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金剛正智經(jīng)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三寶感應錄下引此經(jīng),舉馬鳴龍樹二菩薩之本地。但藏中無此經(jīng)。
金智
【佛學大辭典】
(人名)金剛智三藏之略稱。二教論上曰:「玄宗代宗之時,金智廣智之日?!?/div>
依智不依智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法四依之一。(參見:四依)附錄。
四依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有四種:一行四依,二法四依,三人四依,四說四依也。
【佛學常見辭匯】
1。指行四依,即冀掃衣、常乞食、樹下坐、腐爛藥。此四種法,是入道之緣,是上根利器之所依止,故名行四依。2。指法四依,即依法不依人、依了義經(jīng)不依不了義經(jīng)、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
法界智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即法界體性智也。(參見:法界體性智)
法界無礙智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華嚴經(jīng)所說十種智之一。證法界無礙理之智也。
【佛學常見辭匯】
華嚴經(jīng)所說十種智之一,即證入法界無礙理的智慧。
【三藏法數(shù)】
謂知一切眾生本具法界之體,事理融通,性分交徹,互不相礙,是名法界無礙智。(性,即理也。分謂分限,即事也。)
法界無邊智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十種智之一。眾生色心之諸法,即是法界,此法界廣大無邊際,謂之法界無邊。周遍此法界之智,謂之法界無邊智。
【三藏法數(shù)】
謂知眾生色心諸法,即是法界,充遍一切世間,無有邊際,是名法界無邊智。
法界體性智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密家所立五智之一。無盡之諸法名法界。其諸法所依之體性,名法界體性智者,對之決斷分明也。此智以之配于五如來中之大日如來。菩提心論曰:「中方毗盧遮那佛,由成法界智為本?!姑夭赜洷驹唬骸阜ń珞w性智三密差別,數(shù)過剎塵,名之法界,諸法所依故曰體也。法然不壞,故名為性。決斷分明,得以為智?!?/div>
法無我智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參見:二無我智)
法無礙智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法無礙解又名法無礙智。(參見:四無礙解)
【佛學常見辭匯】
又名法無礙解。(參見:四無礙解)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通達一切諸法名字分別無滯,故名法無礙智。
法智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智度論所說十一智之一,觀見欲界苦集滅道四諦法之無漏智也。是初知法,故名法智。又知現(xiàn)在之法,故名現(xiàn)智。大乘義章十五曰:「言法智者,亦名現(xiàn)智。自體名法,初知法故,名為法智。以知現(xiàn)法,故名現(xiàn)智?!埂居帧浚ㄈ嗣┧拿魃窖討c寺知禮,宋太宗賜法智大師之號。見佛祖統(tǒng)紀五十。
【佛學常見辭匯】
智度論所說十一智之一,即觀見欲界苦集滅道四諦法的無漏智。
【三藏法數(shù)】
謂欲界苦集滅道四諦下,苦法等無漏之智,能斷欲界見惑煩惱,故名法智。(無漏者,謂不漏落三界生死也。見惑者,謂意根對法塵起諸分別也。)
法智印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法曼荼羅也,該攝一切之經(jīng)典。性靈集七曰:「講演大日法智印?!勾笕战?jīng)也。
法智遺編觀心二百問
【佛學大辭典】
(書名)一卷。宋知禮撰。其法孫繼忠集成之。
阿那耆智羅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陀羅尼名。譯曰救諸病苦。見七佛八大菩薩神咒經(jīng)八。
阿那耆不智究梨知那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陀羅尼名。譯曰大極濟。見七佛八大菩薩神咒經(jīng)八。
阿毗達磨發(fā)智論
【佛學大辭典】
(書名)佛滅后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唐玄奘譯,二十卷。六足論義門少,發(fā)智論最廣,故后代論師以被六論為足,發(fā)智論為身。因之名曰發(fā)智身論。已上六足一身之七論,為說一切有部宗之根本論。見俱舍論光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