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歸馬華山陽
   
華山歸
 
散馬牛
 
歸馬華山
 
華山歸馬
  
馬向華山
 
桃林臥草,華岳嘶風(fēng)
 
散馬日
 
桃塞馬

相關(guān)人物
周武王


《尚書·周書·武成》
「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四月哉生明,王來自商,至于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舊題漢·孔安國傳:「山南曰陽,桃林在華山東,皆非長養(yǎng)牛馬之地,欲使自生自死,示天下不復(fù)乘用?!?/span>

簡釋

歸馬華山陽:指罷戰(zhàn)休兵。唐杜甫《有感五首》之二:“大君先息戰(zhàn),歸馬華山陽?!?/p>


例句

愿得華山之下長歸馬,野田無復(fù)堆冤者。 張碧 野田行

欲向桃林下,先過梓樹中。 李嶠

山追散馬日,水憶釣魚人。 杜審言 扈從出長安應(yīng)制

大君先息戰(zhàn),歸馬華山陽。 杜甫 有感五首之二

戎狄方構(gòu)患,休牛殊未遑。 獨孤及 送相里郎中赴江西

典故
桃林之野


《尚書》卷十一〈周書·武成〉~60~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四月哉生明,王來自商至于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漢語大詞典》:桃林
古地區(qū)名。在今 河南 靈寶 以西, 陜西 潼關(guān) 以東地區(qū)。為 周武王 放牛處。書·武成:“偃武修文,歸馬于 華山 之陽,放牛于 桃林 之野,示天下弗服?!?孔 傳:“山南曰陽, 桃林 在 華山 東,皆非常養(yǎng)牛馬之地,欲使自生自死,示天下不復(fù)乘用。”史記·留侯世家:“放牛 桃林 之陰,以示不復(fù)輸積?!?唐 劉禹錫 《述舊賀遷寄陜虢孫常侍》詩:“關(guān)頭古塞 桃林 靜,城下長河竹箭迴?!?清 薛福成 《晉執(zhí)政諸卿考》:“ 晉 用 先軫 諸臣,遏 楚 方張之言,而戢其問鼎之心,扼據(jù) 殽 函 之險要,橫塞 秦 衝,俾不得越 桃林 一步?!?/div>
《國語辭典》:故林  拼音:gù lín
?1.昔日棲息的樹林。南朝宋。謝靈?運〈晚出西射堂〉詩:「羈雌戀舊侶,迷鳥懷故林?!??唐。白居易慈烏夜啼〉詩:「晝夜不飛去,經(jīng)年守故林?!?2.?故?鄉(xiāng)。唐。李頎〈送陳章甫〉詩:「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唐。杜甫 江亭詩:「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
《國語辭典》:關(guān)塞(關(guān)塞)  拼音:guān sài
關(guān)口要塞,往來必經(jīng)的要道?!蹲髠鳌U压辍罚骸笗x知躒、趙鞅帥師納王,使汝寬守關(guān)塞?!?/div>
《國語辭典》:潼關(guān)(潼關(guān))  拼音:tóng guān
地名。在陜西省潼關(guān)縣境內(nèi)。地當黃河之曲,據(jù)崤函之固,扼秦、晉、豫三省要沖,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漢語大詞典》:桃園(桃園)
(1).桃樹園。 唐 劉長卿 《尋龍井楊老》詩:“手栽松樹蒼蒼老,身臥桃園寂寂春?!?br />(2). 春秋 晉 園名。史記·晉世家:“ 盾 遂奔,未出 晉 境。乙丑, 盾 昆弟將軍 趙穿 襲殺 靈公 於 桃園 而迎 趙盾 。” 裴駰 集解引 虞翻 曰:“園名也?!?br />(3).地名。即 桃林 。 晉 潘岳 《西征賦》:“問休牛之故林,感徵名於 桃園 ?!眳⒁姟?桃林 ”。
(4).指 晉 陶潛 《桃花源記》中之桃源。 明無名氏《飛丸記·賞春話別》:“桃園在何許?西峰最深處。不用問漁人,沿溪踏花去?!?br />(5).指桃園結(jié)義。 清 沈日霖 《晉人麈·詩話·關(guān)侯祠聯(lián)》:“乩筆一聯(lián)云:‘風(fēng)裊餘煙悲 漢 鼎,花開三月憶桃園。’”參見“ 桃園結(jié)義 ”。
《漢語大詞典》:桃林
古地區(qū)名。在今 河南 靈寶 以西, 陜西 潼關(guān) 以東地區(qū)。為 周武王 放牛處。書·武成:“偃武修文,歸馬于 華山 之陽,放牛于 桃林 之野,示天下弗服?!?孔 傳:“山南曰陽, 桃林 在 華山 東,皆非常養(yǎng)牛馬之地,欲使自生自死,示天下不復(fù)乘用?!?span id="8at2ssd" class="book">《史記·留侯世家》:“放牛 桃林 之陰,以示不復(fù)輸積?!?唐 劉禹錫 《述舊賀遷寄陜虢孫常侍》詩:“關(guān)頭古塞 桃林 靜,城下長河竹箭迴?!?清 薛福成 《晉執(zhí)政諸卿考》:“ 晉 用 先軫 諸臣,遏 楚 方張之言,而戢其問鼎之心,扼據(jù) 殽 函 之險要,橫塞 秦 衝,俾不得越 桃林 一步?!?/div>
《國語辭典》:桃園結(jié)義(桃園結(jié)義)  拼音:táo yuán jié yì
劉備、關(guān)羽、張飛三人在桃園中結(jié)為異姓兄弟的故事?!度龂萘x》第一五回:「吾三人桃園結(jié)義,不求同生,但愿同死?!挂沧鳌柑覉@盟」、「桃園三結(jié)義」。
《漢語大詞典》:桃塞
即 桃林 。 前蜀 韋莊 《題盤豆驛水館后軒》詩:“極目晴川展畫屏,地從 桃塞 接 蒲城 。” 明 顧絳 《華山》詩:“未歸 桃塞 馬,終負 魯陽 戈。”參見“ 桃林 ”。
分類:桃林
《漢語大詞典》:桃林
古地區(qū)名。在今 河南 靈寶 以西, 陜西 潼關(guān) 以東地區(qū)。為 周武王 放牛處。書·武成:“偃武修文,歸馬于 華山 之陽,放牛于 桃林 之野,示天下弗服?!?孔 傳:“山南曰陽, 桃林 在 華山 東,皆非常養(yǎng)牛馬之地,欲使自生自死,示天下不復(fù)乘用?!?span id="nulqddr" class="book">《史記·留侯世家》:“放牛 桃林 之陰,以示不復(fù)輸積。” 唐 劉禹錫 《述舊賀遷寄陜虢孫常侍》詩:“關(guān)頭古塞 桃林 靜,城下長河竹箭迴?!?清 薛福成 《晉執(zhí)政諸卿考》:“ 晉 用 先軫 諸臣,遏 楚 方張之言,而戢其問鼎之心,扼據(jù) 殽 函 之險要,橫塞 秦 衝,俾不得越 桃林 一步?!?/div>
《漢語大詞典》:桃原
地名。即 桃林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四:“《述征記》曰: 全節(jié) 地名也。其西名 桃原 ,古之 桃林 , 周武王 克 殷 休牛之地矣?!眳⒁姟?桃林 ”。
分類:地名桃林
《漢語大詞典》:桃林
古地區(qū)名。在今 河南 靈寶 以西, 陜西 潼關(guān) 以東地區(qū)。為 周武王 放牛處。書·武成:“偃武修文,歸馬于 華山 之陽,放牛于 桃林 之野,示天下弗服?!?孔 傳:“山南曰陽, 桃林 在 華山 東,皆非常養(yǎng)牛馬之地,欲使自生自死,示天下不復(fù)乘用?!?span id="2i3fkcu" class="book">《史記·留侯世家》:“放牛 桃林 之陰,以示不復(fù)輸積?!?唐 劉禹錫 《述舊賀遷寄陜虢孫常侍》詩:“關(guān)頭古塞 桃林 靜,城下長河竹箭迴。” 清 薛福成 《晉執(zhí)政諸卿考》:“ 晉 用 先軫 諸臣,遏 楚 方張之言,而戢其問鼎之心,扼據(jù) 殽 函 之險要,橫塞 秦 衝,俾不得越 桃林 一步?!?/div>
《漢語大詞典》:農(nóng)澤(農(nóng)澤)
即 桃林 ,因其在 弘農(nóng)縣 ,故稱。《商君書·賞刑》:“ 湯 與 桀 戰(zhàn)於 鳴條 之野, 武王 與 紂 戰(zhàn)於 牧野 之中,大破九軍……復(fù)馬 華山 之陽,從牛於 農(nóng)澤 ?!?蔣禮鴻 錐指:“史記·周本紀作‘從馬於 華山 之陽,牧牛於 桃林 之虛?!?span id="yazobx6" class="book">《史記·樂書》:‘牛散 桃林 之野?!猓骸?徐廣 曰:在 弘農(nóng)縣 ,今曰 桃丘 ?!?span id="fg5mepc" class="book">《書·武成》疏引 杜預(yù) 云:‘ 桃林 之塞,今 宏農(nóng) 華陰縣 潼關(guān) 是也。’此云 農(nóng)澤 ,蓋以 弘農(nóng) 而稱歟?”
《漢語大詞典》:休牛
歸還軍用的牛。謂停止戰(zhàn)事。 漢 劉向 新序·善謀下:“休牛於 桃林 ,以示不復(fù)輸糧。” 晉 潘岳 《西征賦》:“問休牛之故林,感徵名於 桃園 。”《周書·武帝紀下》:“八紘共貫,六合同風(fēng),方當偃伯 靈臺 ,休牛 桃塞 ,無疆之慶,非獨在余?!?唐 獨孤及 《送相里郎中赴江西》詩:“ 戎 狄 方搆患,休牛殊未遑?!眳⒁姟?休牛歸馬 ”。
《國語辭典》:休牛歸馬(休牛歸馬)  拼音:xiū niú guī mǎ
將牛馬放牧,不再作軍用。比喻天下升平,不再動用刀兵。《藝文類聚。卷一三。帝王部三。晉穆帝引晉穆帝哀策文》:「風(fēng)掃天宇,休牛歸馬,卷旗臥鼓,俾我蒸民。」也作「休牛放馬」、「休牛散馬」。
《國語辭典》:休牛歸馬(休牛歸馬)  拼音:xiū niú guī mǎ
將牛馬放牧,不再作軍用。比喻天下升平,不再動用刀兵?!端囄念惥邸>硪蝗?。帝王部三。晉穆帝引晉穆帝哀策文》:「風(fēng)掃天宇,休牛歸馬,卷旗臥鼓,俾我蒸民?!挂沧鳌感菖7篷R」、「休牛散馬」。
《漢語大詞典》:散馬(散馬)
(1).謂把戰(zhàn)馬放散回山中。意謂戰(zhàn)事不興。 南朝 宋 謝莊 《宋世祖廟歌·孝武皇帝》:“復(fù)禮輯樂,散馬墮城?!?隋 薛道衡 《〈隋高祖文皇帝頌〉序》:“休牛散馬,偃武修文。”參見“ 散馬休牛 ”。
(2). 太平天囯 時期, 廣東 、 廣西 一帶天地會隊伍自稱為馬,稱起事為起馬,稱解散為散馬。 清 嚴正基 《論粵西賊情兵事始末》:“起號起馬,散號散馬?!?/div>
《漢語大詞典》:散馬休牛(散馬休牛)
書·武成:“歸馬于 華山 之陽,放牛于 桃林 之野,示天下弗服”。 蔡沉 集傳引《樂記》:“ 武王 勝 商 ,渡 河 而西,馬散之 華山 之陽而弗復(fù)乘,牛放之 桃林 之野而弗復(fù)服”。后稱不興戰(zhàn)事為“散馬休牛”。 南朝 陳 徐陵 《為陳主答周主論和親書》:“雖毀戈鑄戟,未擬上皇,散馬休牛,載懷偃伯?!?/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