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6詞典 2分類詞匯 64
《漢語大詞典》:當機立決(當機立決)
抓住時機,立刻判決。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一:“國家設(shè)官分職,秩有大小,權(quán)亦有等差:斬絞者奏請定奪,軍流決於臬司,徒?jīng)Q於府,枷杖決於縣,法至良也。所患者,不能當機立決,必待報而后施行。”
《漢語大詞典》:趁熱打鐵(趁熱打鐵)
比喻做事抓住有利時機或條件,加速進行。 劉波泳 《秦川兒女》第二部第三三章:“趁熱打鐵,臨時支部建立后的頭一次支部會,咱接著就開,討論以后的斗爭咋樣進行?!?楊纖如 《傘》第九章:“ 吉亮 看他瑟瑟縮縮的樣子,以為被他唬住了,說過一些閑話之后,就想趁勢急追,趁熱打鐵,提出了經(jīng)費房屋問題。” 陸地 《美麗的南方》二八:“要干就趁熱打鐵,明天就開大會。”
《國語辭典》:持人長短(持人長短)  拼音:chí rén cháng duǎn
抓住他人的過錯缺點加以攻訐。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三九。老君說一百八十戒》:「第二十九戒,不得持人長短,更相嫌恨。」
《漢語大詞典》:挈領(lǐng)提綱(挈領(lǐng)提綱)
挈衣之領(lǐng),提網(wǎng)之綱。比喻抓住要領(lǐng)。 清 陶澍 《重刻〈張?zhí)老壬敌颉?/span>:“ 江陵 張文忠公 起而振之,挈領(lǐng)提綱,綜核名實,法肅於廟堂之上,而令行於萬里之外。” 郭孝成 《云南光復(fù)記》:“君主專制,久為時勢所不容,今欲發(fā)揮自由,改造 民國 ,則凡國家建造之法,與夫人民權(quán)義所關(guān),均應(yīng)挈領(lǐng)提綱,折衷至當?!?/div>
《國語辭典》:擒賊擒王(擒賊擒王)  拼音:qín zéi qín wáng
打擊敵人要先擊敗為首的人。語本唐。杜甫前出塞〉詩九首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贡扔髯鍪乱馨盐贞P(guān)鍵?!段拿餍∈贰返谒乃幕兀骸杆^擒賊擒王,這就是辦事的訣竅?!?/div>
《國語辭典》:敲詐勒索(敲詐勒索)  拼音:qiāo zhà lè suǒ
憑仗著勢力或抓住別人某種把柄,強行要脅人交出錢財。如:「治安惡化,敲詐勒索事件層出不窮?!?/div>
《國語辭典》:時不可失(時不可失)  拼音:shí bù kě shī
要抓住時機,不可錯失。《戰(zhàn)國策。秦策四》:「臣聞敵不可易,時不可失。」《封神演義》第一五回:「南極仙翁上前言曰:『子牙,機會難逢,時不可失;況天數(shù)已定,自難逃躲。』」
《漢語大詞典》:射人先射馬(射人先射馬)
喻作事要先抓住要害。 唐 杜甫 《前出塞》詩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明 梁辰魚 《浣紗記·顯圣》:“用箭須用長,挽弓須挽強;射人先射馬,擒賊定擒王?!?吳晗 《燈下集·古代的戰(zhàn)爭》:“戰(zhàn)將本人并未打敗,只因馬力乏了,或者馬受傷了,進退不得,被敵方殺傷,吃了敗仗。‘射人先射馬’就是這個道理。”
《國語辭典》:授人以柄  拼音:shòu rén yǐ bǐng
1.將權(quán)柄授予他人。《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衛(wèi)二劉傅傳。王粲》:「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埂侗笔贰>砣?。列傳。裴俠》:「所謂己操戈矛,寧肯授人以柄?」
2.留給人非議的話柄。如:「他這樣內(nèi)舉不避親,豈不是授人以柄?」
《國語辭典》:揪辮子(揪辮子)  拼音:jiū biàn zi
比喻抓住他人的缺點或錯誤,作為把柄。如:「你最近在工作上頻頻出錯,小心他趁機揪辮子!」也作「抓辮子」。
《國語辭典》:舉一廢百(舉一廢百)  拼音:jǔ yī fèi bǎi
專注于一事,而把其馀的廢棄。比喻太過武斷、主觀。《孟子。盡心上》:「所惡執(zhí)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國語辭典》:撈稻草(撈稻草)  拼音:lāo dào cǎo
指快淹死的人,連稻草也想抓住以求生。比喻在絕境時作無益的掙扎。如:「身患重癥的人,病急亂投醫(yī),總難免撈稻草似地嘗試各種治療?!?/div>
《漢語大詞典》:簡落狐貍(簡落狐貍)
抓住狐貍。落,通“ 絡(luò) ”。比喻制裁奸邪小丑。后漢書·酷吏傳·陽球:“前雖糾誅 王甫 、 段熲 ,蓋簡落狐貍,未足宣示天下。愿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鴟梟各服其辜。” 清 黃宗羲 《徐公神道碑銘》:“公以國家之敗由官邪也,方欲條品人物,簡落狐貍,易危亡之轍。”
《國語辭典》:簡明扼要(簡明扼要)  拼音:jiǎn míng è yào
精簡明白,能抓住重點。如:「報告切莫啰嗦冗雜,應(yīng)以簡明扼要為重。」
《國語辭典》:見幾而作(見幾而作)  拼音:jiàn jī ér zuò
語出《易經(jīng)。系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看到事情發(fā)生前細微的跡象,就能有所因應(yīng)?!吨軙?。卷五○。異域傳下。史臣曰》:「然則易稱『見幾而作』,傳云『相時而動』。大時者,得失之所系,幾者,吉兇之所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