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放射病
病,由各種放射線(如原子彈或氫彈爆炸時放出的射線)破壞人體組織而引起。癥狀是體溫增高,惡心,皮膚和黏膜出血,毛發(fā)脫落,白細胞減少等。
《國語辭典》:放射性  拼音:fàng shè xìng
釷、鈾、鐳等的元素或其鹽類,能使密閉暗箱中的攝影底片感光,并能使周圍空氣變成導電體,此種特性稱為「放射性」。
《國語辭典》:放血  拼音:fàng xiě
治療疾病時,將血液抽出身體的療法。紅血球增多癥即以此法治療,可使患者血液變得濃稠且黏,防止血球增加得太迅速。
《國語辭典》:飛鷹走狗(飛鷹走狗)  拼音:fēi yīng zǒu gǒu
打獵。《后漢書。卷七五。袁術(shù)傳》:「少以俠氣聞,數(shù)與諸公子飛鷹走狗,后頗折節(jié)。」《元史。卷一三八。脫脫傳》:「脫脫諫曰:『古者帝王端居九重之上,日與大臣宿儒講求治道,至于飛鷹走狗,非其事也。』」也作「飛鷹走馬」、「飛鷹走犬」。
《漢語大詞典》:發(fā)縱指示(發(fā)縱指示)
亦作“ 發(fā)蹤指示 ”。 謂放出獵狗,指示方向,令其追捕野獸。一說獵人發(fā)現(xiàn)野獸的蹤跡,指示獵狗追捕。比喻操縱指揮。史記·蕭相國世家:“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fā)蹤指示獸處者人也。”《漢書·蕭何傳》作“發(fā)縱指示”。 顏師古 注:“發(fā)縱,謂解紲而放之也。指示者,以手指示之,今俗言放狗。”《舊唐書·褚遂良傳》:“昔 侯君集 、 李靖 ,所謂庸夫,猶能掃萬里之 高昌 ,平千載之 突厥 ,皆是陛下發(fā)蹤指示,聲歸圣明?!?明 張居正 《奉諭擬遼東賞功疏》:“諸臣協(xié)贊廟略,發(fā)蹤指示,功自有歸?!?鄒韜奮 《外交的途徑》:“ 日本 要使 華北 五省‘ 東北 化’,早已明目張膽地對世界宣布過,所謂‘自治運動’,始終在發(fā)縱指示,未曾忘懷,早是公開的秘密?!?/div>
《國語辭典》:黃鐵礦(黃鐵礦)  拼音:huáng tiě kuàng
一種銅黃色金屬礦物?;瘜W成分為硫化鐵(FeS2),各類巖石都產(chǎn)出。因有金黃色的金屬光澤,常被誤認為黃金。其硬度大,有單向?qū)щ姷奶匦?,加高溫時能放出二氧化硫,是提煉硫磺的重要原料。
《國語辭典》:核武器  拼音:hé wǔ qì
利用原子核分裂或融合反應所釋出巨大的能量,產(chǎn)生爆炸傷害的武器。其殺傷力較普通武器多數(shù)百萬倍。如氫彈、原子彈等皆是。也稱為「核子武器」。
《國語辭典》:核子能  拼音:hé zǐ néng
核反應所釋出的能量。包含核分裂與核融合二種。所釋出的能量非常巨大,可用于發(fā)電或其他動力方面的用途上。也稱為「核能」、「原子能」。
《漢語大詞典》:地面輻射(地面輻射)
地面以輻射形式(主要波長在4--80微米)向上空放出的熱量。地面溫度愈高,地面輻射愈強。這種輻射晝夜不停。
《漢語大詞典》:大氣輻射
指由大氣放射出的輻射。大氣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和臭氧均能強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長波輻射,同時也吸收少量的太陽輻射。大氣因此而獲得熱量,也就不停地向外放出輻射。氣溫越高、水汽含量越大,大氣輻射就越強。
《漢語大詞典》:地震震級(地震震級)
劃分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的等級。釋放能量越大,地震震級也越大。地震震級分為九級,一般小于2.5級的地震人無感覺;2.5級以上人有感覺;5級以上的地震會造成破壞。簡稱震級。
《漢語大詞典》:泡騰
起氣泡并發(fā)出嘶嘶聲(如發(fā)酵的液體或蘇打水);亦指放出氣泡(如從蘇打水中釋放出氣泡)
《漢語大詞典》:熱化學方程式
表明化學反應所放出或吸收熱量的化學方程式。如氫氣在氧氣中燃燒會放出熱量,熱化學方程式為:2h2(氣)+o2(氣)→2h2o(氣)+483.6千焦;水蒸氣和灼熱的碳反應要吸收熱量,熱化學方程式為:c(固)+h2o(氣)→co(氣)+h2(氣)-131.3千焦。放出或吸收的熱量用“+”或“-”表示。由于物質(zhì)的聚集狀態(tài)不同,反應熱的數(shù)值也不相同,故在這類化學方程式中,必須注明反應物和生成物所處的狀態(tài)。
《國語辭典》:熱能(熱能)  拼音:rè néng
一種能源。由物質(zhì)燃燒或物體內(nèi)部分子不規(guī)則運動時所放出的能量。
《漢語大詞典》:伽馬射線(伽馬射綫)
亦稱丙種射線。鐳和其它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所放出的射線。通常寫作γ射線。伽馬,希臘字母第三個字母γ的譯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