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詞典 1分類詞匯 8
《國語辭典》:氫彈(氫彈)  拼音:qīng dàn
利用氫同位素的熱核反應而爆炸的炸彈,即利用核融合的炸彈。爆炸后會產(chǎn)生大量的能量以及放射性物質(zhì)。
《漢語大詞典》:核彈(核彈)
原子武器的總稱。包括原子彈、氫彈等。
《國語辭典》:沙卡洛夫  拼音:shā kǎ luò fū
人名。(西元1921~1989)前蘇聯(lián)物理學家。在五○年代協(xié)助前蘇聯(lián)制造出第一顆氫彈,而被譽為氫彈之父。后因公開鼓吹人民自由及核武道德觀,且不時批評當時的外交政策,而無法見容于領導階層,除遭剝奪一切榮譽頭銜外,并于一九八○年被流放至高爾基。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始由戈巴契夫下令釋回。因其在人權(quán)及裁軍問題上貢獻很大,一九七五年獲諾貝爾和平獎。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因心臟病突發(fā)去世。
《國語辭典》:核子試驗(核子試驗)  拼音:hé zǐ shì yàn
為設計改進氫彈或原子彈的威力,或驗證爆炸現(xiàn)象與效果等而進行的測試。也稱為「核子試爆」。
《國語辭典》:原子落塵(原子落塵)  拼音:yuán zǐ luò chén
原子彈或氫彈爆炸后在大氣中所造成的大量具有放射性粉塵。當其降落至地球表面,會造成輻射性的污染,對所有生物均具有極大的傷害性。也稱為「落塵」。
《漢語大詞典》:放射病
病,由各種放射線(如原子彈或氫彈爆炸時放出的射線)破壞人體組織而引起。癥狀是體溫增高,惡心,皮膚和黏膜出血,毛發(fā)脫落,白細胞減少等。
《國語辭典》:核裝置(核裝置)  拼音:hé zhuāng zhì
能引發(fā)原子核反應的設備。如原子彈、氫彈。
《國語辭典》:核彈頭(核彈頭)  拼音:hé dàn tóu
裝于電導飛彈等自動武器或炮彈彈頭的可裂材料或熱核材料,如氘、鋰等。
《漢語大詞典》:蘑菇云(蘑菇雲(yún))
原子彈、氫彈爆炸而產(chǎn)生的蘑菇形的云狀物,其中含有大量煙塵?;鹕奖l(fā)也能形成蘑菇云。《收穫》1981年第2期:“當時,落在 廣島 和 長崎 的兩顆原子彈的蘑菇云才剛剛散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