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昌 → 冐昌”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寇恂  拼音:kòu xún
人名。(?~西元36)字子翼,東漢昌平人。從光武破綠林軍,拜河內太守,行大將軍事。后拜潁川、汝南太守,均有治績。恂素好學、修鄉(xiāng)校、教生徒。明經(jīng)修行,時稱長者。卒謚威。
《國語辭典》:天壽山(天壽山)  拼音:tiān shòu shān
山名。在北京市昌平區(qū)東北部。明代諸帝,自成祖后,皆葬于此,俗稱為「十三陵」。
《國語辭典》:寇謙之(寇謙之)  拼音:kòu qiān zhī
人名。(西元365~448)字輔之,北魏昌平人。學仙道,隱于松陽。太武帝詔玉闕,為其建天師道場,定道教為國教,并對佛教采取彈壓政策。謙之以老子為教主,張道陵為大宗,道教之名由此始。
《國語辭典》:劉蕡下第(劉蕡下第)  拼音:liú fén xià dì
劉蕡,字去華,幽州昌平人,生卒年不詳,唐代進士。性沉健善謀,通曉春秋,常言古代興亡諸事,有救世之心。唐文宗年間,于舉賢良對策時,極力勸諫皇帝誅殺權奸、宦官,惜不為皇帝賞識,遂落第。典出《新唐書。卷一七八。劉蕡傳》。比喻考試不中,名落孫山。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劉蕡下第千年恨,范丹守志一生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