亦有太輕太樸者。酬贈、游宴諸詩,須分別存之;唯憫貧窮、悲兵燹之言,宜備矇瞍之誦,為人牧者,尤宜置之座右。
野鴻詩的
次山效偉長而有獲。
《唐詩別裁》
次山詩自寫胸次,不欲規(guī)模古人,而奇響逸趣,在唐人中另辟門徑,前人譬諸古鐘磬不諧里耳,信然。
《繭齋詩談》
元次山詩悠然自適,一種沖穆和平之味,又在少陵以上。
《繭齋詩談》
高古渾穆,老杜甘處其下,王摩詰更不必言。惟韋蘇州略近,而矜貴終讓一籌。
《小澥草堂雜論詩》
元次山樸素中更饒嫵媚。
劍溪說詩
元次山詩,在唐人中又是一格,所謂“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
《四庫全書總目》
結性不諧俗,亦往往跡涉詭激……頗近古之狂。然制行高潔,而深抱憫時憂國之心;文章戛戛自異,變排偶綺靡之習。杜甫尚和其《舂陵行》,稱其可為天地萬物吐氣。晁公武謂其文如古鐘磬,不諧俗耳。高似孫謂其文章奇古,不蹈襲。蓋唐文在韓愈以前毅然自為者,自結始,亦可謂耿介拔俗之姿矣。皇甫堤嘗題其《浯溪中興頌》曰:“次山有文章,可惋只在晬。然長于指敘,約潔有馀態(tài)。心語適相應,出句多分外,于諸作者間,拔戟成一隊。”其品題亦頗近實也。
《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元次山古調(diào)獨彈,冰襟雪抱,令人不敢褻玩。
《藝概?詩概》
元、韋兩家皆學陶。然蘇州猶多一“慕陶直可庶”之意,吾尤愛次山以不必似為真似也。
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應德璉、劉公干?!敦殝D》、《農(nóng)臣》、《下客》諸篇,托風深微,撲而不野?!堕h荒》、《舂陵》,古思同頡。雜言七字,別具風味,正如未下鹽豉,千里莼羹。
《石遺室詩話》
次山五言古,開香山諷諭之體。
陳兆奎《王志》
附案:次山在道州諸作,筆力遒勁,充以時事,可誦可謠,其體極雅。少陵氣勢較博,而深永勻飭不若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79—843 【介紹】: 唐范陽人,字閬仙,一作浪仙,自稱碣石山人。初為僧,名無本。工詩。與孟郊齊名,并稱“郊島”。嘗于京師騎驢苦吟,煉“推”“敲”二字未定,引手作勢,不覺沖京兆尹韓愈輿。愈詰之,島以實對。愈駐久之,言“敲”字佳,遂并轡論詩,因教以為文。后島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文宗時,為長江縣主簿,世稱賈長江。武宗會昌中,以普州司倉參軍遷司戶,未受命卒。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79—843 字浪仙,一作閬仙,自稱碣石山人,范陽(今北京西南)人。先世名爵不詳。早年曾為僧,法名無本。憲宗元和年間在洛陽以詩文投謁韓愈,后隨愈入長安,返俗應舉,然終生未第(按后蜀何光遠《鑒戒錄》謂其先應舉后為僧,或誤)。文宗開成二年(837),坐飛謗責授遂州長江(今四川蓬溪西)主簿,世稱賈長江。3年秩滿,遷普州司倉參軍,武宗會昌三年(843)卒于任所。生平概見蘇絳《賈司倉墓志銘》、何光遠《鑒戒錄》卷八及《新唐書》本傳。今人李嘉言有《賈島年譜》。賈島詩以苦吟著名,曾有吟詩沖犯韓愈之“推敲”故事流傳。其五古宗法韓、孟,喜為詠懷述志,刻琢窮苦之言(如《古意》、《劍客》、《朝饑》、《客喜》)。生新瘦硬,后人有“郊塞島瘦”之稱(蘇軾《祭柳子玉文》)。元和后則專攻五律,獨樹一幟,上承大歷諸子而變格入僻,多吟詠情性,刻畫景物之作,尤喜寫“螢火”、“蟻穴”、“行蛇”、“怪禽”等狹小暗僻之事物,詩風清奇僻苦,峭直刻深,如《送無可上人》、《暮過山村》、《題李凝幽居》等篇,尤見其格。蘇絳稱其“孤絕之句,記在人口”。賈島詩杰出于貞元、元和詩歌極盛之后,且開晚唐尖新狹僻一派之詩風,然賈詩以寄情偏僻,鑄字煉句取勝,故往往缺乏情思,有句無篇,后人之褒貶亦大多著眼于此,如唐司空圖稱其“時有警句,視其全篇,意思殊餒”(《與李生論詩書》)。晚唐詩人則多有效其體者,南宋四靈等更奉之為“唐宗”(見嚴羽《滄浪詩話》)。清許印芳論賈島之詩歌創(chuàng)作曰:“生李杜之后,避千門萬戶之廣衢,走羊腸鳥道之仄徑,志在獨開生面,遂成僻澀一體?!?《詩法萃編》卷六)賈詩通行者,有四部叢刊本《長江集》,今人李嘉言《長江集新校》。注本有今人陳延杰《賈島詩注》,齊文榜《賈島集校注》?!?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4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2首,斷句14。
唐詩匯評
賈島(779-843),字浪仙,一作閬仙,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初為僧,法名無本,后還俗。元和中,南游京洛,投謁名公,累舉進士不第。長慶中,因以《病蟬》詩譏刺公卿,與平曾等被并稱“舉場十惡”。開成初,坐飛謗貶授遂州長江主簿。秩滿,遷普州司倉參軍。會昌三年,改司戶參軍,未受命而卒。人稱賈長江。島工詩,長于五律,與韓愈、孟郊、張籍、王建、姚合、無可等交游酬唱,為著名苦吟詩人。有《長江集》十卷、《小集》三卷。今有《賈長江集》十卷行世。《全唐詩》編詩四卷。
黃鶴樓志·人物篇
賈島(779—843) 唐代詩人。字閬仙,一作浪仙。范陽(今河北涿州市)人。初為僧,法號無本,后還俗。屢應進士試不中,做過遂州長江縣主簿等小官,世稱“賈長江”。為唐代著名苦吟詩人,與孟郊并稱“郊島”。曾寫七律《黃鶴樓》詩一首,詩中無一個“愁”字,而字字見愁。
全唐詩補逸
賈島字浪仙,范陽人。初為僧,法名無本。韓愈重其才,勸之還俗。文宗時為長江(屬劍南道遂州)主簿,后改普州(亦屬劍南道)司倉參軍。武宗會昌三年七月卒,年六十四(據(jù)蘇絳撰《唐故司倉參軍賈公墓志銘》)。補詩一首。

作品評論

蘇絳《賈司倉墓志銘》
妙之尤者,屬思五言,孤絕之句,泛在人口……所著之篇,不以新句倚靡為意,淡然躡陶、謝之蹤。片云獨鶴,高步塵表。
詩人主客圖
清奇雅正主:李益……升堂七人:方干、馬戴、任蕃、賈島、厲玄、項斯。
司空圖《與李生論詩書》
賈浪仙誠有警句,視其全篇,意思殊餒,大抵附于蹇澀,方可致才,亦為體之不備也。
唐摭言
元和中,元、白尚輕淺,島獨變格入僻,以矯浮艷,雖行坐寢食,吟味不輟。
呂居仁《書長江集后》
島之詩,約而覃,明而深,杰健而閑易,故為不可多得。韓退之稱島為文“身大不及膽”,又云“奸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者,予考于集,信然。
詩林廣記
歐陽公云:島嘗為衲子,故枯寂氣味,形之于詩句中。
方岳《深雪偶談》
賈閬仙,燕人,生寒苦地,故立心亦然。誠不欲以才力氣勢,掩奪情性,特于事物理態(tài),毫忽體認。深者寂入仙源,峻者迥出靈岳。古今人口數(shù)聯(lián),固于劫灰之上泠然獨存矣。至以其全集,經(jīng)歲逾紀咀繹,如芊蔥佳氣,瘦隱嘯吟,徐露其妙,令人首肯,無一可以厭致。
瀛奎律髓
賈浪仙五言詩律高古,平生用力之至者;七言律詩不逮也。
詩鏡總論
賈島衲氣終身不除,語雖佳,其氣韻自枯寂耳。
《騷壇秘語》
煉景情真,太拘聲病。
《批點唐音》
浪仙詩清新沉實,自足為一家,但少從容敦厚耳。溫飛卿輩同倫,當儕之長吉、元、白間可也。
《詩源辨體》
賈島與孟郊齊名,故稱“郊島”,郊稱五言古,島稱五言律……島五言律氣味清苦,聲韻峭急,在唐體尚為小偏,而句多奇僻,在元和則為大變。東坡云“郊寒島瘦”,唐人詩論氣象,此正言氣象耳。
《唐詩歸折衷》
自有詩以來,無如浪仙之刻削者,宜其自苦吟得之也……特其守氣過矜,取途太逼,故止長于五律,而長篇散體病未遑焉。
《唐詩鼓吹箋注》
先生詩亦只是尋常律格,只為揣摩心苦,不肯輕易下筆,讀去自覺別出尖新。
《重訂中晚唐詩主客圖》
浪仙詩無七古,其五古、五七言律以及絕句,皆生峭險僻,錘煉之功不遺馀力?!群脼槲逖月?,存遺二百涂篇,較別體為多,東野所謂燕本越淡,五言寶刀也。沿流而下,李洞之外,又有周賀、曹松、喻鳧,皆宗派之可考者。其他諸賢,雖古無聞,體格不殊,可推而得之。……尊為“清奇僻苦主”,與張水部分壇領袖。
《東目館詩見》
賈長江刻意無凡語,五律尤妙。
三唐詩品
不知其源所出,卻是后來黃山谷、陳無己諸家所祖。精于用意,拙在修詞,佳處能戛然獨造,一空浮響。浮筋害體,無蘊藉之容,雖與東野齊名,然固不逮也。
許印芳《詩法萃編》
浪仙在元和中,元、白詩體尚輕淺,乃獨變格入僻,以矯艷俗,較諸頹靡波流者相去遠矣……孫僅敘少陵詩云:“郊得其氣焰,島得其奇僻。”可謂知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3 【介紹】: 宋澶州衛(wèi)南人。太宗時為天武指揮使。淳化間權知夏州,尋受詔提轄河東緣邊城池、器甲、芻糧。累官至副都部署,屢破蕃兵。真宗大中祥符初,召為龍神衛(wèi)四廂都指揮使、領登州防御使,出任邠寧環(huán)慶路副都部署兼知邠州。坐事改知懷州。有武略,所至頗著聲績。
全宋詩
陳興,字浪顛,義寧州(今江西修水)人。高宗紹興二十年(一一五○)預解試。事見清道光《義寧州志》卷一四。

人物簡介

全宋詩
王敖道,號浪仙。入上高白土洞修道(清同治《上高縣志》卷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8—1049 【介紹】: 宋綿州鹽泉人,字子美,號滄浪翁。蘇舜元弟。仁宗景祐元年進士。少有大志,當天圣中,學者為文多病偶對,獨其與穆修好為古文歌詩,一時豪杰多從之游。初以父蔭補官,累遷大理評事。慶歷中,范仲淹薦其才,為集賢校理,監(jiān)進奏院。岳父杜衍與仲淹主新政,多遭讒陷,舜欽坐售故紙錢召妓樂會賓客除名。流寓蘇州,買水石作滄浪亭以自適。工詩文,其體豪放,時發(fā)憤于歌詩中。又善草書,每酣酒落筆,為時人所傳。后為湖州長史卒。有《蘇學士集
全宋詩
蘇舜欽(一○○八~一○四九),字子美,原籍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東南),自曾祖起移家開封(今屬河南)。仁宗景祐二年(一○三五)進士(《隆平集》卷六),歷任蒙城、長垣縣令,入為集賢殿校理、監(jiān)進奏院。時杜衍、富弼、范仲淹執(zhí)政,主持“慶歷新政”。蘇舜欽為杜衍婿,因進奏院祠神,以出售廢紙公錢宴會,為人所劾,以監(jiān)守自盜罪削職為民,閑居蘇州。后復為湖州長史,慶歷八年(一○四八)十二月卒(《歐陽文忠公集》卷三一《湖州長史蘇君墓志銘》),年四十一。有《蘇學士文集》十六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二有傳?!√K舜欽詩,以沈文倬點?!短K舜欽集》為底本。沈氏點校本以清康熙中宋犖校定徐惇復刊印本為底本,曾參校清黃丕烈過錄何焯校本(簡稱黃本)、陳乃乾過錄何焯校本(簡稱陳本)、清光緒中李星根等重編??肀荆ê喎Q李本)、黃丕烈過錄顧廣圻校記(簡稱顧校)、陳乃乾過錄錢泰吉校記(簡稱錢校)等。此次據(jù)《全宋詩》體例,對底本校語作若干刪節(jié)、調(diào)整,并據(jù)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蘇學士集》(簡稱四庫本)予以補正。輯錄所得集外詩,另編一卷
詞學圖錄
蘇舜欽(1008-1048) 字子美。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人,遷居開封。蘇易簡孫。曾任縣令、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監(jiān)進奏院等職。因支持范仲淹慶歷革新,見嫉于守舊黨,罷職閑居蘇州。后復起為湖州長史,不久病故。與梅堯臣齊名,人稱"梅蘇"。有《蘇學士文集》,有詞見《花庵詞選》。
全宋文·卷八七四
蘇舜欽(一○○八——一○四八),字子美,綿州鹽泉(今四川綿陽東南)人。舜元弟。少慷慨有大志,以父蔭補太廟齋郎,調(diào)滎陽縣尉。景祐元年舉進士中第,改光祿寺主簿,知蒙城縣。丁父憂,居喪于長安。服除,知長垣縣,遷大理評事,監(jiān)在京店宅務。慶歷四年,以范仲淹薦,為集賢校理,監(jiān)進奏院。以岳父杜衍與仲淹、富弼主新政,為人傾陷,坐用鬻故紙公錢召 妓樂會賓客被劾除名。寓居蘇州,買水石作滄浪亭,益讀書,時發(fā)憤懣于詩文。八年,復官為湖州長史,同年十二月卒,年四十一。詩文豪健,善草書。有集十六卷。見《歐陽文忠公集》卷三一《蘇君墓志銘》,《宋史》卷四四二《文苑傳》四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太平州當涂人,字功父,自號謝公山人,又號漳南浪士。少有詩名,極為梅堯臣所賞嘆。舉進士。神宗熙寧中,知武岡縣,簽書保信軍節(jié)度判官。王安石用事,祥正奏乞天下大計專聽安石處畫,神宗異之,安石恥為小臣所薦,極口陳其無行。時祥正方從章惇辟,以軍功為殿中丞,聞安石語,遂以本官致仕去。后復出通判汀州,元豐七年坐事勒停。知端州,又棄去,隱于縣青山卒。能詩。有《青山集》。
全宋詩
郭祥正(一○三五~一一一三)(生年據(jù)本集卷二○《癸酉除夜呈鄰舍劉秀才》“六十明朝是”推算),字功父(甫),自號醉吟居士,謝公山人、漳南浪士,當涂(今屬安徽)人。據(jù)本集推知,約舉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士,為德化尉。神宗熙寧五年(一○七二)權邵州防禦判官。六年,為太子中舍,與江東路家便差遣,為桐城令。后任簽書保信軍節(jié)度判官,未幾棄官隱姑孰青山。元豐四年(一○八一)前后,通判汀州。五年,攝守漳州。七年,因事勒停。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起知端州。四年,致仕。卒年七十九(明嘉靖《太平府志》卷六)。祥正詩格俊逸似李白,同時人梅堯臣譽之為“真太白后身”。有《青山集》三十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檎?,以書目文獻出版社一九九○年影印《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南宋初刊本為底本。校以清道光刊本(簡稱道光本),參校清影印宋抄本(簡稱影宋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傅增湘校道光本(簡稱傅校本)等。《四庫全書》尚有《青山續(xù)集》七卷,其中卷一、卷二詩均見《青山集》,卷三至卷七詩均見孔平仲《朝散集》,故不錄。另從道光本及《無為集》等書中輯得集外詩,編為第三十一卷。
全宋文·卷一七三九
郭祥正(一○三五——一一一三),字功父,自號謝公山人,又號漳南浪士,太平州當涂(今安徽當涂)人。少有詩聲,梅堯臣以比李太白。慶歷中舉進士,熙寧中知武岡縣,簽書保信軍節(jié)度判官,以殿中丞致仕。后復出,元豐中通判汀州,元祐三年知端州。棄去,隱于青山縣,政和三年卒,年七十九。有《青山集》三十卷、《續(xù)集》七卷(存),《錢塘西湖百詠》一卷(存)?!?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四《文苑傳》六有傳,又見本集卷二三《癸酉除夜呈鄰舍劉秀才》,嘉靖《太平府志》卷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0 【介紹】: 宋懷州人,字士美,自號李浪子?;兆诖笥^二年上舍及第。善謳謔,能蹴鞠,常以街市俚語為詞曲。因善事內(nèi)侍,累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承旨。宣和六年為少宰兼中書侍郎,都人稱為浪子宰相。欽宗時升太宰,力主割地求和,遭陳東等數(shù)百人斥責,罷相。高宗建炎初以主和誤國責潯州安置。
全宋詩
李邦彥(?~一一三○),字士美,懷州(今河南沁陽)人?;兆诖笥^二年(一一○八)上舍及第,試符寶郎。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拜少宰。欽宗靖康初進太宰。不久罷相,出知鄧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以主和誤國責授建寧軍節(jié)度副使,安置潯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二八)。四年,卒于桂州(同上書卷六七三)。贈觀文殿大學士,謚和文(同上書卷七二六)?!?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五二有傳。
全宋文·卷三三二○
李邦彥(?——一一三○),字士美,懷州(治今河南沁陽)人。大觀二年上舍及第,試符寶郎??∷里L姿,為文敏而工,應對便捷,善謳謔,能蹴鞠,每綴街市俚語為辭曲,自號李浪子。累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承旨。宣和三年,除尚書右丞;五年,轉左丞;六年,拜少宰,都人目為浪子宰相。靖康初升太宰,主割地講和,士庶痛斥之,乃自請罷。建炎初以主和誤國,責授建武軍節(jié)度副使,潯州安置,四年卒,謚文和?!?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五二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筠州高安人,字壯輿,號漫浪翁。劉恕子。長于史學,司馬光以其父修《通鑒》有功,乞蔭其子,補郊社齋郎,歷鉅野德安簿?;兆谡烷g以蔡京薦,召為宣教郎編修官,后棄官不復仕,卒于廬山。有《太初歷》、《通鑒問疑》等。
全宋文·卷二八七○
劉羲仲,字壯輿,號漫浪翁,筠州高安(今江西高安)人,恕子。長于史學,嘗摘錄歐陽修《五代史》之誤,作《糾繆》。司馬光以其父有修《通鑒》功,乞蔭其子,補郊社齋郎,歷鉅野、德安主簿。政和間以蔡京薦,召為宣教郎、編修官。至京師,絕不造謁一人。后忤蔡京,棄官歸廬山,竟不復仕。纂有《太初歷》、《通鑒問疑》等。見《宋史》卷四四四《劉恕傳》,《宋元學案》卷八,《宋元學案補遺》卷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邵武人,字儀卿,一字丹丘,號滄浪逋客。與嚴仁、嚴參并有才名,時稱“三嚴”。精于論詩,推崇盛唐,反對宋詩散文化、議論化,對蘇軾、黃庭堅及江湖派詩風均表不滿。創(chuàng)以禪喻詩之說,強調(diào)“妙悟”與“興趣”,對后代詩論頗有影響。有《滄浪集》、《滄浪詩話》。
全宋詩
嚴羽(一一九二?~一二四五?),字儀卿,一字丹邱,自號滄浪逋客,邵武(今屬福建)人。一生隱居不仕,曾浪跡江、楚等地,為戴復古所獎重。以《滄浪詩話》著稱于世。詩多散逸,邑人李南敘收錄其詩及詩話為《滄浪吟》,度宗咸淳間黃公紹序而傳之。另有評點《李太白詩集》二十二卷行世。事見本集,參王士博《嚴羽的生平》(載《文學遺產(chǎn)》一九八五年第四期),明嘉靖《邵武府志》卷一四有傳?!烙鹪姡浴哆m園叢書·滄浪嚴先生吟卷》為底本。校以明正德丙子林俊序本(簡稱林序本)、正德庚辰尹嗣忠刻本(簡稱尹本)、正德胡重器覆刻本(簡稱胡本)、怡蘭堂藏夏大夏重校本(簡稱夏校本,藏北京圖書館),酌校明嘉靖清省堂本、清鮑廷博據(jù)元本手校本(簡稱鮑校本,藏北京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新輯集外詩一首,附于卷末。
詞學圖錄
嚴羽,字丹邱,一字儀卿,號滄浪逋客。邵武人。與戴復古游,屬江湖詩人。崇盛唐,主妙悟,倡興趣。有《滄浪詩話》,存詞二首。
全宋文·卷七六八四
嚴羽,字儀卿,一字丹丘,號滄浪逋客,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終身不仕,隱居鄉(xiāng)里。紹定三年避亂至江楚,五年返鄉(xiāng),與邵武軍學教授戴復古多所唱酬。繼游吳越,多感時傷亂之作。羽為南宋著名詩論家,著有《滄浪詩話》、《滄浪詩集》。見《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下,朱霞《嚴羽傳》(一九六一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滄浪詩話校箋》附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嘉興府華亭人,字公源,自稱泖南浪翁。性介特,平生無宿諾,見義必為。元兵入華亭,命屠城,澄奮言不顧己身,帥感悟而止,全活萬計。丞相伯顏聞而義之,授華亭總管,澄棄去,野服隱居,終身不仕。
全宋詩
殷澄,字公源,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宋末避兵南塘,元兵入華亭,南塘未下,欲屠之,澄冒死奮言,元相伯顏義之,授華亭軍民都總管,不受,野服隱居浦上。人稱泖南浪翁。事見《宋季忠義錄》卷一五、《松風馀韻》卷二。

人物簡介

列朝詩集
海旭,字竹浪,平湖東林院僧,有《蕪林草》。小萍庵曰:“旭公清真孤上,簡然沖夷,怡神淡漠之鄉(xiāng),創(chuàng)句物情之表,遇其得意,不知司空表圣于武陵,諸公向處著腳也。”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凈讀篇第八之四
又墨浪,少從趙宦先學工草篆書,后為寄記室,結庵白龍?zhí)兜媚罘鹑?,每勸人從止觀著力,皆為寄所薰染者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蘇州府常熟人,字齊之,自號滄浪生。能詩好客。與王世貞等交游。有《松韻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