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6詞典 1分類詞匯 95
《國語辭典》:認(rèn)了(認(rèn)了)  拼音:rèn le
1.勉強(qiáng)承受。如:「吃多大的虧我都認(rèn)了?!?br />2.承認(rèn)。如:「好吧!我認(rèn)了!事情的確是我計(jì)謀的?!?/div>
《國語辭典》:供認(rèn)(供認(rèn))  拼音:gōng rèn
承認(rèn)所做的事情。如:「你的同夥已經(jīng)供認(rèn)罪行,你還不趕快俯首認(rèn)罪?!埂队魇烂餮浴>砣?。任孝子烈性為神》:「大尹聽罷,呆了半晌,遂問排鄰,委果供認(rèn)是實(shí)?!?/div>
《漢語大詞典》:認(rèn)的(認(rèn)的)
(1).認(rèn)得。《水滸傳》第六回:“ 智深 道:‘教你認(rèn)的灑家?!喥鸲U杖,搶那漢。”《三俠五義》:“ 丁二爺 問道:‘大哥如何認(rèn)的他呢?’ 展?fàn)?便將 苗家集 之事述説一回?!?br />(2).承認(rèn)。儒林外史第十七回:“這學(xué)裡老師是朝廷制下的,專管秀才,你就中了狀元,這老師也要認(rèn)的。”
《漢語大詞典》:口承
(1).允諾;保證。《敦煌變文集·漢將王陵變文》:“ 陵 母於 霸王 面前,口承修書招兒?!?br />(2).承認(rèn);招供。《敦煌變文集·搜神記》:“遂即將 侯周 送縣,一問即口承如法。” 蔣禮鴻 通釋:“﹝口承,﹞這里作承認(rèn)、招伏講。”
《國語辭典》:招架  拼音:zhāo jià
1.正面接下挑戰(zhàn)。《喻世明言。卷六。葛令公生遣弄珠兒》:「一連四五日挑戰(zhàn),李存璋牢守寨柵,只不招架?!?br />2.抵擋、接招。清。洪升《長生殿》第一五出:「拚受打和罵,將身去招架!將身去招架!」
3.招呼款待?!毒劳ㄑ?。卷一七。鈍秀才一朝交泰》:「曹公見其衣衫不整,心下不悅,又知是王振的仇家,不敢招架,送下小小程儀,就辭了。」《醒世恒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張權(quán)瞧見,便放下手中生活,上前招架道:『員外要甚家火?里面請(qǐng)看?!弧?br />4.招認(rèn)、承認(rèn)?!段饔斡洝返诎肆兀骸溉甑纫娝氁袀€(gè)大禮,叫他聲『孫老爺』,他就招架了?!埂毒劳ㄑ?。卷七。陳可常端陽仙化》:「他若欺心不招架時(shí),左右做我不著,你兩個(gè)老人家將我去府中,等我郡王面前實(shí)訴。」
《國語辭典》:所謂(所謂)  拼音:suǒ wèi
所說的?!抖Y記。大學(xué)》:「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埂段倪x。劉孝標(biāo)。辯命論》:「所謂命者,死生焉、貴賤焉、貧富焉、治亂焉、禍福焉,此十者天之所賦也?!?/div>
《國語辭典》:所為(所為)  拼音:suǒ wéi
舉動(dòng)、行為。如:「他在外所為與我無關(guān)?!?/div>
《國語辭典》:所為(所為)  拼音:suǒ wèi
原因。如:「所為何事?」
分類:所為原因
《國語辭典》:不服  拼音:bù fú
1.不甘心、不服氣?!段倪x。陸機(jī)。豪士賦序》:「懼萬民之不服,則嚴(yán)刑峻制,以賈傷心之怨?!埂度龂萘x》第三三回:「以丞相天威,何所不服?」也作「不伏」。
2.不適應(yīng)。如:「不服水土」。
《國語辭典》:固然  拼音:gù rán
1.本來就如此?!冻o。屈原。離騷》:「鷙鳥而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br />2.雖然?!都t樓夢》第五一回:「你們固然不敢抱怨,未免想著我只顧疼這些小孫子孫女兒們?!埂段拿餍∈贰返谌嘶兀骸竿鈬四?,固然得罪不得,實(shí)在下不去的地方,也該據(jù)理力爭。」
3.本有的形態(tài)?!肚f子。養(yǎng)生主》:「批大卻,導(dǎo)大窾,因其固然。」
《國語辭典》:自首  拼音:zì shǒu
犯罪者于犯罪之事實(shí)尚未被舉發(fā)以前,自行向有偵查權(quán)的機(jī)關(guān)坦承犯罪,受其裁判。
《漢語大詞典》:稱藩(稱藩)
亦作“ 稱蕃 ”。 自稱藩屬。向大國或宗主國承認(rèn)自己的附庸地位。漢書·宣帝紀(jì)贊:“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單于慕義,稽首稱藩?!?漢 王充 論衡·率性:“﹝ 趙佗 ﹞蹶然起坐,心覺改悔,奉制稱蕃?!?唐 薛道衡 《老氏碑》:“感義懷仁,稱藩請(qǐng)朔?!?元 孟祺 《賀平宋表》:“始則有稱姪納幣之祈,次則有稱藩奉璽之請(qǐng)。”
《國語辭典》:不認(rèn)(不認(rèn))  拼音:bù rèn
1.不接受。如:「你亂加房錢,我可不認(rèn)!」
2.不承認(rèn)。如:「這輛車明明是你撞壞的,你不認(rèn)也不行?!?/div>
《漢語大詞典》:自誣(自誣)
(1).自行承認(rèn)妄加于己的不實(shí)之詞。后漢書·皇后紀(jì)上·和熹鄧皇后:“有囚實(shí)不殺人而被考自誣。”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二十:“﹝ 龐企 ﹞坐事繫獄,而非其罪,不堪拷掠,自誣服之?!?span id="aecgsgg" class="book">《資治通鑒·秦二世皇帝二年》:“ 趙高 治 斯 ,榜掠千餘,不勝痛,自誣服?!?br />(2).自欺。《韓詩外傳》卷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內(nèi)不自誣,外不誣人,以是尊賢敬法,而不敢怠傲焉,是雅儒者也?!?唐 杜甫 《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峽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丘壑曾忘返,文章敢自誣?!?宋 張載 《正蒙·乾稱》:“失於聲,繆迷其四體,謂己當(dāng)然,自誣也?!?br />(3).輕視自己。 清 譚嗣同 《報(bào)貝元徵書》:“必謂天下人心皆不正,又何其過尊西人而自誣之甚也?!?/div>
《漢語大詞典》:謝過(謝過)
承認(rèn)錯(cuò)誤,表示歉意。左傳·襄公三十年:“ 趙孟 問其縣大夫,則其屬也。召之而謝過焉。”史記·魯周公世家:“ 齊 欲襲 魯君 , 孔子 以禮歷階,誅 齊 淫樂, 齊侯 懼,乃止,歸 魯 侵地而謝過?!?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 太和先生 者,姓 王氏 ……有爭訟,先生出片言,莫不詞窮,唯唯謝過者?!?/div>
《國語辭典》:算數(shù)(算數(shù))  拼音:suàn shù
1.認(rèn)定有效。如:「你說的話算數(shù)嗎?」
2.表示把事情做到底才算完成、結(jié)束。如:「特價(jià)期間,打折的商品售完算數(shù)?!?br />3.指算術(shù)?!侗笔?。卷二六。列傳。刁雍》:「陰陽、圖緯、算數(shù)、天文、風(fēng)氣之書,莫不關(guān)綜,當(dāng)世服其精博?!?/div>
《漢語大詞典》:引過(引過)
承認(rèn)過失。 晉 葛洪 抱樸子·臣節(jié):“歸勛引過,讓以先下?!?唐 韓愈 《順宗實(shí)錄四》:“宜痛自引過罪己,以感人心。”《天雨花》第九回:“口中不住來引過,望兄解釋莫存心?!?/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