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文化  拼音:wén huà
1.人類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總成果。包括宗教、道德、藝術(shù)、科學等各方面。
2.文治教化。漢。劉向《說苑。卷一五。指武》:「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埂段倪x。束晰。補亡詩六首之六》:「文化內(nèi)輯,武功外悠?!?/div>
《國語辭典》:新文化  拼音:xīn wén huà
基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發(fā)達,而興起的新思想與學術(shù)。
《國語辭典》:文化人  拼音:wén huà rén
深受文化影響,或?qū)ξ幕矫嬗兴暙I的人。
《漢語大詞典》:印紋陶文化(印紋陶文化)
我國東南地區(qū)的一種古代文化。以表面拍印幾何形花紋的陶器為主要特征,故名。主要分布在 廣東 、 臺灣 、 福建 、 湖南 、 湖北 、 江西 、 浙江 、 江蘇 等地。起源于新石器時代晚期,主要流行于 商 周 時期,延續(xù)時間較長,而且各地區(qū)文化的面貌也不相同。
《漢語大詞典》:文化參贊(文化參贊)
駐外使館中負責同駐在國聯(lián)系處理文化事務的高級外交官。
《漢語大詞典》:文化宮
規(guī)模較大、設備較好的文化娛樂場所,多設有影劇院、游藝廳、圖書室等。如:勞動人民文化宮。
《漢語大詞典》:文化館(文化館)
為開展和輔導群眾文化活動而設立的機構(gòu),也是群眾進行學習和文娛活動的場所。
《漢語大詞典》:文化買辦(文化買辦)
指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國家里販賣外國資本主義文化,為帝國主義文化侵略服務的反動文人。
《漢語大詞典》:文化生活
指閱讀、寫作、文娛、體育及其他藝術(shù)方面的活動。 徐銀齋 《胡琴的風波》:“為了廣大社員過好文化生活,目前我們自己找點副業(yè)……以后再想別的辦法吧?!?/div>
《漢語大詞典》:文化生活出版社
1935年5月,巴金等創(chuàng)辦于上海。初名“文化生活社”,同年9月改名。曾編輯出版《文學叢刊》、《現(xiàn)代長篇小說叢書》《譯文叢書》等。1954年并入新文藝出版社(現(xiàn)上海文藝出版社)。
《漢語大詞典》:文化書社
又稱“長沙文化書社”。1920年8月,毛澤東、易禮容、郭璜等創(chuàng)辦于湖南長沙。主要銷售馬克思主義書刊。1921年至1923年間,在平江、瀏陽、邵陽、衡陽等地成立分社。1927年馬日事變后,被國民黨當局查封。
《漢語大詞典》:文化遺產(chǎn)(文化遺産)
人類歷史遺留下來的精神財富的總稱。 周恩來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和故事片創(chuàng)作會議上的講話》:“歷史的發(fā)展總是今勝于古,但是古代總有一些好的東西值得繼承。所以 毛主席 要我們繼承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批判地吸收其中的一切有益的東西?!?/div>
《漢語大詞典》:寺洼文化
中國 原始社會晚期的一種文化。最初發(fā)現(xiàn)于 甘肅 臨洮 寺洼山 ,故名。主要分布在 甘肅 臨洮 以南至 會川 之間 洮河 兩岸一帶。以馬鞍形侈口平底的陶器為基本特征,已出現(xiàn)銅器。年代約當于中原的 周 代,可能是 氐 、 羌 族的原始文化。
《國語辭典》:仰韶文化  拼音:yǎng sháo wén huà
中國大陸華北地區(qū)新石器時代的文化。距今約五千至七千年,分布于中原和甘肅一帶。最早發(fā)現(xiàn)于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故稱為「仰韶文化」。又因出土的陶器表面光滑,有紅、黑色彩紋,故也稱為「彩陶文化」。
《國語辭典》: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  拼音:xīn wén huà yùn dòng
一種學術(shù)界的革新運動。西元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前夕,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批判中國文化,甚至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以胡適為代表的溫和派,則反對馬克思主義,強烈支持白話文運動,主張以實用主義代替儒家學說,隱然成為「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以后,此種運動更為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