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維挽(維挽)
維扶,挽救。 清 戴名世 《方靈皋稿序》:“乃 靈皋 嘆時俗之波靡,傷文章之萎薾,頗思有所維挽救正於其間?!?清 戴名世 《〈慶歷文讀本〉序》:“方將理其舊業(yè),而與世之學者左提右挈,共維挽風氣于日盛也?!?/div>
分類:挽救
《漢語大詞典》:魚爛河決(魚爛河決)
魚肉腐爛, 黃河 潰決。比喻因自身原因潰敗滅亡而不可挽救。語出史記·秦始皇本紀論附錄 漢 班固 曰:“ 河 決不可復壅,魚爛不可復全。” 宋 朱熹 《讀兩陳諫議遺墨》:“是以凡 安石 之所為,卒之得以附於陵廟之尊,託於謨訓之重,而天下之人愈不敢議,以至於魚爛 河 決而后已焉!” 明 宋濂 《傅守剛墓碣》:“魚爛 河 決,不可救藥,君子每為之太息?!?/div>
《國語辭典》:無可救藥(無可救藥)  拼音:wú kě jiù yào
病重無藥可醫(yī)治。比喻事物已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如:「難道他真是壞到無可救藥了嗎?」也作「不可救藥」、「無藥可救」。
《漢語大詞典》:死病無良醫(yī)(死病無良醫(yī))
比喻無法挽救。孔叢子·執(zhí)節(jié):“ 新垣固 謂 子順 曰:‘……子何去之速也。’答曰:‘以無異政,所以自退也。且死病無良醫(yī)。今 秦 有吞食天下之心,以義事之,固不獲安;救亡不暇,何化之興?’”
分類:挽救
《漢語大詞典》:死棋肚里有仙著(死棋肚裏有仙著)
喻有奇計可挽救敗局。 清 翟灝 通俗編·識馀:“死棋肚里有仙著,強將手下無弱兵?!?/div>
《國語辭典》:一木難支(一木難支)  拼音:yī mù nán zhī
瀕臨倒塌的大廈,只靠一根梁柱實難以支撐。比喻事情異常艱鉅,非一人所能支持。明。張景《飛丸記》第一一出:「不想一木難支將顛運,可惜枉費了精神,志未伸。」也作「獨木難支」、「一木難扶」。
《漢語大詞典》:移挽
改變和挽救。 康有為 《聞菽園居士欲為政變說部詩以速之》詩:“頗欲移挽恨無術,縐眉搔首天雨陰?!?/div>
分類:挽救
《國語辭典》:胠沙思水  拼音:qū shā sī shuǐ
魚受阻于沙灘而想到水。比喻來不及挽救。語本《荀子。榮辱》:「鯈?者,浮陽之魚,胠于沙而思水,則無逮矣?!?/div>
《國語辭典》:扶危持顛(扶危持顛)  拼音:fú wéi chí diān
挽救危亡顛覆的局勢。唐。杜光庭《虬髯客傳》:「末年愈甚,無復知所負荷,有扶危持顛之心?!埂杜f唐書。卷一三四。列傳。馬燧》:「長城壓境,巨艦濟川,同德同心,扶危持顛?!?/div>
《國語辭典》:捐軀濟難(捐軀濟難)  拼音:juān qū jì nàn
濟,救助。捐軀濟難指舍棄生命挽救國家危難?!度龂?。卷一九。魏書。陳思王植傳》:「夫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
《國語辭典》:救過補闕(救過補闕)  拼音:jiù guò bǔ quē
挽救過失,彌補缺失。《晉書。卷五五。潘岳傳》:「故箴規(guī)之興,將以救過補闕,然猶依違諷喻,使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自誡?!?/div>
《國語辭典》:匡君救主  拼音:kuāng jūn jiù zhǔ
匡輔國君,挽救危亡。《三國演義》第一三回:「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間耳!」
《國語辭典》:回天乏術(回天乏術)  拼音:huí tiān fá shù
比喻無法挽救嚴重的情勢或病情。如:「這家企業(yè)虧損累累,已經(jīng)回天乏術了!」「當醫(yī)生趕到時,病患已回天乏術,無法救治了?!?/div>
《國語辭典》:死馬當活馬醫(yī)(死馬當活馬醫(yī))  拼音:sǐ mǎ dàng huó mǎ yī
(諺語)比喻在絕望的情況下,仍盡力挽救。如:「就照你的方法做吧!到了這種地步,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yī)了。」
《國語辭典》:無藥可救(無藥可救)  拼音:wú yào kě jiù
病重無藥可醫(yī)治。比喻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如:「他前后被送進煙毒勒戒所十馀次,卻屢戒屢犯,真是無藥可救?!挂沧鳌覆豢删人帯埂ⅰ笩o可救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