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清江蘇上海人,字玄宰,號梅嶼。諸生。性孝友,好施與。乾隆四十一年春,米踴貴,獨平糶八百石,市價以平。工詩文,所作詩為袁枚所稱。
人物簡介
【生卒】:1739—1806 【介紹】: 清浙江歸安人,字敏夫,號菔塘,一號吟梅居士。乾隆二十八年進士,官至太仆寺卿。曾任揚州梅花書院山長。編有《國朝六科漢給事中題名錄》、《國朝湖州府科第表》。著有《藤蔭雜記》、《吳興詩話》等。維基
戴璐(1739年—1806年),字敏夫,號菔塘,浙江烏程(今屬湖州市)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戴璐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癸未科二甲進士,分部學(xué)習(xí)后任工部都水司主事,歷升員外郎、郎中,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任湖廣道監(jiān)察御史,升給事中,鴻臚寺、光祿寺少卿。致仕后擔(dān)任揚州梅花書院山長。嘉慶十一年(1806年)卒。
人物簡介
林朝英(1739~1816)小名耀華,或作夜華,字伯彥,別署一峰亭,又號梅峰、鯨湖英。原籍福建漳州府海澄縣,祖父林登榜自康熙卅二年(1693)攜家?guī)Ь於膳_,創(chuàng)立「元美」號,經(jīng)營布匹、砂糖的海運生意,事業(yè)蒸蒸日上。林朝英幼年聰明伶俐,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年長喜讀書,作文別出新裁,惜考運不佳。乾隆四十三年(1778),林朝英在臺南三界壇興筑宅第,名曰「蓬臺書室」,懸掛「一峰亭」木匾,才華洋溢的他在這里盡情地創(chuàng)作,蕉石白鷺、風(fēng)荷影梅的瀟灑潑墨,擅長運用竹葉體行楷、鵝群體草書,將豪放奇秀的筆意镕鑄于繪畫之中,大膽粗獷的飛白用筆,恰與明代徐渭的狂逸線條一脈相承。舞文弄墨的同時,他也揮刀運斧,拿起竹頭木癭入手,不僅飛禽走獸,栩栩如生,巧奪天工;而且經(jīng)過他刀下整治的招幌廣告、對聯(lián)匾額,讓街坊鄉(xiāng)親愛不釋手,成為傳家寶貝。林朝英也將《秋興法帖》、《鵝群法帖》、《真草篆隸》、《草書》、《鵝群書》、《四時花鳥》、《竹》等字帖畫稿,審慎校對,再雕刻在木板上,仔細(xì)拓印,分享同好。林朝英為人重義疏財,樂善好施,做了很多體恤窮困、解危救溺的事跡。嘉慶九年(1804)有鑒于臺南孔廟老舊破敗,乃慷慨解囊贊助重修,歷經(jīng)三年完工,地方政府聯(lián)名提報獎勵,結(jié)果獲得皇帝頒贈「重道崇文」石坊,加以表揚。晚年他還因為力諫天理教首林清,曉以大義放棄造反,一派忠心蒙獲召見。然而,歷經(jīng)四次考試不第,早已視富貴如浮云,他以年老眼病的藉口婉謝不赴,留在臺南繼續(xù)造福鄉(xiāng)里,直到嘉慶廿一年(1816)壽終正寢,年七十八歲,受清廷謚封「謙尊」,留給后世「海外才子」的典范。 林朝英歿后其子林瀛刊《一峰亭林朝英行略》,惜未錄詩。民國五十五年(1966)盧嘉興發(fā)表〈清代臺灣唯一的藝術(shù)家林朝英〉、民國六十二年(1973)再發(fā)表〈清代臺灣藝術(shù)家林朝英〉,民國六十五年(1976)何政廣輯《清代臺南府城書畫展覽專集》。民國七十三年(1984)陳奇祿主持行政院文化建設(shè)委員會,曾經(jīng)策畫精刊《明清時代臺灣書畫》,收錄林氏存世知見書畫作品,以下選摘前列諸文并參考蛻萒老人《大屯山房譚薈》及林文龍《臺灣詩錄拾遺》,輯錄林氏詩作計三首。(楊永智撰)
人物簡介
【生卒】:1742—1819 【介紹】: 清江蘇吳縣人,初名鳳鳴,字伊仲,號牧庵,或作枚庵。嘉慶時諸生。少好學(xué),喜手抄詩書。中歲遍游楚南諸勝,垂老始返,著書奉母,題室名為“歸云舫”。詩宗法杜甫、陸游,風(fēng)神雋秀。工畫,精篆隸行草書。所輯《國朝文征》,有裨于學(xué)問經(jīng)濟。又有《吳梅村詩集箋注》。自著有《懷舊集》、《卬須集》、《與稽齋叢稿》。詞學(xué)圖錄
吳翌鳳(1742-1819) 初名鳳鳴,字伊仲,號枚庵,又作眉庵、梅庵。長洲(今蘇州)人。清諸生。嘉慶二年(1797)受聘任教南臺書院。詩宗杜甫、陸游,嘗為吳偉業(yè)詩集作注,人服其博洽。詞為浙派后期名手。編有《國朝文征》,有《與稽齋叢稿》、《曼香詞》。
人物簡介
【生卒】:1745—1816 【介紹】: 清浙江仁和人,原籍德清,初名玉輝,字韞山,號梅村。乾隆三十三年舉人。官直隸豐潤知縣。罷歸后閉門著書,常與吳錫麒、章學(xué)誠相切磋。工詩古文。有《五硯齋詩文鈔》、《公羊谷梁異同合評》、《寒夜叢談》、《寄傲軒隨筆》等。
人物簡介
【生卒】:1749—1822 【介紹】: 清江蘇陽湖人,字瀾若,號梅巖,晚號鹿門山樵。初以四庫館謄錄議敘授州同,累遷知州,歷知永寧、朔州,有治績。善書,工詩文。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湖南湘潭人,字少梅。乾隆五十七年舉人。再試不第,筑涵碧山莊,日事觴詠。通醫(yī)術(shù),家設(shè)藥肆,為貧病者施診給藥。
人物簡介
【生卒】:1752—1824 【介紹】: 清滿洲正黃旗人,棟鄂氏,字冶亭,一字梅庵。乾隆三十七年進士。授吏部主事,歷郎中、侍講學(xué)士、禮部侍郎等官。嘉慶時官至兩江總督,因水患降級,又因知縣李毓昌被毒死案,革職發(fā)往烏魯木齊效力。再起后遷至吏部尚書,又因在喀什噶爾受人蒙蔽事革職。道光初,以三品卿銜休致。工書法,精醫(yī)學(xué)。有《惟清齋集》。晚晴簃詩匯·卷九十五
鐵保,字冶亭,號梅庵,滿洲旗人。乾隆壬辰進士,由郎中遷少詹事,官至兩江總督、吏部尚書,降洗馬,賜三品卿銜。有《梅庵詩鈔》、《應(yīng)制詩》、《玉門詩鈔》。維基
鐵保(1752年2月28日未時—1824年),字冶亭,號梅庵,棟鄂氏,滿洲正黃旗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進士。鐵保先世為覺羅氏,后移居棟鄂之地,便以地為氏。據(jù)其本人考證,為北宋越王趙偲之裔。家族中世代多出武將,父親誠泰官至泰寧鎮(zhèn)總兵,唯獨鐵保喜文,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鐵??贾羞M士,授吏部主事。由于性格耿直,得到管理吏部的武英殿大學(xué)士阿桂的欣賞和舉薦,鐵保升為郎中、戶部及吏部員外郎、翰林院侍講學(xué)士、侍讀學(xué)士、內(nèi)閣學(xué)士。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乾隆帝召見,次年升禮部侍郎,主持京師會試、山東、順天鄉(xiāng)試。從禮部侍郎調(diào)任正黃旗滿洲第五參領(lǐng)第十一佐領(lǐng)(據(jù)《欽定八旗通志》)。嘉慶四年(1799年),鐵保先因彈劾官員過當(dāng)被貶到盛京(沈陽);不久以吏部侍郎出任漕運總督。他在漕運總督任上制定改革漕運章程十一款。嘉慶七年(1802年)底調(diào)補廣東巡撫時,又將歷年行政經(jīng)驗22條,刻在堂壁,告之后任。嘉慶八年(1803年)初轉(zhuǎn)任山東巡撫。這一年,黃河在河南封丘縣衡家樓決口,淹及下游山東章丘一帶十九州縣,嘉慶命鐵保赴河南指揮救災(zāi),合攏決口。嘉慶十年(1805年),鐵保升任兩江總督,賞頭品頂戴,成為管轄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最高軍政長官。嘉慶十四年(1809年),發(fā)生山陽知縣王伸漢冒賑,酖殺查帳委員李毓昌事件,鐵保也被免職,流放新疆?;鼐┖笊秊槎Y部、吏部尚書。林清事變時由于極力追查通匪太監(jiān),又被革職,流放吉林。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回京。道光初年,鐵保告病退休,道光四年(1824年)去世。
人物簡介
田興梅(?—?),字子和,山西盂縣北關(guān)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癸丑科進士。授云南浪穹縣(今洱源縣)知縣。調(diào)任云龍州(今云龍縣),改姚州(今云南姚安),又調(diào)河陽(今云南澄江)。河陽因災(zāi)欠收,田興梅申請開倉平糶,賑濟百姓,當(dāng)?shù)厝罕娏⑸粢造胫?。后?jīng)薦舉,補河南內(nèi)黃縣知縣。因丁憂去職,不再出仕。卒祀鄉(xiāng)賢。
人物簡介
【介紹】: 清安徽休寧人,字映琴,號浣云,一號蓼塘。乾隆五十八年進士。官御史。山水潛心宋、元,兼善蘭石花卉。有《浣云詩鈔》。
人物簡介
【生卒】:1753—1823 【介紹】: 清江蘇常熟人,字杜林。康熙五十七年進士。累官為贊善。雍正元年,罷官家居,教授湖、湘間。有《閑綠齋文稿》、《容安齋詩集》。清詩別裁集
字杜林,江南常熟人,康熙戊戌賜進士第一人,官翰林院修撰。著有《容安齋詩》?!鸬钭湃A發(fā)露,與時齟齬,罷官后游楚,大吏聘修省志,猶有彈劾之者,紀(jì)渻養(yǎng)雞主于不鳴,有以也夫。維基
汪應(yīng)銓(1685年—1745年),字杜林,號梅林。江蘇常熟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入值南書房。破格提為庶子。官至左春坊贊善。因得嫉于權(quán)貴,不久辭歸。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中狀元時,已經(jīng)40多歲,家中也早有妻子兒女,但因新科狀元的名頭太大,讓待字閨中的姑娘主動相求。據(jù)清袁枚《隨園詩話》和徐卓《休寧碎事》記載,當(dāng)時京城有位粗通文墨的陸小姐,本來就愛好文學(xué),所以想找一名有才的男子托付終身。一天,陸小姐在閨房看書,忽然聽到街上傳來鑼鼓喧鬧的聲音,掀開窗簾窺望,隱約知道是新科狀元汪應(yīng)銓在騎馬游街。她雖然看不清狀元郎樣貌,但心中已燃起愛火,更托人傳話,表示愿意為汪應(yīng)銓之妾。沒多久,2人就拜堂成親;洞房時,陸小姐挑開頭巾偷看新郎官,卻發(fā)現(xiàn)汪應(yīng)銓竟是一個腰粗背闊、身體肥胖、年近半百,且還有一臉麻子的的丑男人,和她想像的儀表堂堂的模樣相距甚遠。而汪應(yīng)銓因喜上加喜喝得酩酊大醉,一進新房就到處嘔吐、丑態(tài)百出。陸小姐深受打擊,自感無法同床共枕、共度馀生,索性直接自盡。消息傳出,街巷議論紛紛,有人更題聯(lián)嘲弄:「國色太嬌難作婿,狀元雖好卻非郎。」
人物簡介
【生卒】:1758—1827 【介紹】: 清浙江歸安人,字秋農(nóng)。嘉慶四年進士。授修撰,歷官至禮部尚書。學(xué)尊宋儒義理,又深究漢學(xué)。早年以八股文著名,后乃極言其害。識見通達。卒謚文僖。有《說文聲系》、《說文考異》、《邃雅堂學(xué)古錄》、《邃雅堂文集》。晚晴簃詩匯·卷一一四
姚文田,字秋農(nóng),歸安人,嘉慶己未一甲一名進士,授修撰,官至禮部尚書。謚文僖。有《邃雅堂集》。維基
姚文田(1758年—1827年),字秋農(nóng),號梅漪。浙江歸安縣(今浙江吳興)人。狀元。官至禮部尚書。姚文田生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高宗巡幸天津,姚文田收召應(yīng)試,獲得第一,授內(nèi)閣中書,充軍機章京。嘉慶四年(1799年)中式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曾出典廣東、福建鄉(xiāng)試,出督廣東、河南學(xué)政,累遷國子監(jiān)祭酒。嘉慶十八年(1813年),直南書房。朝廷因林清之變,下詔求言,姚文田上疏,建議減稅賦、慎刑罰,得到清仁宗嘉納。嘉慶二十年(1815年),擢兵部侍郎,歷改戶部、禮部。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典會試。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督江蘇學(xué)政。道光元年(1821年),江浙督撫孫玉庭等商議禁絕漕務(wù)浮收,明定為八折,實則許其加二。姚文田上疏反對,切中要害,于是朝廷下詔禁浮收,裁革運丁陋規(guī),八折之議告寢。道光四年(1824年)擢左都御史。道光七年(1827年)遷禮部尚書。不久卒,朝廷依照尚書例賜恤,謚文僖?!?a target='_blank'>清史稿》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