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清江蘇吳縣人,字懋之,號槐廬。以販書為業(yè)。光緒間僑居松江,筑“槐廬”以藏書。編有《槐廬叢書》、《孫溪朱氏經(jīng)學叢書》。撰有《行素草堂目睹書錄》、《國朝未刊遺書志略》。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江蘇山陽人,字子上,號槐西。光緒間為翰林院待詔。在戊戌變法前二十年,即言若依魏源師夷長技之言,行之三十年,可無遭外人侵凌之禍。有《涌翠山房集》。晚晴簃詩匯·卷一八○
高延第,字子上,江蘇山陽人。官翰林院待詔。有《涌翠山房集》。
人物簡介
字卓臣,又字竹丞,家枚弟,艱于小試。光緒己亥,合江李紫璈大令宰江陰縣試,正場拔第一。以葬親,不與覆,李公嘉其孝行,贈詩有“難得錦標終不羨,王褒墓柏有馀哀”之句。是原名家槐,年,始補學官弟子員,已三十許矣,平生濡染家學,能詩文,工書法,與兄家枚同住南菁,一時有雙丁二陸之目,年五十馀卒。
人物簡介
森槐南(1863-1911),日本人,明治時期著名漢學家及漢詩詞作家,名大來,字公泰,號槐南小史,通稱泰二郎,別號秋波禪侶。生于名古屋,十三歲能作漢詩,十六歲即在刊物上發(fā)表填詞。
人物簡介
王守恂(1865年—1937年),字仁安,又字紉庵,號筱槐、阮南,晚年署拙老人,直隸省天津府天津縣人,同進士出身。早年師事范當世。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參加光緒戊戌科殿試,登進士三甲15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學習。1917年1月,出任錢塘道尹一職,是年11月離職。在杭州與李叔同有交往。1937年卒。
人物簡介
張祖蔭,字槐卿,順天寶坻縣人。進士出身,京師大學堂進士館最優(yōu)等畢業(yè)學員。生于今天津市寶坻區(qū)霍各莊鎮(zhèn)九王莊村。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中式癸卯科二甲進士。同年閏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1907年初,為京師大學堂進士館最優(yōu)等畢業(yè)學員。
人物簡介
陳廷植(1869~1957),字培三,又字槐三,號祐槐,臺北大稻埕人。清貢生陳儒林長子,擅長詩文,光緒十五年(1889)由學政劉銘傳取中秀才。光緒二十一年(1895)乙未割臺,侍父避地本籍泉州同安。未幾歸臺,明治三十三年(1900)獲頒紳章。初設(shè)退一齋教授生徒,以訓蒙為樂。明治四十二年(1909)準設(shè)私塾培德書房講授漢學。大正二年(1913)應(yīng)日人之請,任大稻埕公學校漢文教師,大正七年(1918)辭職。陳廷植為臺北「瀛社」創(chuàng)社(1909)社員,大正十二年(1923)應(yīng)門生黃師樵建議,另組「聚奎吟社」,同時創(chuàng)「養(yǎng)性齋詩學研究會」,成員以其門生為主,時于陳氏宅中舉辦擊缽吟會,與其他北部詩社「天籟吟社」、「淡北吟社」、「鷗社」(旅北同仁)、「萃英吟社」等組成五社聯(lián)吟,時開雅集。其詩作大都已佚失,今僅散見于各選集及日治時期報紙《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等徵詩專欄。
人物簡介
字槐庭,又字心水,號沁園,彰化鹿港人,生員。光緒三年六月十四日(1877年7月24日)生。祖克勸,以拓墾貿(mào)易起家,系開發(fā)臺灣中部鉅賈。父為廩生宗華,早世。兄弟四人,懷澄居末,賴母吳氏撫養(yǎng)成人。性聰敏,喜讀書,善詩詞古文,復(fù)工小楷,知音律,能篆刻,對攝影亦頗有興趣,可謂多才多藝。弱冠交游江湖名士及海內(nèi)諸大家。其早期詩作浮靡艷麗,情意纏綿;迨割臺后,因閱歷興亡,感懷家國,一變?yōu)榧こ嗌n。1902年與臺中士紳林癡仙(朝崧)、林幼春(資修)、賴悔之(紹堯)等詩友組織櫟社,以琴書詩酒自娛,被社中推為巨擘。同時為鹿苑吟社、鹿江詩會、大冶吟社主要社員,騷壇咸稱健將。平居喜獎掖后進,且深研陽明學,于學界著有勞績。1919年九月,繼莊士哲之后為鹿港區(qū)長,翌年十月轉(zhuǎn)任街長及臺中州協(xié)議會會員,先后主持街政十二年,對于維護漢學,??蔽淖郑鉀Q乞丐問題,改良婚喪社會風俗,籌建公會堂,創(chuàng)辦學校,開設(shè)道路,計畫「市區(qū)改正」等地方建設(shè)與公益事業(yè),莫不悉力以赴。然為建公會堂而拆除萬春宮,為「市區(qū)改正」而拆三山國王廟,造成文物莫大損失。1932年九月,街長任期屆滿退職。三年后宿疾復(fù)發(fā),輾轉(zhuǎn)至1940年七月十九日去世,年六十四。著有《沁園詩草》(1921),又選七言絕句成《媼解集》(1934)等。(張子文)
人物簡介
黃曾源(1858年—1935年—丙子十月廿四日),字石孫,號立午,晚號槐癭。其先鐵嶺人,駐防福建閩縣洋嶼鄉(xiāng)漢軍正黃旗人,進士出身。
人物簡介
陳衡?。?876-1923) 字師曾,號槐堂、朽道人,所居名唐石簃、染倉室(吳昌碩又字倉石,以示崇吳)、安陽石室等。江西義寧(今修水)人。陳三立長子,范當世婿。工詩書畫印。曾任江西教育司長。病逝于南京。有《陳師曾遺詩》、《觭庵詞》。人物簡介
陳師曾1876-1923.9.12,又名衡恪,號朽道人、槐堂、觭庵,江西義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生于湖南鳳凰,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孫,陳三立長子,陳寅恪之兄。曾留學日本,攻讀博物學。歸國后從事美術(shù)教育工作,1913年到北京,歷任北京各大學教授。善詩文、書法,尤長于繪畫、篆刻。
人物簡介
陳槐澤(1885~?),字心南,號翕庵(或作翕庵)、秋星,陳薰南為其四弟。新竹中港人,后隨父遷居臺北松山。早年與魏清德結(jié)為金蘭契,受其影響,發(fā)憤為詩,工近體,律絕俱佳,為「星社」社員,又繼張純甫之后,接續(xù)松社講習教職。戰(zhàn)后,獲聘為松山國民學校代用教員,任期由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五六年止〖同上注?!健W淠瓴辉?,著有《翕庵詩集》。另,陳氏亦善書法,出入歐蘇,晚年酷嗜劉石庵,遒勁中別饒柔潤之趣。(黃美娥撰)
人物簡介
錢鐘書(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鐘書,字默存,號槐聚,江蘇無錫人。著名文學家、學者。出生于詩書世家,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外國語文系,留學英倫。曾任教上海光華大學、清華大學、藍田師范學院、震旦女子文理學校、上海暨南大學。1949年后,回到清華任教,1982年任中國社科院副院長、院特邀顧問。有《談藝錄》、《管錐編》、《宋詩選注》等學術(shù)著作。詩集《槐聚詩存》,長篇小說《圍城》。今輯有《錢鐘書全集》。詞學圖錄
錢鐘書(1910-1998) 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無錫人。因他周歲“抓周”時抓得一本書,故取名“鐘書”。畢業(yè)于清華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夫人楊絳亦名作家。有長篇小說《圍城》,中短篇小說集《人·獸·鬼》,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人生邊上的邊上》,詩集《槐聚詩存》,學術(shù)著作《管錐編》、《談藝錄》、《宋詩選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