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20,分42頁顯示  上一頁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黃梅戲
海梅
脆梅
梅乾
梅姑
梅花石
梅醬
梅露
梅妹
梅糝
梅歇
梅堯臣
梅援
梅源
梅障
《國語辭典》:黃梅戲(黃梅戲)  拼音:huáng méi xì
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等地區(qū)的劇種。其主要曲調(diào)是由湖北黃梅一帶的采茶謠而來,受青陽腔的影響,并與安徽民間歌舞、說唱音樂等融合發(fā)展而成。
《駢字類編》:海梅
唐 白居易 臘后歲前遇景詠意 海梅半日柳微黃,凍水初融日欲長。
《韻府拾遺 灰韻》:峨眉山志海梅高僅三尺冬月開小花結(jié)實如櫻桃
《分類字錦》:脆梅
劉詵 暇日至吾廬亭詩 紈扇晴嬉墮脆梅。
《漢語大詞典》:梅乾
1.用梅子干制成的果餌。
2.見“ 梅乾菜 ”。
分類:梅子
《漢語大詞典》:梅乾菜
以芥菜為原料加工制成的干菜。 柴萼 《梵天廬叢錄·梅干菜》:“ 江 浙 間,梅乾菜為佐簋良相……詢諸 潮 梅 人,始悟梅乾菜原倡製於 梅州 ,製法以芥菜雜鹽稍煮,出釜曬乾,再入釜,炙以糖料,再曬再乾,遂成乾菜?!贰w以誌創(chuàng)地也。”亦省稱“ 梅乾 ”。 周作人 《回憶錄》六九:“匣中盛飯,別一格盛菜,上者有魚,否則苦咸的梅干一二而已。”
《漢語大詞典》:梅姑
傳說中的 漢 代道姑,有奇術(shù)。《太平府志·仙釋》:“ 漢 梅姑 , 丹陽湖 人。生有道術(shù),能行走水上,其壻惡之,殺而投之湖中,時有方棺自上流來盛其尸而去。后土人漁獵即有風濤之患,於水霧中見 梅姑 焉。巫曰:‘姑惡殺,不忍見漁獵也?!?青山 下有 梅山 、 梅塘 、 梅姑廟 ,今稱 娘娘廟 者也。”
分類:道姑有奇
《漢語大詞典》:梅花石
見“ 梅花碑 ”。
《漢語大詞典》:梅花碑
亦稱“ 梅花石 ”。 在 福建省 泉州 承天寺 山門口。 清 施鴻保 《閩雜記·梅花碑》:“ 繆艮涂 説 泉州 郡城內(nèi) 承天寺 山門有梅花石,石光而平,中隱梅樹一株,每年梅樹開花結(jié)子,石中梅樹亦同。余壬子館 泉州 ,親見之,俗名梅花碑,乃一石仆地如碑,長丈餘,廣三尺餘,厚一尺許。上有梅花一株,枝疏蕊密,若刻畫;或者以手撫之,則平滑無痕。寺僧言,每春時有香聞數(shù)武,若花開耳。非若所言開花結(jié)子也?!眳㈤?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承天寺。
《漢語大詞典》:梅醬(梅醬)
梅子制成的果醬。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一·梅:“梅實采半黃者,以煙薰之為烏梅;青者鹽淹曝乾為白梅。亦可蜜煎、糖藏以充果飣。熟者笮汁曬收為梅醬。惟烏梅、白梅可入藥。梅醬夏月可調(diào)渴水飲之。”
分類:梅子果醬
《駢字類編》:梅露
楊萬里有梅露堂燕客夜歸詩
《駢字類編》:梅妹
王羲之賢姊帖劉氏平安也梅妹可得袁妹腰痛冀當小爾耳
《駢字類編》:梅糝(梅糝)
范成大晚步北園詩見麥黏下
《駢字類編》:梅歇
南北朝 鮑照 幽蘭五首 其一 梅歇春欲罷,期渡往不還。
《漢語大詞典》:梅堯臣
(1002-1060)北宋詩人。字圣俞,宣州宣城(古名宛陵,今屬安徽)人。歷任地方小官,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重視寫作技巧,主張“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南宋劉克莊、陸游等均受其影響。有《宛陵先生集》。
分類:詩人宣城
《駢字類編》:梅援
韋應物 除日詩 冰池始泮綠,梅援還飄素。
《駢字類編》:梅源
明一統(tǒng)志梅源山在徽州府婺源縣西一百二十里山產(chǎn)楊梅梁任約為太守罷不復采
《駢字類編》:梅障
鄭谷 寄南浦謫官詩 醉欹梅障曉,歌壓竹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