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5詞典 6分類詞匯 39
《國語辭典》:橫枝兒(橫枝兒)  拼音:héng zhī ér
1.旁出的枝條。比喻不相干的外人。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諸僧眾各逃生,眾家眷誰瞅問,這生不相識橫枝兒著緊。」
2.比喻無緣無故。明。康?!吨猩嚼恰返谝徽郏骸阁H背上偏瀟灑!著什么緊橫枝兒救拔。」
《國語辭典》:好端端  拼音:hǎo duān duān
1.情況良好、很正常?!秲号⑿蹅鳌返谝欢兀骸改赣H請免傷心,兒子現(xiàn)在是好端端的見父母來了?!?br />2.無緣無故。《紅樓夢》第三三回:「好端端的,你垂頭喪氣,瞎些什么?」
《國語辭典》:不來頭(不來頭)  拼音:bù lái tóu
無端,沒來由。《蕩寇志》第一三回:「云親家為人心腸耿直,性如烈火,素來又看不起高封,不來頭與高封鬧起來,這禍愈速?!?/div>
《漢語大詞典》:池魚之慮(池魚之慮)
謂擔憂無端受累遭災(zāi)。《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匯編·羅店鎮(zhèn)志》:“訛傳 丁國恩 率大兵會剿 羅店 ,蓋以吾鎮(zhèn)賊曾踞作巢穴,人人抱池魚之慮,一時驚惶無措,各扶老攜幼避匿四鄉(xiāng),半皆露宿?!眳⒁姟?池魚之殃 ”。
《國語辭典》:池魚之殃(池魚之殃)  拼音:chí yú zhī yāng
春秋時,宋司馬桓有寶珠,后因畏罪出亡,故投珠于池中。景公派人汲乾池水,但尋珠不著,而池魚卻因此而亡。典出《呂氏春秋。孝行覽。必己》。一說為春秋時,宋人名池中魚者,居近城門,城門失火,延及其家。一說為宋城門失火,眾人汲乾池水灌救,致使池乾魚死。俱見《太平御覽。卷九三五。鱗介部。魚上引風俗通》。后比喻無辜卻受牽累而遭禍。明。瞿佑《剪燈新話。卷一。三山福地志》:「汝宜擇地而居,否則恐預(yù)池魚之殃?!挂沧鳌赋佤~之禍」。
《國語辭典》:池魚之殃(池魚之殃)  拼音:chí yú zhī yāng
春秋時,宋司馬桓有寶珠,后因畏罪出亡,故投珠于池中。景公派人汲乾池水,但尋珠不著,而池魚卻因此而亡。典出《呂氏春秋。孝行覽。必己》。一說為春秋時,宋人名池中魚者,居近城門,城門失火,延及其家。一說為宋城門失火,眾人汲乾池水灌救,致使池乾魚死。俱見《太平御覽。卷九三五。鱗介部。魚上引風俗通》。后比喻無辜卻受牽累而遭禍。明。瞿佑《剪燈新話。卷一。三山福地志》:「汝宜擇地而居,否則恐預(yù)池魚之殃。」也作「池魚之禍」。
《國語辭典》:束裝盜金(束裝盜金)  拼音:shù zhuāng dào jīn
漢代直不疑官居郎位時,有同僚返鄉(xiāng),誤持其同舍郎之金離開,后同舍郎發(fā)覺,懷疑是直不疑所盜,直不疑并不辯解,另買金賠償,直到返鄉(xiāng)者回來,歸還誤拿之金,方真相大白。典出《漢書。卷四六。直不疑傳》。后以比喻無故受人懷疑。南朝宋。顏延之 庭誥:「況動容竊斧,束裝盜金,又何足論也?!?/div>
分類:無端見疑
《漢語大詞典》:亂下風雹(亂下風雹)
無端發(fā)脾氣。 元 關(guān)漢卿 《單刀會》第一折:“ 關(guān)云長 聽的鬧,他可便亂下風雹?!?明 無名氏 《桃符記》第二折:“他端的亂下風雹。”亦作“ 亂下風颮 ”。 元 馬致遠 《任風子》第四折:“他待顯耀雄豪,亂下風颮?!?/div>
《國語辭典》:魔駝(魔駝)  拼音:mó tuó
逍遙或消磨時間?!缎咽酪鼍墏鳌返谝痪呕兀骸改銈冃葜还苣я劊】焓帐白龊笊蔚娘?,怕短工子散的早!」
《國語辭典》:酩子里(酩子裡)  拼音:mǐng zi lǐ
1.暗地里?!抖鲙肪砣骸笍淖札S時,等到日轉(zhuǎn)過,沒個人偢問,酩子里忍餓。」元。曾瑞〈一枝花。銀箏暗麝塵套。二煞〉:「揀一個可意的冤家,酩子里由伊驅(qū)駕?!挂沧鳌搁h子里」、「冥子里」、「瞑子里」。
2.突然的。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他酩子里丟抹娘一句,怎人模人樣,做出這等不君子,待何如?」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他酩子里紐回胭頸,沒揣的轉(zhuǎn)過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