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2詞典 1分類詞匯 21
《漢語大詞典》:曲術(shù)(曲術(shù))
彎曲的小路。宋書·謝靈運傳:“曲術(shù)周乎前后,直陌矗其東西?!?/div>
《漢語大詞典》:馬前(馬前)
(1).馬的前面。禮記·曲禮上:“僕執(zhí)策立於馬前。” 唐 白居易 《長恨歌》:“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br />(2).戲曲術(shù)語。同“ 馬后 ”相對。舊指演員通過減少唱詞、念白和加快演唱速度以壓縮演出時間。 汪曾祺 《云致秋行狀》:“他好說話,后臺囑咐‘馬前’,他就可以掐掉幾句;‘馬后’,他能在臺上多繃一會。”
《漢語大詞典》:馬后(馬後)
戲曲術(shù)語。同“ 馬前 ”相對。舊指演員通過增加唱詞、念白和放慢演唱速度以延長演出時間。 田漢 《名優(yōu)之死》第一幕:“ 鳳仙兒 的《玉堂春》,早就要下了,您沒有來,只好再叫她馬后。”
《國語辭典》:守舊(守舊)  拼音:shǒu jiù
1.因襲舊法而不變通?!端问?。卷三一九。列傳。歐陽脩》:「鎪刻駢偶,淟涊弗振,士因陋守舊,論卑氣弱?!埂段拿餍∈贰返谝话嘶兀骸溉思叶颊f中立守舊,其實他維新地方多著哩!」
2.舊時戲曲演出時掛在舞臺上的底幕。幕上繡有各種裝飾性的圖案,可以區(qū)隔舞臺,左右各有門簾,可供演員上下場。
《國語辭典》:偷聲(偷聲)  拼音:tōu shēng
1.唐代絕句配樂歌唱時,為調(diào)節(jié)聲調(diào)所用的方法。即在一句內(nèi)偷去一字,如唐。張志和〈漁歌子〉「青蒻笠,綠蓑衣」,是把七字句省去一字,分為三字二句。
2.古人依譜填詞,有一定格式,但在聲腔上作者有時仍可自由伸縮更換,因其聲韻的變換就像別處偷來一樣,故稱為「偷聲」。如木蘭花上下闕原來各押三個仄韻,后來的填詞者不但把上下闕的第三句各減去三字,并且將三、四兩句的仄韻改為平韻,因此這個新調(diào)的木蘭花稱為「偷聲木蘭花」。
《國語辭典》:里子(裡子)  拼音:lǐ zi
1.衣服、帽子、鞋子等的襯布。《紅樓夢》第四二回:「奶奶另外送你一個實地子月白紗作里子。」也稱為「里兒」。
2.戲劇中作配角的人。此角色有點技術(shù),但不能演正戲。如玉堂春中的紅袍、四郎探母中的四夫人等。
《國語辭典》:打散  拼音:dǎ sǎn
每場雜劇演完后,附加一段表演作為結(jié)束,稱為「打散」。后泛指曲藝雜技?!端疂G傳》第五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有戲舞,或有吹彈,或有歌唱,賺得那人山人海價看?!?/div>
《漢語大詞典》:走邊(走邊)
戲曲術(shù)語。一種成套的、連續(xù)的舞蹈動作。多指武戲中角色夜間潛行,靠路邊疾走。京劇《霸王遇虞姬》第十場:“ 虞子期 背弓拿叉上,走邊?!?/div>
《漢語大詞典》:夾白(夾白)
戲曲術(shù)語。唱詞中間的插話。 阿英 《從〈拷紅〉說起》:“里面的夾白,不但不必要的多,也沒有什么內(nèi)容,而且還破壞了樂曲的完整?!?/div>
《國語辭典》:包頭(包頭)  拼音:bāo tóu
1.頭發(fā)上的包巾。《醒世恒言。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今日事在無奈,只得把包頭齊眉兜了,鎖上大門,隨由眾人望杭州府來?!埂度辶滞馐贰返谌鸹兀骸敢粋€個裝扮起來,都是簇新的包頭、鮮的褶子?!?br />2.俗稱包工的首領(lǐng)。
3.城市名。參見「包頭市」條。
4.縣名。參見「包頭縣」條。
《國語辭典》:打通  拼音:dǎ tōng
1.除去阻隔使相貫穿通連。如:「里長請清潔隊來打通堵塞的水溝?!埂蹲硇咽返诎嘶兀骸浮喝?,走為上著』,自己換了衣帽,連婢妾也叫穿了男衣,打通后墻逃卻?!埂毒G野仙蹤》第二回:「正面三間房,兩間是打通的,擺設(shè)的極其精雅,可謂明窗凈幾?!?br />2.用財物暗中請托,藉以消除阻礙。如:「他用盡方法,終于打通管道,獲得一些內(nèi)部的消息。」《紅樓夢》第九九回:「奴才聽見不但是托了知縣,還求璉二爺去花了好些錢各衙門打通了才提的?!埂缎咽酪鼍墏鳌返谌兀骸嘎犑吕羰切?,門子是弟,禮房先生是朋友,直堂書辦是至親,皂隸快手都是相識,把這些關(guān)節(jié)打通,你才得與那官府講話?!?br />3.舊時北京觀眾給臺上表演人員喝倒采叫「打通」。
《漢語大詞典》:打鬧臺(打鬧臺)
戲曲術(shù)語。又稱打通。舊時戲曲多在鄉(xiāng)間野臺演出,開演之前先用鑼鼓和嗩吶演奏,借以招徠觀眾。演奏分為三通,每通之間停息片刻。
《國語辭典》:軸子(軸子)  拼音:zhóu zi
1.貫穿車輪中心,用以使車輪平順轉(zhuǎn)動的圓柱形物件。也稱為「軸兒」。
2.安裝在字畫下端,便于捲起的圓桿。
《漢語大詞典》:幺篇
戲曲術(shù)語。北曲中連續(xù)使用同一曲牌時,后面各曲不再標出曲牌名,而寫作“幺篇”或“幺”。 元 關(guān)漢卿 《望江亭》第三折:“ 楊衙內(nèi) 白:酒勾了也,小娘子休唱前篇,只唱幺篇。”此以幺篇與前篇相對。詞之上片稱前篇,下篇稱幺篇,幺篇即后篇。一說“幺篇”為“腰篇”之省文。參閱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音律》。
《國語辭典》:搶背(搶背)  拼音:qiǎng bèi
戲曲表演的武技跌撲技術(shù)。于遭到踢打時,身體向前斜撲,以背著地翻滾。與翻筋斗相類。
《國語辭典》:折子戲(折子戲)  拼音:zhé zi xì
元雜劇一本通常分四場,一場稱為「一折」,因觀眾特別喜看戲中某「一折」,故而將此一高潮場次抽出以單獨上演的演出型式,即稱為「折子戲」。約始于昆曲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