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66—714 【介紹】: 唐僧。永嘉人,字明道。俗姓戴。住溫州龍興寺。嘗謁六祖慧能,問答相契,便欲辭去,慧能留住一宿,謂之一宿覺。卒謚真覺大師。有《永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65或675—713 字明道,俗姓戴,溫州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少出家,初學(xué)天臺止觀之說。后至韶州謁禪宗六祖慧能,留宿一夜而悟禪法,時稱一宿覺和尚。后仍歸溫州,住龍興寺。卒謚無相大師。《宋高僧傳》卷八、《祖堂集》卷三、《景德傳燈錄》卷五有傳。玄覺遺作10篇,由慶州刺史魏靖輯為《永嘉集》1卷,有《大正藏》本、《永嘉詩人祠堂叢刻》本等。其中收《永嘉證道歌》,文字通俗,多用雜言,闡說禪宗學(xué)說,在唐宋兩代流傳甚廣。《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全唐文·卷九百十三
玄覺俗姓戴氏。永嘉人。先天元年卒。賜謚無相大師。著有永嘉集十卷。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五 傳宗科(三)
字明道。姓戴氏。永嘉人也。其兄宣。有名教庠中并與其二侄出家。居龍興寺。素業(yè)定。乃于所居之寺側(cè)。立禪室以進(jìn)脩。既而因左溪朗禪師激勵。與東陽策禪師同謁曹溪六祖。初到??瓶錫。繞祖三匝。祖云。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xì)行。大德自行方來。生大我慢。覺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祖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覺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祖曰。如是如是。覺乃具威儀參禮。須臾即辭。祖曰。返太速乎。覺曰。本自非動。豈有速耶。祖曰。誰知非動。覺曰。仁者自生分別。祖曰。汝甚得無生之意。覺曰。無生豈有意耶。祖曰。無意誰當(dāng)分別。覺曰。分別亦無意。祖嘆曰。善哉善哉。少留一病。時謂一宿覺。自是學(xué)者輻輳。化被天下。先天二年十月十七日終。端坐如入定。壽四十九。以其年之十一月十三日。葬于西山之陽。弟子慧操慧持等慈玄寂等。嗣其化。括州刺史李邕撰文勒石。以紀(jì)行業(yè)。慶州刺史魏靖為集平生著述。以行世。后謚無相。塔號凈光。
宋高僧傳·卷第八 習(xí)禪篇第三之一
釋玄覺。字明道。俗姓戴氏。漢末祖侃公第五燕公九代孫。諱烈。渡江乃為永嘉人也??偨浅黾引f年剃發(fā)。心源本凈智印全文。測不可思解甚深義。我與無我恒常固知??张c不空具足皆見。既離四病亦服三衣。德水沐其身。所以清凈。良藥治其眼。所以光明。兄宣法師者。亦名僧也。并猶子二人并預(yù)緇伍覺本住龍興寺。一門歸信連影精勤定根確乎不移。疑樹忽焉自壞都捐我相不污客塵睹其寺旁別有勝境。遂于巖下自構(gòu)禪庵。滄海蕩其胸。青山拱其背。蓬萊仙客歲月往還。華蓋煙云晨昏交集。粵若功德成就佛寶郁興。神鐘震來妙屋化出。覺居其間也。絲不以衣耕不以食。豈伊莊子大布為裳。自有阿難甘露作飯。覺以獨(dú)學(xué)孤陋三人有師。與東陽策禪師肩隨游方詢道。謁韶陽能禪師而得旨焉?;蛟?。覺振錫繞庵答對。語在別錄。至若神秀門庭遐征問法。然終得心于曹溪耳。既決所疑能留一宿。號曰一宿覺。猶半遍清也。以先天二年十月十七日。于龍興別院端坐入定。怡然不動僧侶悲號。以其年十一月十三日殯于西山之陽。春秋四十九。初覺未亡前禁足于西巖。望所住寺喟然嘆曰。人物駢闐花輿蓊蔚。何用之為。其門人吳興興師新羅國宣師。數(shù)人同聞皆莫測之。尋而述之曰。昔有一禪師將諸弟子游賞之次。遠(yuǎn)望一山忽而唱曰。人物多矣。弟子亦不測。后匪久此師舍壽。殯所望地也。西山去寺里有馀程。送殯繁擁人物沸騰。其感動也若此。又未終前有舒雁千馀飛于寺西。侍人曰。此將何來。空中有聲云。為師墓所故從海出也。弟子惠操惠特等慈玄寂。皆傳師之法為時所推。后李北海邕為守括州。遂列覺行錄為碑號神道焉。覺唱道著明修證悟入。慶州刺史魏靖都緝綴之號永嘉集是也。初覺與左溪朗公為道契。朗貽書招覺山棲。覺由是念朗之滯見于山。拘情于講?;貢?。其辭婉靡其理明白。俾其山世一如喧靜互用。趣入之意暗詮于是。達(dá)者韙之。終敕謚號無相。塔曰凈光焉。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周默,字明道,汴都(今河南開封)人。宋初為太廟郎,改常州宜興簿。能醫(yī)(《青瑣高議》前集卷七)。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高言,字明道,開封(今屬河南)人。嘗因殺人逃亡海外,因至大食等國。事見《青瑣高議》前集卷三。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32—1085 【介紹】: 宋洛陽人,字伯淳,世稱明道先生。程珦子。仁宗嘉祐間進(jìn)士。調(diào)鄠縣、上元主簿。神宗熙寧初,為太子中允、監(jiān)察御史里行。數(shù)為神宗召見,常以正心窒欲、求賢育材進(jìn)說。后與王安石新法不合,出簽書鎮(zhèn)寧軍判官,知扶溝縣。哲宗立,召為宗正丞,未行卒。寧宗嘉定中謚“純”。早年與弟程頤同受業(yè)于周敦頤,世稱二程,同為理學(xué)奠基人。其學(xué)說以“天理”為自然界與社會之最高原則,“天”即“理”即“心”,“天人本無二”,于倫理則為“三綱五?!?。其言論著作,后人編有《遺書》、《文集》、《經(jīng)說》等,收入《二程全書》。
全宋詩
程顥(一○三二~一○八五),字伯淳,學(xué)者稱明道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陽)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jìn)士。歷鄠縣、上元主簿,澤州晉城令。神宗熙寧二年(一○六九)以呂公著薦,授太子中允權(quán)監(jiān)察御史里行。三年,因與新法不合,懇求外任,除權(quán)發(fā)遣京西路提點(diǎn)刑獄,固辭,改差簽書鎮(zhèn)寧軍節(jié)度判官(《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一○)。七年,監(jiān)西京洛河抽稅竹木務(wù)。元蚟元年(一○七八)知扶溝縣。三年,罷歸居洛講學(xué)。六年,監(jiān)汝州酒稅。八年,哲宗立,召為宗正寺丞,未行而卒,年五十四。程顥與其弟程頤同為理學(xué)奠基人,早年從周敦頤學(xué),世并稱二程。著有《明道先生文集》,由門人整理其日常講錄、經(jīng)說等,后人與程頤著作同編入《二程全書》?!?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七、《東都事略》卷一一四、《名臣碑傳琬琰集》下集卷二一有傳?!〕填椩姡杂坝∥臏Y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明弘治八年陳宣刻本(簡稱弘治本、藏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明萬歷二十年蔣春芳刻本(簡稱萬歷本,藏北京圖書館)、清同治十年涂宗瀛六安求我齋刻本(簡稱涂本),并從《后村千家詩》等書輯得集外詩三首,合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一七三四
程顥(一○三二——一○八五),字伯淳,號明道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嘉祐進(jìn)士,調(diào)鄠、上元主簿,為晉城縣令。熙寧初,用呂公著薦,為太子中允,監(jiān)察御史里行。神宗數(shù)召見,進(jìn)說甚多。新法行,議論與王安石不合,出提點(diǎn)京西刑獄。固辭,改簽書鎮(zhèn)寧軍判官,徙知扶溝縣。除判武學(xué),坐獄逸囚,責(zé)監(jiān)汝州鹽稅。哲宗立,召為宗正丞,未行而卒,時元豐八年,年五十四。顥畢生治經(jīng),為一代名儒,學(xué)者稱孟子之后,一人而已。嘉定十三年,賜謚曰純,淳祐元年封河南伯,后祀孔子廟庭。與其弟合著《河南程氏遺書》二十五卷、《河南程氏外書》十二卷、《河南程氏經(jīng)說》八卷、《河南程氏粹言》二卷,有《文集》四卷,俱存?!?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七有傳。
《國語辭典》:揮發(fā)(揮發(fā))  拼音:huī fā
1.發(fā)揮、闡揚(yáng)。唐。孟郊讀張碧集〉詩:「誰作采詩官,忍之不揮發(fā)?!?br />2.液體或固體在常溫中變?yōu)闅怏w散發(fā)出去的現(xiàn)象。
《漢語大詞典》:窺道(窺道)
探明道理。《淮南子·要略》:“凡屬書者,所以窺道開塞,庶后世使知舉錯取捨之宜適?!?br />亦作“ 窺導(dǎo) ”。謂察其意而加以誘導(dǎo)。《孔子家語·賢君》:“佞臣諂諛,窺導(dǎo)其心;忠士折口,逃罪不言。”漢書·元帝紀(jì):“ 淮陽王 舅 張博 、 魏郡 太守 京房 坐窺道諸侯王以邪意,漏泄省中語。 博 要斬, 房 棄市。” 顏師古 注:“道讀曰導(dǎo)?!?王先謙 補(bǔ)注:“窺其意而導(dǎo)之。”
《國語辭典》:正陽門(正陽門)  拼音:zhèng yáng mén
1.宋代汴京宮城門名,即宣德門,明道元年改稱為「正陽門」。
2.今北平內(nèi)城的正南門,俗稱前門,即元代的麗正門,明正統(tǒng)年間改稱為「正陽門」。
《國語辭典》:探路  拼音:tàn lù
1.起程前,先派人熟悉道路情況。
2.探聽虛實(shí)?!度龂萘x》第三○回:「晃問其軍中虛實(shí)。答曰:『早晚大將韓猛運(yùn)糧至軍前接濟(jì),先令我等探路?!弧?/div>
《國語辭典》:文以載道(文以載道)  拼音:wén yǐ zài dào
宋代理學(xué)家所主張的文學(xué)觀點(diǎn),認(rèn)為文章是用以闡述圣賢之道的。
《國語辭典》:明德止善  拼音:míng dé zhǐ shàn
語本《大學(xué)》:「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拐妹鞯赖拢褂谥辽??!段饔斡洝返谝欢兀骸附癖菹旅鞯轮股?,敬我佛門。」
初法明道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是為真言行者之第十秘密莊嚴(yán)住心。得除蓋障三昧,初地分證之位也。大日經(jīng)疏一曰:「法明者,以覺心本不生際其心凈住,生大慧光明,善照無量法性,見諸佛所行之道,故云法明道也。菩薩住此道時,從妄想因緣所有煩惱業(yè)苦皆悉清凈除滅。譬如有人暗中為利寶所傷,謂為蛇毒,以作毒想故。其心執(zhí)著,便成毒氣,遍入肢體,垂欲命終。時有良醫(yī)診之,曉其本末。即時引至傷處以明燈照之,猶見所傷寶有血涂相,其人了知非毒,毒氣亦除。分別玩好之具而生喜樂,行人亦復(fù)為是。因凈菩提心照明諸法故,小用功用便得除蓋障三昧,見八萬四千煩惱實(shí)相,成八萬四千寶聚門,(中略)不久成就佛法。故云得此三昧者,即與諸佛菩薩同等住,當(dāng)知行人則是位同大覺也。以其自覺心故,便得佛名,然非究竟妙覺大牟尼位?!雇咴唬骸傅叫扌械?,即是凈菩提心初法明門,例如聲聞見諦以后入修道位也?!雇唬骸赋跞雰羝刑嵝拈T,見法明道,如識種子歌羅羅時。前七地已去,為大悲萬行之所含養(yǎng),如在胎藏。無功用已去(八地),漸學(xué)如來方便。如嬰童已生習(xí)諸伎藝,至如來一切智地。如伎藝已成,施手從政,故名大悲胎藏生。」
法明道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眾生之凈心,生大慧光明,善照無量之法性,見諸佛所行之道,謂之法明道。大日經(jīng)一曰:「法菩薩凈菩提心門,名初法明道?!雇枰辉唬骸阜髡?,以覺心本不生際。其心凈住,生大慧光明,善照無量法性,見諸佛所行之道,故云法明道也?!?/div>
明道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明者真言之別名也。真言之道法云明道。八大童子儀軌曰:「爰有三藏不空,能達(dá)明道?!?/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