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499,分10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用智
智術(shù)
私智
智囊
故智
神智
材智
智永
智名
妙智
智人
獨智
眾智
益智
種智
《漢語大詞典》:用智
(1).運用智謀。呂氏春秋·博志:“凡有角者無上齒,果實繁者木必庳;用智褊者無遂功,天這數(shù)也?!?span id="kmyfcov" class="book">《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吾不貴其用智之如目,見豪毛而不見其睫也。” 清 魏源 《默觚·學(xué)篇二》:“用智如水,水濫則溢。”
(2).猶言耍小聰明。 宋 程顥 《答橫渠張子厚先生書》:“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適道,大率患在於自私而用智?!?/div>
《國語辭典》:智術(shù)(智術(shù))  拼音:zhì shù
智慧謀略?!度龂萘x》第三八回:「備不量力,欲伸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迄無所就。」
《漢語大詞典》:私智
個人的智慧。常與公法相對,指偏私的識見。管子·禁藏:“故國多私勇者其兵弱,吏多私智者其法亂。” 尹知章 注:“私智則營己而背公,故多亂?!?span id="xgcyev9" class="book">《史記·項羽本紀(jì)》:“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漢書·地理志下:“ 昭王 曾孫 政 并六國,稱皇帝,負(fù)力怙威,燔書阬儒,自任私智?!?明 李東陽 《明故封承德郡戶部主事陳先生墓志銘》:“造物者固有定數(shù),人顧私智毆之,奚益哉?”
《國語辭典》:智囊  拼音:zhì náng
足智多謀的人。漢。王充《論衡。驗符》:「賈誼智囊之臣,云色黃數(shù)五,土德審矣?!埂妒酚?。卷七一。樗里子甘茂傳》:「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號曰『智囊』?!?/div>
《國語辭典》:故智  拼音:gù zhì
曾經(jīng)用過的計謀?!妒酚?。卷四五。韓世家》:「秦王必祖張儀之故智。」
《國語辭典》:神智  拼音:shén zhì
精神、智慧?!段簳?。卷三三。李先傳》:「三皇五帝治化之典,可以補(bǔ)王者神智?!?/div>
《漢語大詞典》:材智
才能與智慧。尉繚子·兵教下:“眾軍之中有材智者,乘於戰(zhàn)車,前后縱橫,出奇制敵也。” 漢 晁錯 《上書言皇太子宜知術(shù)數(shù)》:“臣竊觀皇太子材智高奇,馭射技藝過人絶遠(yuǎn)?!?唐 韓愈 《張中丞傳后敘》:“兩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宋 曾鞏 《張久中墓志銘》:“至其與眾人接,尤溫以莊,不妄與之言。與之言,必隨其材智所到,不病以其所不為?!?/div>
分類:才能智慧
《國語辭典》:智永  拼音:zhì yǒng
南朝陳時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王,名法極,為東晉王羲之的第七世孫。山陰永欣寺僧,號永禪師。善書法,能兼諸體,真草書尤勝。相傳曾書《真草千字文》八百本,分送浙東諸寺,今尚存墨跡一本,刻本一種(關(guān)中本)。
《漢語大詞典》:智名
謂有智謀的名聲。孫子·形:“故善戰(zhàn)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 杜牧 注:“勝于未萌,天下不知,故無智名?!?漢 嚴(yán)遵 道德指歸論·為無為:“勇功見而與天違,智名興而與道反。動而民悅者,勞而德??;為而民喜者,為而恩少?!?span id="s9xe5qm" class="book">《晉書·杜預(yù)傳》:“南土歌之曰:‘后世無叛由 杜翁 ,孰識智名與勇功。’” 宋 秦觀 《崔浩論》:“ 司馬遷 以為無智名無勇功,可謂有道之士也?!?/div>
《駢字類編》:妙智
李子卿 山公啟事賦伊?xí)x室之妙智得山公之令名 梁昭明太子講席將訖賦三十韻詩 妙智方縟錦,深詞同霧縠。
《國語辭典》:智人  拼音:zhì rén
現(xiàn)存所有人類以及更新世晚期化石人的種名,也是人屬中唯一現(xiàn)存的人種。
《漢語大詞典》:獨智(獨智)
(1).過人的智能;獨特的智慧。史記·趙世家:“夫有高世之功者,負(fù)遺俗之累;有獨智之慮者,任驁民之怨?!?張守節(jié) 正義:“言世有獨計智之思慮者,必任隱逸敖慢之民怨望也?!?漢 荀悅 《王商論》:“獨智不容于世,獨行不畜于時。” 漢 揚(yáng)雄 《法言·修身》:“天下有三門:由於情欲,入自禽門;由於禮義,入自人門;由於獨智,入自圣門。” 汪榮寶 義疏:“獨智者,神明之域。荀子·勸學(xué)云‘……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此‘由於獨智,入自圣門’之義。”
(2).自以為聰明。史記·蒙恬列傳:“臣聞輕慮者不可以治國,獨智者不可以存君。”
(3).指一己的智慧。明史·熊廷弼傳:“﹝ 姚宗文 ﹞疏陳 遼 土日蹙,詆 廷弼 廢羣策而雄獨智?!?/div>
《漢語大詞典》:眾智(衆(zhòng)智)
眾多有才智的人。呂氏春秋·君守:“夫國豈特為車哉?眾智眾能之所持也?!?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七繆:“ 張良 體弱而精彊,為眾智之雋也?!?宋 黃庭堅 《奉和文潛贈無咎》:“安得八紘罝,以道獵眾智?!?/div>
《國語辭典》:益智  拼音:yì zhì
增加智慧。宋。葉適 送趙幾道邵武司戶詩:「書多前益智,文古后垂名?!?/div>
《漢語大詞典》:種智(種智)
佛教語?!?一切種智 ”的省稱。 南朝 梁武帝 《敕答釋明徹》:“惟應(yīng)正念諸佛,不捨大愿,與般若相應(yīng),直至種智?!眳⒁姟?一切種智 ”。
《漢語大詞典》:一切種智(一切種智)
佛教關(guān)于智慧的名詞之一。(1)就廣義言,與“一切智”同,指無所不知的佛智。 隋 吉藏 法華義疏卷六:“若是一切種智但在於佛,故以佛名標(biāo)一切種智也。”(2)三智之一,相對于“一切智”而言,指對總相、別相的全面認(rèn)識。大智度論卷二七:“一切種智者,觀種種法門,破諸無明?!庇帧胺鸨M知諸法總相別相故,名為一切種智?!?span id="iw4cmhj" class="book">《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三慧品》:“一相故名一切種智,所謂一切法寂滅相。復(fù)次諸法行類相貌,名字顯示説佛如實知,以是故名一切種智。”參見“ 一切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