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詞典 1分類詞匯 11
《國語辭典》:念白  拼音:niàn bái
戲曲中人物的獨(dú)白或?qū)υ挕S许嵃?、口白兩種,韻白接近官話,有明顯的旋律和節(jié)奏變化,字音較為拖長;口白則接近各地方日常語言,但又比口語誇張。也稱為「賓白」、「念白」。
《國語辭典》:念白(唸白)  拼音:niàn bái
戲曲中人的內(nèi)心獨(dú)白或?qū)υ?。有韻白、口白兩種。韻白接近官話,字音較為拖長,有明顯的旋律和節(jié)奏變化;口白則較接近各地生活語言,但又比口語誇張。也稱為「賓白」、「念白」。
《漢語大詞典》:馬前(馬前)
(1).馬的前面。禮記·曲禮上:“僕執(zhí)策立於馬前?!?唐 白居易 《長恨歌》:“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
(2).戲曲術(shù)語。同“ 馬后 ”相對。舊指演員通過減少唱詞、念白和加快演唱速度以壓縮演出時間。 汪曾祺 《云致秋行狀》:“他好說話,后臺囑咐‘馬前’,他就可以掐掉幾句;‘馬后’,他能在臺上多繃一會?!?/div>
《漢語大詞典》:馬后(馬後)
戲曲術(shù)語。同“ 馬前 ”相對。舊指演員通過增加唱詞、念白和放慢演唱速度以延長演出時間。 田漢 《名優(yōu)之死》第一幕:“ 鳳仙兒 的《玉堂春》,早就要下了,您沒有來,只好再叫她馬后。”
《漢語大詞典》:散白
戲曲念白的一種。它的特點(diǎn)是以各地方言為基礎(chǔ),接近于生活語言。
《漢語大詞典》:曲韻(曲韻)
戲曲、曲藝在唱曲和念白時使用的字音標(biāo)準(zhǔn)。我國各地劇種、曲種在讀音、咬字、歸韻、四聲調(diào)值等方面都有一定規(guī)律,大致均以當(dāng)?shù)卣Z音為標(biāo)準(zhǔn),但在表演一些反映古代生活題材的劇目、曲目時,則酌用中州韻。
《國語辭典》:韻白(韻白)  拼音:yùn bái
一種傳統(tǒng)戲曲的念白。大概以中州韻為讀音、咬字、歸韻的標(biāo)準(zhǔn),而四聲的調(diào)值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因有四聲的組成,形成抑揚(yáng)頓挫、鏗鏘有致的語調(diào),較方言的念白節(jié)奏感更強(qiáng),音樂性更明顯。
《國語辭典》:中州韻(中州韻)  拼音:zhōng zhōu yùn
近代戲曲韻文所根據(jù)的韻部。大致反映的是元代北方的語音系統(tǒng),由于其分別尖團(tuán)音最為清晰,故為重視咬字的戲曲念白所廣泛應(yīng)用。
《國語辭典》:咬字  拼音:yǎo zì
說話時的字音、聲調(diào)。如:「她咬字清晰,聽起來十分悅耳。」清。徐珂《清稗類鈔。戲劇類。觀劇有南北兩派之別》:「北派之譽(yù)優(yōu)也,必曰唱工佳,咬字真,而于貌之美惡,初未介意?!?/div>
《國語辭典》:咬字兒(咬字兒)  拼音:yǎo zì ér
舊劇演唱或念白時用反切法讀字音,以別陰、陽、尖、團(tuán),使字音正確而清楚,稱為「咬字兒」。
《漢語大詞典》:咬嚼吞吐
指演員的發(fā)音吐字,念白說唱。
《國語辭典》:唱作念打  拼音:chàng zuò niàn dǎ
戲曲上指演員的四種基本功夫:唱工、做工、念白、武打。
《漢語大詞典》:頓逗(頓逗)
(1).戲劇用語。指念白時暫時停頓而氣流不斷。 洪深 《電影戲劇表演術(shù)》第五章:“頓歇,有時間久暫的不同,又有頓逗(SlightPause)與頓斷(FullPause)的不同,又有前用后用與前后雙用的不同……對于略為重要的事物,只在字前稍作頓逗(即雖頓而口里氣流不斷)?!?br />(2).戲劇用語。泛指停留、間歇。 夏衍 《論〈十五貫〉的改編》:“中軍上場下場二次,經(jīng)過很長的頓逗,加上一段 況鐘 的唱做, 周岑 方才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