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南朝陳吳興長城人,字子成。陳宣帝第四子。好數(shù)術(shù)、卜筮。文帝天嘉中封豐城侯。宣帝太建元年,立為長沙王。累遷丹陽尹。與始興王叔陵爭權(quán)寵。宣帝死,后主遭叔陵行刺,賴叔堅得免。以功進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遷司空。政事悉決于叔堅,權(quán)傾朝廷。后主復(fù)疏忌之,幾被殺。后獲赦,出為荊州刺史。入隋,遷瓜州,更名叔賢,與妃沈氏以酤酒、傭保為事。隋煬帝大業(yè)中,為遂寧郡太守。
全漢文·卷五十五
咸字子成,沛國洨人。成、哀間以律令為尚書。平帝時,王莽輔政,乞骸骨去。莽篡位,召為掌寇大夫,不就。后再征,稱病篤,斂其家律令書,皆藏之壁。(案《莽傳》:始建國三年,以沛郡陳咸為講禮,蓋即其人。先是別有陳咸,沛郡相人,卒于成帝時。見《陳萬年傳》?!阜恰辜础钢埂埂#?/blockquote>
沙門法彥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三 傳宗科
清河張氏子也。周廢教。南游抵金陵。陳太建七年。從智者入臺嶺。伏膺誨益。每于冢間林下。常坐不臥。定輒七日方起。雖山祇相嬈。不為動。如是三十年。嘗從智者求印所證。智者謂。是背舍觀中。第二觀相也。大業(yè)七年二月三十日。卒于國清。壽六十。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三 傳宗科
高句麗人也。陳氏有國日。游學(xué)金陵。逮隋而來儀京輦。開皇十六年。入天臺依止智者。然而諸根聰利。遽有證入。智者嘗謂之曰。汝于此地有緣。華頂吾昔頭陀所在。自非大乘根器。不可往。汝宜就以成備妙行。凡所須衣食。不足憂慮也。開皇十八年。始杖錫孤涉。以履踐所訓(xùn)。至大業(yè)九年。則閱十六寒暑矣。而形影俱泯。不接塵世。其年二月。忽自以壽命將盡。詣國清。后數(shù)日。果于寺以無疾坐逝。春秋五十二。及阇維。龕將出門。其尸則回。以內(nèi)向而開目焉。蓋示別也。已而復(fù)外尚。而閉目如故。見者異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39 【介紹】: 唐時西突厥首領(lǐng)。名同俄設(shè)。太宗貞觀九年入貢。尋其國分為十部。十二年,西突厥分裂,統(tǒng)伊列河?xùn)|地。次年,死于內(nèi)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隋扶風人,字子粹。蘇孝慈侄。初仕北周,從韋孝寬平尉遲迥亂,以功封通泰郡公。入隋,累有戰(zhàn)功,歷檢校利州總管、檢校益州總管長史。后以事除名,卒于家。

人物簡介

全隋文·卷三十一
可汗,姓阿史那氏,名攝圖,伊利可汗之子。齊、周間,佗缽可汗以為爾伏可汗,統(tǒng)其東面。佗缽卒,國人迎立之,號伊利俱羅設(shè)莫何始波羅可汗,一號沙缽略。治都斤山。后度漠南,寄居白道川,立約以磧?yōu)榻纭?/blockquote>
乙毗沙缽羅葉護可汗 朝代:初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641 【介紹】: 唐西突厥首領(lǐng)。名畢賀咄葉護,或作薄布特勤,沙缽羅咥利失可汗之侄。弩失畢部落迎立之。建庭于睢合水北,謂之“南庭”。太宗貞觀中累遣使朝貢。與乙毗咄陸可汗相攻擊,兵敗被殺。
王摩沙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雋州人。高祖武德六年,舉兵反,自稱元帥,建元進通。唐遣驃騎將軍衛(wèi)彥討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59 【介紹】: 唐時西突厥五咄陸部首領(lǐng)。初為葉護,隸咄陸可汗,及咄陸敗走,遂率部歸唐,授瑤池都督。高宗時進拜左驍衛(wèi)大將軍。永徽二年,率眾西遁,總有西域諸部,建衙于雙河及千泉,自號沙缽羅可汗,數(shù)侵擾西蕃諸部。顯慶二年,與蘇定方戰(zhàn),敗走石國被執(zhí),獻俘京師,詔免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桐廬人,自號清冷山沙門。幼強識,能文詞。晚居揚州慧照寺。其品藻臧否古今之義,生徒錄之,號《順正記》。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三 義解科(三)
睦州相廬人。然不知姓氏所從出。童年即強識。志大言高。耆宿皆偉其器。從師隸業(yè)圣德寺。依姑蘇開元道恒師。習毗尼。恒殊愛其勤謹。晚講訓(xùn)維揚著順正錄十卷。世呼淮南記主。自號清冷山。沙門云。
宋高僧傳·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
釋省躬。睦州桐廬人也。為童強識。耆宿呼語怪其志大而言高。每厭樊籠。忽投圣德寺慕道從師。敕恩得度。性靈天發(fā)于毗尼道。學(xué)如溫習。復(fù)擇名師得姑蘇開元道恒師。恒曰。甚矣吾得躬也。門人日益親。及乎探頤精微愈征愈遠。時有擊論互指為迷者必請見。躬為其判之。坐分曲直。諺曰。義盡省躬。言到躬義無不盡也其博綜律乘捍禦師門也若此。恒曰。自吾有躬也惡言不聞矣。躬避席葉拱而對曰。某不佞也。仰師之道。若采扶桑以啖??蠶。所患者未能嘔繁絲以報主耳。恒曰。視子吐園客五色絲。可供黼繡之資。言太謙矣。晚赴維揚之召。廣訓(xùn)徒焉。然其滿口雌黃品藻否臧古今之義。生徒明敏者各錄之。都加潤色號順正記。十卷行之。復(fù)著分輕重物儀別行沿襲十三章門。條例外加近世現(xiàn)有物之重輕。頗為要用。躬復(fù)高儒學(xué)作碑頌越多。以其曾化邪溝。故呼淮南記主。自號清冷山沙門焉。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姓名不詳,高宗時人?!?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出自《廣弘明集》卷三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時蕃將。肅宗時,有軍功。代宗初,見淄青書記韓翃妾柳氏有色,遂劫歸第,寵以專房。后虞候許俊計取柳氏以歸翃。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梁氏。京兆人。父涉中書舍人。幼使出家。無所顧戀。偶有禪者過之。謂曰。可名道澄。且付以瓶錫儀范之器。號律沙彌。受具后。歷橫肆。習南山鈔。謹持守以進于學(xué)。然姿性率略。所處不恒。奉恩莊嚴草堂諸剎。所至安之。尤以護生為務(wù)。建中二年。坐夏云陽山。一虎忽哮吼入門。澄若有所語者?;u尾攝耳去。澄后徙居章信寺。或問其故。澄曰。出家可滯一方乎。西域之法。三時分房。俾無貪著。后世易之。哀哉。貞元二年二月八日。上于寺從澄受菩薩戒。京甸傾瞻。賜賚優(yōu)渥。澄盡以回施二田。五年。上幸澄所居問修心法門。且詔為妃主嬪御。受菩薩戒。十六年四月。賜號大圓。十九年九月十八日終。
宋高僧傳·卷第十六 明律篇第四之三
釋道澄。姓梁氏。京兆人也。父涉中書舍人。生而奇表輒惡葷肴。出家如歸無所顧戀。忽遇禪僧摩頂。與立名曰道澄。瓶錫常隨冥合律范。號律沙彌也。受具之后習聽南山律于諸學(xué)處。微其玷缺。然性都率略住寺不恒。或奉恩莊嚴草堂等寺。所到便居護生為切。建中二年坐夏于云陽山。有虎哮吼入其門。澄徐語之。其虎搖尾襵耳而退。徙居章信寺。或問其故。澄曰。出家者可滯一方乎西域三時分房俾無貪著。觀門易立矣。不然者豈通方廣恕乎。貞元二年二月八日。帝于寺受菩薩戒。京甸傾瞻賜賚隆洽。所受而回施二田矣。五年帝幸其寺問澄修心法門。又敕為妃主嬪御受菩薩戒。十六年四月。敕賜號曰大圓。十九年九月十八日。終于此寺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54—820 【介紹】: 唐吳人,字沖之。歸崇敬子。代宗大歷時舉孝廉高第。德宗貞元初策賢良為右拾遺。以直諫聞。順宗初拜給事中,遷工部侍郎。憲宗時累官工部尚書,封長沙縣男。有文學(xué),工草隸。卒謚憲。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54—820 字沖之,蘇州吳(今江蘇吳縣)人。代宗大歷七年(772)舉孝廉高第。德宗貞元初(785)登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授右拾遺。累遷至工部侍郎。憲宗元和六年(811)受詔與孟簡等同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加右散騎常侍,轉(zhuǎn)兵部侍郎,兼判國子祭酒。十四年遷工部尚書,累封長洲縣男,卒謚憲。生平見《舊唐書》、《新唐書》本傳。工草隸,筆法甚古,不近俗。有文名,權(quán)德輿稱其“詞學(xué)精實,晦而不耀?!?《起居舍人舉人自代狀》)《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德宗時敦煌龍興寺僧。敦煌遺書斯三八一錄日進于“大蕃歲次辛巳”(即貞元十七年,801)閏二月所撰之《龍興寺毗沙門天王靈驗記》。伯三六一九存其詩1首?!度圃娎m(xù)拾》據(jù)之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