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xué)大辭典】(名數(shù))又名九有。以欲界為一地,色界及無色界各分為四地也。一欲界五趣地,二離生喜樂地,三定生喜樂地,四離喜妙樂地,五舍念清凈地,六空無邊處地,七識無邊處地,八無所有處地,九非想非非想處地。欲界五趣地者,或名五趣雜居地。即地獄,餓鬼,畜生,人及天之五趣等為散地,并有欲故,合為一地。離生喜樂地者,即色界初禪,與尋伺即覺觀相應(yīng),已離欲界之苦,而生喜樂,故立為一地。定生喜樂地者,即色界第二禪,已無尋伺,從定生喜樂,故為一地。離喜妙樂地者,即色界第三禪,離前喜貪,心悅安靜,有勝妙之樂,故為一地。舍念清凈地者,即色界第四禪,離前喜樂等,清凈平等,住于舍受正念,故為一地。空無邊處地者,為無色界之第一定,厭色而住于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地者,為無色界之第二定,住于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地者,為無色界之第三定,住于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地者,為無色界之第四定,住于非想非非想處定,故各立為一地。其中后四地,乃所謂四無色界,其名稱別無所異。前五地,據(jù)雜阿含經(jīng)十七之說,立其名目。彼文曰:「云何食念?謂五欲因緣生念。云何無食念?謂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名無食念。云何無食無食念?謂有覺有觀息,內(nèi)凈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念。云何有食樂?謂五欲因緣,生樂生喜,是名有食樂。云何無食樂?謂息有覺有觀,內(nèi)凈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是名無食樂。云何無食無食樂?謂比丘離喜貪,舍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圣說舍,是名無食無食樂。云何有食舍?謂五欲因緣生舍,是名有食舍。云何無食舍?謂彼比丘離喜貪,舍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圣說舍,第三禪具足住,是名無食舍。云何無食無食舍?謂彼比丘離苦息樂,憂喜先已離,不苦不樂舍,凈念一心,第四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舍?!挂嘁姶笈派痴撊?,俱舍論二十八等。
【佛學(xué)常見辭匯】又名九有。三界共有九地,其中欲界佔一地,其他色界和無色界各佔四地,即五趣雜居地、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舍念清凈地、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以上九地,因皆貪著境界,不肯離去,所以叫做地。又因為是從有漏業(yè)因所得來的果報,所以又名九有。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三界分別說之,可為九地。九地者:謂欲界五趣雜居一地;色界四禪,分為四地;無色界四空,分為四地;共為九也。地有持載之義,眾生依之而住。此之九地,從忉利天已下及四趣,皆為地居。夜摩已上以至非非想天,皆為空居。從所依處得名,故皆言地也。
一、五趣雜居地 五趣者,即欲界六天、人、餓鬼、畜生、地獄也。本該六趣,以阿修羅通于諸趣,故但言五。雜居者,五趣雖果報苦樂不同,總居于欲界故也。
二、離生喜樂地 離生喜樂地者,即色界初禪天也。謂此天已離欲界欲惡之法,得覺觀禪定,身心凝靜,而生喜樂。住于此定,一切苦惱,皆不能逼也。
三、定生喜樂地 定生喜樂地者,即色界二禪天也。謂此天已離初禪覺觀動散,攝心在定,澹然凝靜,而生勝定喜樂。住于此定,如人從暗室中出,見日月光明,朗然洞徹也。
四、離喜妙樂地 離喜妙樂地者,即色界三禪天也。謂此天已離二禪天喜之踴動,因攝心諦觀,泯然入定,而得勝妙之樂。住于此定,樂法增長,遍滿身中也。
五、舍念清凈地 舍念清凈地者,即色界四禪天也。謂此天舍二禪之喜,及三禪之樂,心無憎愛,一念平等,清凈無雜。住于此定,空明寂靜,萬像皆現(xiàn)也。
六、空無邊處地 空無邊處地者,即無色界第一天也。謂此天厭色界色質(zhì)為礙,不得自在故,以功用行,滅一切色相,而入虛空處定。住于此定,其心明凈,無礙自在也。
七、識無邊處地 識無邊處地者,即無色界第二天也。謂此天厭空處無邊,轉(zhuǎn)心緣識,與識相應(yīng),心定不動,三世之識,悉現(xiàn)定中。住于此定,清凈寂靜也。
八、無所有處地 無所有處地者,即無色界第三天也。謂此天厭空處無邊,識處三世,流轉(zhuǎn)無際,舍此二處而入無所有處。住于此定,怡然寂靜,諸想不起也。
九、非非想處地 非非想處地者,非前識處之有想,非無所有處之無想,即無色界第四天也。謂此天厭無所有處如癡,故舍之而入非非想處定。住于此定,不見有無相貌,泯然寂絕,清凈無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