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歧 → 岐歧”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323,分22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路歧
岐嶷
岐陽
岐山
兩岐
多歧
楊岐
兩歧
岐黃
分岐
岐下
岐伯
歧途
鳴岐
軒岐
《漢語大詞典》:路歧
見“ 路岐 ”。
《國語辭典》:路岐  拼音:lù qí
1.岔路。晉。王廙笙賦〉:「發(fā)千里之長思,詠別鶴于路岐?!挂沧鳌嘎菲纭?br />2.宋元時民間藝人的俗稱,尤指走江湖的雜技團體?!队罉反蟮鋺蛭娜N?;麻T子弟錯立身。第一出》:「為路岐,戀佳人,金珠使盡沒分文?!挂卜Q為「路岐人」。
3.冒昧,別生枝節(jié)?!督鹌棵贰返谌兀骸覆皇抢仙砺丰嘌?,難得這位娘子在這里,官人做個主人,替娘子澆澆手?!?/div>
《國語辭典》:岐嶷  拼音:qí nì
形容小孩才智出眾、聰明特異?!稌x書。卷九。簡文帝紀》:「幼而岐嶷,為元帝所愛。」唐。李頎〈送劉四〉詩:「愛君少岐嶷,高視白云鄉(xiāng)?!?/div>
分類:幼年聰慧
《漢語大詞典》:岐陽(岐陽)
岐山 之南。《詩·魯頌·閟宮》“ 后稷 之孫,實維 大王 ,居 岐 之陽,實始翦 商 ” 漢 鄭玄 箋:“ 大王 自 豳 徙居 岐 陽?!?唐 張說 《皇帝馬上射贊》第七:“天子省歛,薄守 岐 陽?!?明 劉基 《述志賦》:“邅吾道夫西陲兮,聽鳴鳳於 岐 陽。”
分類:岐山
《國語辭典》:岐山  拼音:qí shān
山名:(1)位于陜西省寶雞市岐山縣東北。(2)位于山西省呂梁市轄孝義市西。
《漢語大詞典》:兩岐(兩岐)
亦作“ 兩歧 ”。
(1).分為兩支。后漢書·張堪傳:“﹝ 張堪 ﹞拜 漁陽 太守……乃於 狐奴 開稻田八千餘頃,勸民耕種,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岐。 張君 為政,樂不可支?!?唐 呂溫 《道州觀野火》詩:“遍生合穎禾,大秀兩岐麥。”
(2).指兩個分岔。 南朝 齊 謝朓 《將游湘水尋句溪》詩:“瑟汩瀉長淀,潺湲赴兩岐?!?宋 陸游 《雪作》詩:“飛蝗掃地無遺種,瑞麥連云有兩歧?!?明 李東陽 《周公神道碑》:“麥有兩岐,芝有三秀。”
(3).稱頌地方官吏改善農業(yè)有方,民樂年豐。 南朝 齊 謝朓 《答張齊興》詩:“子肅兩岐功,我滯三冬職?!?宋 王安石 《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北堂已足夸三釜,南畝當今識兩歧?!?br />(4).借指麥子。 南朝 梁 沈約 《留真人東山還》詩:“待余兩岐秀,去去掩柴扉?!?br />(5).指特異之禾稼。 前蜀 韋莊 《〈又玄集〉序》:“是知美稼千箱,兩岐爰少;繁絃九變,大護殊稀?!?br />(6).兩種意見分歧;兩種辦法不統(tǒng)一。宋史·王覿傳:“若悉考同異,深究嫌疑,則兩歧遂分,黨論滋熾?!?張孝若 《南京政府成立》第一節(jié):“而 湘 贛 代表均已先后到 鄂 , 粵 代表 黃 君 克強 亦本在 漢陽 ,故復電催各省迅即派員赴 鄂 ,以免兩歧?!?/div>
《漢語大詞典》:多歧
亦作“ 多岐 ”。 謂多岔道。 唐 許渾 《曉發(fā)鄞江北渡寄崔韓二先輩》:“南北信多岐,生涯半別離。” 唐 牛僧孺 《玄怪錄·郭代公》:“泣拜以從公,公多歧援喻,止之不獲,遂納為側室?!?/div>
分類:岔道
《漢語大詞典》:楊岐(楊岐)
謂歧途。喻錯誤的道路。 明 王衡 《郁輪袍》第七出:“兄弟也,我替你磨穿 墨 踵,你為人莫守 楊 岐?!眳⒁姟?楊朱泣岐 ”。
《漢語大詞典》:楊朱泣岐(楊朱泣岐)
荀子·王霸:“ 楊朱 哭衢途曰:‘此夫過舉蹞步而覺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謂在十字路口錯走半步,到覺悟后就已經差之千里了, 楊朱 為此而哭泣。后常引作典故,用來表達對世道崎嶇,擔心誤入歧途的感傷憂慮,或在歧路的離情別緒。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二三:“ 楊朱 泣岐路, 墨子 悲染絲?!?唐 李商隱 《荊門西下》:“ 洞庭湖 闊蛟龍惡,卻羨 楊朱 泣路岐?!?五代 李翰 《蒙求》:“ 墨子 悲絲, 楊朱 泣岐?!?/div>
《國語辭典》:兩歧(兩歧)  拼音:liǎng qí
1.由一分為二。《后漢書。卷三一。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張堪》:「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歧。張君為政,樂不可支。』」
2.兩種意見不統(tǒng)一?!端问?。卷三四四。列傳。王覿》:「若悉考同異,深究嫌疑,則兩歧遂分,黨論滋熾?!?/div>
《漢語大詞典》:兩岐(兩岐)
亦作“ 兩歧 ”。
(1).分為兩支。后漢書·張堪傳:“﹝ 張堪 ﹞拜 漁陽 太守……乃於 狐奴 開稻田八千餘頃,勸民耕種,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岐。 張君 為政,樂不可支?!?唐 呂溫 《道州觀野火》詩:“遍生合穎禾,大秀兩岐麥。”
(2).指兩個分岔。 南朝 齊 謝朓 《將游湘水尋句溪》詩:“瑟汩瀉長淀,潺湲赴兩岐?!?宋 陸游 《雪作》詩:“飛蝗掃地無遺種,瑞麥連云有兩歧?!?明 李東陽 《周公神道碑》:“麥有兩岐,芝有三秀?!?br />(3).稱頌地方官吏改善農業(yè)有方,民樂年豐。 南朝 齊 謝朓 《答張齊興》詩:“子肅兩岐功,我滯三冬職。” 宋 王安石 《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北堂已足夸三釜,南畝當今識兩歧。”
(4).借指麥子。 南朝 梁 沈約 《留真人東山還》詩:“待余兩岐秀,去去掩柴扉。”
(5).指特異之禾稼。 前蜀 韋莊 《〈又玄集〉序》:“是知美稼千箱,兩岐爰少;繁絃九變,大護殊稀?!?br />(6).兩種意見分歧;兩種辦法不統(tǒng)一。宋史·王覿傳:“若悉考同異,深究嫌疑,則兩歧遂分,黨論滋熾?!?張孝若 《南京政府成立》第一節(jié):“而 湘 贛 代表均已先后到 鄂 , 粵 代表 黃 君 克強 亦本在 漢陽 ,故復電催各省迅即派員赴 鄂 ,以免兩歧?!?/div>
《國語辭典》:岐黃(岐黃)  拼音:qí huáng
岐伯和黃帝的合稱。相傳黃帝曾使岐伯嘗百草,行醫(yī)治病,今傳之內經即托名黃帝和岐伯問答論醫(yī)。故以岐黃為醫(yī)家之宗祖。后亦用以比喻醫(yī)道。《聊齋志異。卷八。紫花和尚》:「蓋邑有某生者,精岐黃,而不以術行,三聘始至,疏方下藥,病愈。」也作「歧黃」。
《漢語大詞典》:分岐
見“ 分歧 ”。
《國語辭典》:分歧  拼音:fēn qí
相別、相背。如:「意見分歧」、「理論分歧」。
《駢字類編》:岐下
詩: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于岐下。史記。周本紀:古公亶父復修后稷、公劉之業(yè),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與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zhàn)。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zhàn),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zhàn),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踰、梁山,止于岐下。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又秦本紀:繆公十四年,秦饑,請粟于晉,晉君謀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饑,伐之,可有大功。晉君從之。十五年,興兵將攻秦??姽l(fā)兵,使丕豹將,自往擊之。九月壬戌,與晉惠。公、夷吾合戰(zhàn)于韓地。晉君棄其軍,與秦爭利,還而馬騺??姽c麾下馳追之,不能得晉君,反為晉軍所圍。晉擊繆公,繆公傷。于是岐下食善馬者三百人馳冒晉軍,晉軍解圍,遂脫繆公,而反生得晉君。初,繆公亡善馬,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馀人。吏逐得,欲法之??姽唬壕硬灰孕螽a害人。吾聞食善馬肉,不飲酒傷人。乃皆賜酒而赦之。三百人者聞秦擊晉,皆求從。從而見繆公窘,亦皆推鋒爭死,以報食馬之德。于是繆公虜晉君以歸。
《國語辭典》:岐伯  拼音:qí bó
人名。生卒年不詳。相傳為黃帝之臣,精通醫(yī)道,黃帝曾與論醫(yī),更相問答,其語備載于內經。也作「歧伯」。
《國語辭典》:歧途  拼音:qí tú
1.自大路歧出的道路。《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兩旁歧途曲巷中,有無數(shù)的車馬輻輳,冠蓋飛揚,人來人往,十分熱鬧?!?br />2.比喻錯誤的道路。如:「誤入歧途」。
《漢語大詞典》:鳴岐(鳴岐)
國語·周語上:“ 周 之興也,鸑鷟鳴於 岐山 ”。 韋昭 注:“鸑鷟,鳳之別名?!?岐山 ,在今 陜西省 岐山縣 北。相傳 周 古公亶父 遷此而興。后以“鳴岐”謂吉祥之兆。隋書·許善心傳:“丹烏流火,白雉從鳳,棲阿德劭,鳴 岐 祚隆?!?唐 黃滔 《謝試官啟》:“伏惟博士鳴 岐 瑞質,歌 郢 至音。蔥籠而張柳風垂,逈拔而嵇松雪峭?!?/div>
《漢語大詞典》:軒岐(軒岐)
(1). 黃帝 軒轅氏 與其臣 岐伯 的并稱。他們被視作 中國 醫(yī)藥的始祖。 晉 皇甫謐 帝王世紀:“﹝ 黃帝 ﹞使 岐伯 嘗味草木,典醫(yī)療疾,今《經方》、《本草》之書咸出焉。” 明 高啟 《吳縣庠訓導徐君善醫(yī)常起人疾求詩贈之》:“解榻高齋晝日遲,坐談 周 孔 雜 軒 岐 ?!?span id="tpdb4bp" class="book">《醫(yī)宗金鑒·張仲景〈傷寒論·辨溫病〉序》:“是則秋分已前,皆得以熱病名之;秋分已后,皆得以傷寒名之矣。此 軒 岐 、 仲景 立傷寒、溫病、熱病之名義也。”
(2).指醫(yī)術。 元 丁復 《贈杜一元》詩:“傳家況有 軒 岐 閟,展手活人非我職?!?明 梁辰魚 《浣紗記·問疾》:“臣喜閲草木之書,頗解 軒 岐 之術?!?清 惲敬 《重刻〈脈經〉序》:“是書之精微博大,足以發(fā) 軒 岐 之奧窔,通天地之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