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明浙江海鹽人,字敬仲,號思泉。鄭履淳子。屢試不第,年五十以蔭生官至應(yīng)天府治中。父履淳編《衡門集》未完,為續(xù)成之。有《鄭京兆集》。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揚州府泰州人,字廷芳。為臨洮衛(wèi)卒,戍蘭州。從薛瑄門人段堅治經(jīng)學(xué)。又從學(xué)于安邑李昶。后居泰州之小泉山,人稱小泉先生。以尋父舟覆,溺死于長江。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浙江寧波人,號桔泉翁。世為醫(yī)家。永樂初,應(yīng)召至京師,從戴原禮學(xué)。未卒業(yè)而原禮去,乃自修諸醫(yī)書,專主濕熱相火之說,而內(nèi)外傷辨尤精。以能起重病,名聞都下。
人物簡介
李泉(14世紀(jì)—15世紀(jì)),字子淵,江西撫州府樂安縣下墟曾田鄉(xiāng)人。李泉是永樂十二年(1414年)舉人,次年(1415年)聯(lián)捷進士,獲授行人,九年內(nèi)出使肅王、新安、靖江三藩都推辭饋贈,同時上奏所在地的弊病。之后他升任云南知府,因父母逝世回鄉(xiāng),百姓都扶老攜幼請求留任,服闋后補任保寧,清廉名聲名揚東里,少師蹇義在朝作詩送別,馬信歸閬中有:「爾邦大守吾鄉(xiāng)彥,為政心同浪水清?!沟木渥?。
人物簡介
【生卒】:1376—1450 【介紹】: 明江西金溪縣興賢坊人,字時彥,號泉坡。永樂二年進士。選入文淵閣,掌機密章奏,與修《太祖實錄》。仁宗即位,進侍講學(xué)士。正統(tǒng)初累擢南京禮部尚書。歷仕四朝,久在館閣,文章典贍,朝廷大制作多出其手。有《泉坡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時彥,金溪人。永樂甲申進士,選庶吉士歷修撰侍講累官南京禮部尚書謚文安改文忠有泉坡集明詩紀(jì)事·乙簽·卷八
英字時彥,金溪人。永樂甲申進士,選庶吉士,歷修撰、侍讀。仁宗即位,進侍講學(xué)士,再遷右春坊大學(xué)士。宣德中,遷少詹事。正統(tǒng)初,擢禮部侍郎,進南禮部尚書,卒謚文安。有《泉坡集》。 田按:泉坡早結(jié)主知,雖陟清華,未及柄用。史稱好規(guī)人過,故與三楊齟齬不合。馀觀東王祭泉坡文云:「出入朝廷,敬恭將事,不翕而同,不矯而異。」可以知其旨矣。詩五言如良玉縝栗,迥異當(dāng)時臺閣之體。維基
王英(1376年—1450年),字時彥,別字泉坡。江西金溪縣興賢坊人。永樂初進士,歷仕四朝,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永樂二年(1404年)進士,選庶吉士,讀書文淵閣。永樂帝以其縝密,令與王直書機密文字。與修《太祖實錄》,授翰林院修撰,永樂二十年,隨明成祖北征,過李陵城(今內(nèi)蒙古正藍(lán)旗南黑城),前看碑文,碑上書寫蒙古文,只有王英識得?;实壅f:“爾是二十八人中讀書者,朕且用爾。”又問他北伐之事,王英說:“天威親征,彼必遠(yuǎn)遁,愿勿窮追?!钡坌υ唬骸靶悴胖^朕黷武邪?”(你是說我窮兵黷武嗎?)。仁宗時,累進右春坊大學(xué)士。又修太宗、仁宗實錄。王英母喪時,宣宗特遣宦官護送歸葬。正統(tǒng)元年(1436年),總裁《宣宗實錄》,升禮部侍郎。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歷仕四朝,因好規(guī)人過,素不為三楊所喜,未得重用。工書法,有許多人求其書法,帝特賜金釗束手,只有皇帝才能跟他索取。卒謚文安。著有《泉坡集》。有子王裕。
人物簡介
【生卒】:1381—1460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有源。永樂初由鄉(xiāng)舉入國子監(jiān)。授刑部主事。善緝奸。遷員外郎。宣德中,與況鐘等同受敕為知府,本深知吉安府。捕殺巨猾十九人,設(shè)伏擊殺大盤山寨主曾子良。為政舉大綱,不屑苛細(xì),前后守吉安十八年,請老去。甬上耆舊詩·卷十三
字有源,別號涇泉,年十三,補諸生第一。永樂中舉于鄉(xiāng),適詔選新進士舉人有學(xué)問者入秘閣纂脩,公即被選。歷四年,擢刑部主事。畿內(nèi)有韓廣者,為盜殺人,有司不能得,系及無罪十八人置獄,公以計獲之,十八人俱得免。擢員外郎。會居二親憂,廬墓舍,刑曹需公辦事,詔起復(fù),公上疏乞終制,詞義哀宛,上許之。宣德初,以雄劇九郡闕守,上特命大臣慎舉才吏,出守郡。少師楊公士奇以公應(yīng)詔守吉安,命乘傳赴郡,賜敕書,自藩臬以下不職俱得劾奏。所屬吏及郡中豪大家有罪即系治,雖敕太守,如御史臺行事。時吉有巨猾彭搏等十九人,自號十人為龍,九人為虎,橫行里中,前守不敢治。公至郡,陽為寬大若不聞,復(fù)密遣人與諸豪相結(jié)。久之,為具酒,召至后堂與飲。公已潛伏壯士于座上,盡拉殺之,曳十九尸出府門。一郡大驚,遠(yuǎn)近盡相賀。樂安大盜曾子良據(jù)太盤山為亂,有眾萬馀。公以地逼永豐,使將先率兵伏于界上。賊果至,伏發(fā),大破之,斬子良。初公為政,務(wù)舉大綱,略苛小。及大猾既殲,乃大起學(xué)舍,立忠節(jié)祠,筑堤捍水,復(fù)諸廢。郡中無事,益疏闊法網(wǎng),與民休息。每晨起鼓而坐堂,吏無所白,輒解衣臥閤中。間有訴事,即呼至榻前,與辨曲直,立遣之,亦不受狀,郡中大治。九年,以秩滿入覲當(dāng)遷,吏民相率先入京奏留之。少師楊公復(fù)為請,上嘉之,召宴內(nèi)庭,賜御制上林春色詩及招隱歌。晉中議大夫贊治尹,使還治郡,恩寵甚至。楊公亦贈詩,有曰:螺川城外人千萬,爭候神明太守歸。公再治郡九年,益無事,凡士人有嘉慶肅之燕輒往。燕罷,使左右互攜果餌,遇坊市小兒,則投而啖之,往往擁其輿蓋廨前。民有舉女者,漸見其長。一日,聞其家鼓樂迎娶聲,公笑曰:吾初來是乳下兒,今可作人婦,吾豈得復(fù)留此。是歲當(dāng)再入覲。吏民知公有去志,遮馬首,哭不得前。公好謂曰:吾即歸,當(dāng)復(fù)至郡中,得相見也。公入京,遂力請老,上特敕賜公還鄉(xiāng)。公念與吏民約,復(fù)至吉,與郡中人日飲敘別,流連踰一年始行。行時送舟聯(lián)數(shù)十里,帆櫓相接,適有御史持節(jié)過,遣吏問之,為太息而去。公歸田復(fù)十二年,燾八十一終于家,吉民至今奉嘗公不絕。凡所治九縣人,為浙中大吏,如蕭都御史,廩陳御史德鳴、李御史邦華,俱遣官脩公墓祠致祭,百十年后尚有之,其去后馀思若此。先六峰先生以御史按江右,至吉安,特脩祭拜公祠下,為文具述公治狀,故嗣傳公得較詳。公既歸田供所賜,還鄉(xiāng)敕亭中,以示子孫。為郡十八年,家無馀財,與請老薦紳五人,時從觴詠,彷徉山水間,人稱為五老。陳氏世居?xùn)|皋,族人數(shù)千,公為族之長十二年。時鄉(xiāng)論甚嚴(yán),凡歲再行,飲射讀法,士大夫非告年歸里,不得為大賓。唯公以名德之重,在賓位二十有四,鄉(xiāng)邦榮之。余既作公傳,近更從陳氏家乘,錄得公詩二首,文翁召父,復(fù)有文章,真竹帛之光也。
人物簡介
【生卒】:1386—1435 【介紹】: 明江西泰和人,字本清。永樂十六年進士。授御史。宣德初以言事謫泛水典史。在任勤敏,操行廉潔,勸農(nóng)墾荒,伐木備營繕,通商賈,廣積儲。維基
曾泉,江西泰和縣人,進士出身。永樂十六年(1418年)戊戌科進士,選庶吉士,改監(jiān)察御史。宣德年間,都御史邵玘甄別屬僚,曾泉被貶為汜水典史,卒于任內(nèi)。正統(tǒng)四年,河南參政孫原貞上言稱贊其功績,請求朝廷恢復(fù)其名譽地位。明英宗應(yīng)允。
人物簡介
【生卒】:1389—1462 【介紹】: 名一作琎。明浙江錢塘人,字文進,號靜庵,又號玉泉山人。初為銀工,所造精巧絕倫。后悔而學(xué)畫,初師葉澄,及長,山水得諸家之妙,模擬李唐、馬遠(yuǎn)之作尤多。所繪神像、走獸、花卉、翎毛皆極精致,不下唐宋先賢。其人物描法,自我絕技,遠(yuǎn)出南宋以后諸士之上。在畫院以藝精遭人妒忌,放歸窮死。后人推為浙派之祖。
人物簡介
祖淵。字天泉。雨庵其號也。廬陵楊氏之子。生有異質(zhì)。永樂癸未。具戒于青原山。上金陵謁幻居戒公。多所啟發(fā)。號入室弟子。嘗對眾稱之。師不以小得自滿。然臂香。篤志求道。至廢寢食者五年。始得微悟。若開云霧行虛空。無所留閡。遂振錫觀方。遍禮祖塔。所至叢林畏敬之。聲稱隱然。起同輩間。壬寅。還天界。刺血書雜華經(jīng)。宣德改元。住山闡教。月山公嘉其行。延置座端。為龍象表率。尋為僧錄司。舉住雪峰。未幾。天童虛席。移師居之。百廢具興?;来笮小<滓?。被召入京。命為左覺義。時敕建大功德寺成。住持難其人。命師兼之。僧眾聞之。皆樂從展缽如云。上悅。賜田四百馀頃。以贍焉。師念禪講教三宗。名不可不正。奏以大功德。大慈恩。大隆善三寺為之。繇是。三宗弟子。各有依歸。傳道受業(yè)。而綱緒始無紊亂矣。又以天下寺多廢。繇學(xué)徒未廣。于嘗度正額外。增其數(shù)五之一。一時受度者。如川匯云委。其徒之繁昌。廢剎多繇是而興。升右善世。發(fā)上所賜物。建大剎于江寧之鳳翔山。賜額曰普寧禪寺。萬善戒壇成。命師為傳戒宗師。天下學(xué)者。聞師戒。皆知所守。而行不離道。寺左道。北山阻。溝水泥淖。往來者苦之。師同太監(jiān)興安。拓地三百畝。甃石作安和橋。筑庵橋側(cè)。命僧守之。以濟眾。于是。寒不病涉。暑則供茗飲。人歸德焉。師氣宇弘深。制行潔白。蓋湛然淵澄。浩然海蓄。凡諸世緣。無一可以動其意。其為國家祝釐。則洞洞然盡其誠。為諸弟子說法。則懇懇然發(fā)其趣。蓋忠于事上。勤以接下。一時尊而仰之。如泰山北斗云。所度弟子。以萬計。嗣興教事。及主名山。住大剎者又若干人。生于洪武己巳二月四日?;谡y(tǒng)己巳三月七日。壽六十一。僧臘四十七。卒之時。沐浴更衣而坐。索筆書偈曰。觀世間六十一。一即是三三即一。團團爍破去來蹤。白日虛空轟霹靂。書畢瞑目而逝。異香滿室者數(shù)日。太上皇聞之。遣太監(jiān)吳弼。賜以白金香幣鈔萬緡。又遣禮部主事林璧賜祭。朝之公卿大夫。莫不致祭。茶毗于都城之西山。貴賤耄耋送者萬馀人。得舍利盈掬。藏于功德院。靈骨。奏還南京普寧。建大窣堵波藏焉。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四
釋祖淵,字天泉,號雨庵。姓楊氏,廬陵人也。明永樂癸未,受具青原山,謁幻居戒,多所啟發(fā),稱入室弟子。然 臂明心,篤志求道,至忘寢食,孜孜五載,塵妄俱空。始出游參,遍禮叢林。壬寅還天界,刺血書經(jīng)。宣德改元,聲譽遠(yuǎn)暢,四方學(xué)者,視作表率,尋為僧錄司舉住靈峰。值天童虛席,乃移居之。甲寅應(yīng)召入京,命為左覺義,時敕建大功德寺成,命淵兼之。僧徒云集,復(fù)賜田四百馀頃。淵念禪講教三宗,名不可不正,奏以大功德、大慈恩、大隆善三寺為之,由是三宗弟子,受業(yè)各有依歸。又以天下寺廢,多由學(xué)徒未廣,請于常度正額外,增五分之一,廢剎多因是而興。未幾,遷右善世,發(fā)上所賜物,建大剎于江寧鳳翔山,賜額曰“普寧禪寺”,萬善戒壇成,命為傳戒宗師。又以寺左行道阻溝,往來苦之,乃拓地甃石,作橋建庵,其傍施茗利濟,行者德焉。以正統(tǒng)己巳三月七日示寂,臨化書偈,擲筆悠然,異香滿室。上聞,遣太監(jiān)吳弼,以金鈔香幣賜吊,又遣禮部主事林瑩致奠。茶毗得舍利盈掬,藏于大功德寺,奏請靈骨歸塔南都普寧。
人物簡介
【生卒】:?—1463 【介紹】: 明山東汶上人。任福建延平衛(wèi)指揮同知。正統(tǒng)年間以軍功擢福建都司都指揮僉事。天順七年,參預(yù)鎮(zhèn)壓上杭李宗政為首之民變,戰(zhàn)死。
人物簡介
杜寧(1404年—1473年),字宗謐,號樂泉老人,原籍江西清江,后移居浙江天臺,榜眼及第。永樂二十一年,鄉(xiāng)試中舉。宣德二年(1427年,登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宣德五年,參撰《宣宗實錄》,升翰林院修撰。正統(tǒng)三年,書成,升為翰林院侍講,之后進入東閣專習(xí)制誥。正統(tǒng)十三年,與工部右侍郎兼翰林侍講學(xué)士高谷出任會試主考官。土木之變后,升任南京禮部右侍郎,不久改南京兵部左侍郎,在任期間廉潔奉公。成化年間致仕歸鄉(xiāng)。憲宗御賜墓聯(lián):“九重深眷擎天綾,三尺高封蓋世雄?!?/blockquote>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北京人。世為金吾指揮使。孫女為□王(景帝)妃。景帝即位,妃正位中宮,進其為都指揮同知府軍衛(wèi),又進左都督。英宗復(fù)位后,還舊職。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淮安府山陽人,字德敏。正統(tǒng)十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升員外郎、河南布政司右參議。母老,乞歸養(yǎng)。平生坦直無他營。于書無所不讀,詩文詞曲各臻其妙,書法隸真草咸存古意。有《松泉集》。維基
史敏(1415年—?),字德敏,號松泉,直隸淮安衛(wèi)人,軍籍。同進士出身。正統(tǒng)三年(1438年)戊午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四十五名,正統(tǒng)十年(1445年)乙丑科會試第四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五十七名。
人物簡介
【生卒】:1418—1472 【介紹】: 明順天府漷縣人,字季方,號蒙泉。工書畫,尤擅畫葡萄。正統(tǒng)十三年進士。授編修,天順初改修撰,以原官入內(nèi)閣,預(yù)機務(wù)。在閣二十八日,忤石亨、曹吉祥,被構(gòu)陷,謫欽州同知,旋系獄,戍肅州。憲宗初復(fù)修撰,出為興化知府,旋辭歸。謚文肅。有《深衣注疏》、《類博雜言》、《類博稿》。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季方,漷縣人。正統(tǒng)戊辰賜進士第三,天順初以左贊善兼修撰直文淵閣降欽州同知謫戍肅州成化初復(fù)官尋出知興化府謚文肅有類博槁明詩紀(jì)事·乙簽·卷十八
正字季方,漷人。正統(tǒng)戊辰第二人及第,授編修,進左贊善。天順初,改修撰,入閣預(yù)機務(wù),謫欽州同知,未至,逮系獄杖戍肅州,尋釋為民。成化初復(fù)官,出為興化知府。嘉靖中,追贈太常寺卿,謚文肅。有《類博稿》十卷。 (《麓堂詩話》:蒙翁才甚高,為文章俯視一世,獨木屑為詩,云:「既要平側(cè),又要對偶,安得許多工夫?」然其所作如《公子行》、《短短床》二曲,綽有古調(diào)。《留侯圖》四絕句,句意皆非時人所劉也。 《醉經(jīng)堂餔糟編》:蒙泉岳季方先生自翰林入閣,英廟深所眷注,后為曹、石所嫉,謫黜補外,卒興化守。嘗有《燕臺懷古》詩云:「督亢陂荒蔓草生,廣陽宮廢故城平。黃金不置高臺上,似怪年來士價輕?!菇Y(jié)句深有慨于時也。)維基
岳正(1420年—1474年),字季方,號蒙泉,直隸順天府通州漷縣(今北京市通州區(qū))人,正統(tǒng)戊辰探花,天順初進翰林院修撰,入閣參與機務(wù)。岳正負(fù)氣敢言,仕途多舛。英宗時因而得罪石亨、曹吉祥,謫官入獄。憲宗時,官終興化府知府。嘉靖年間,追贈太常寺卿,謚文肅。正統(tǒng)十三年(1448年)庚戌科會試第一,登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進左贊善。天順初年(1457年)改為翰林院修撰,教內(nèi)侍書。當(dāng)時,內(nèi)閣大臣徐有貞、李賢下獄,帝既用呂原預(yù)政,頃之,薛瑄又致仕,英宗謀代者。此時,王翱舉薦,遂召見文華殿,隨即入內(nèi)閣。岳正為人一向豪邁,彈劾掌欽天監(jiān)侍郎湯序,并進言離間石亨、曹吉祥。天順年間,岳正進言預(yù)見了曹石之變,但被石亨、曹吉祥構(gòu)罪陷害,謫欽州同知。陳汝言誣陷其嘗奪公主田,遂逮系詔獄,杖百,戍肅州。曹石之變后,釋放為民。明憲宗繼位后,御史呂洪等請復(fù)岳正與楊瑄官職,以原官直經(jīng)筵,纂修《英宗實錄》。成化元年(1465年)因事連坐,出任興化府知府,在任期間有建樹。成化五年(1470年)入覲,遂致仕。五年后去世,無子,大學(xué)士李東陽、御史李經(jīng)為其女婿。嘉靖年間,追贈太常寺卿,謚文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