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99詞典 1分類詞匯 198
共198,分14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前慮
至慮
憂撓
憂閔
憂灼
外傷
焦慮
忡惙
恤恤
憫嗟
顧累
愁泣
憂惴
念恤
邊憂
《漢語大詞典》:前慮(前慮)
(1).事前的謀慮。戰(zhàn)國策·魏策一:“前慮不定,后有大患,將奈之何?”
(2).對前方的憂慮。隋書·梁士彥傳:“帝執(zhí)其手曰:‘余之有 晉州 ,為平 齊 之基。若不固守,則事不諧矣。朕無前慮,惟恐后變,善為我守之?!?/div>
《漢語大詞典》:至慮(至慮)
(1).深思熟慮。后漢書·劉玄傳:“敗材傷錦,所宜至慮?!?br />(2).最大的憂慮。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季末闇主,不知損益,斥遠君子,引近小人……亂生近暱,譬之社鼠;考其昏明,所積以然,故圣賢諄諄以為至慮?!?/div>
《漢語大詞典》:憂撓(憂撓)
憂慮困擾。 宋 洪邁 《夷堅甲志·韓郡王薦士》:“時 李汝晦 晦叔 自 楚州 幕官來改秩,而失一舉將,憂撓無計?!?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一·宰相出山:“近年 王太倉 ……終不出以至於歿,然而攻擊四起,哭子哭孫,憂撓無一日寧?!?/div>
分類:憂慮困擾
《漢語大詞典》:憂閔(憂閔)
亦作“ 憂憫 ”。 憂慮哀憐。《漢書·王嘉傳》:“ 共皇 寢廟比比當作,憂閔元元,惟用度不足,以義割恩,輒且止息,今始作治?!?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62'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詩·鄘風·載馳》“載馳載驅(qū)” 唐 孔穎達 疏:“我心則憂閔其亡傷不能救,故且驅(qū)馳而唁之?!?宋 曾鞏 《救災議》:“ 河 北地震水災,隳城郭,壞廬舍,百姓暴露乏食,主上憂憫,下緩刑之令,遣拊循之使,恩甚厚也?!?/div>
分類:憂慮哀憐
《漢語大詞典》:憂灼(憂灼)
憂慮焦急。三國志·吳志·華覈傳:“屢遷不可,留則有嫌,此乃愚臣夙夜為憂灼也。” 晉 陸云 《答車茂安書》:“尊堂憂灼,賢姊涕泣,上下愁苦,舉家慘慼?!?宋 蘇舜欽 《答杜公書》:“筆墨精勁,慰諭曲折,深開憂灼煩苦之抱?!?/div>
分類:憂慮焦急
《國語辭典》:外傷(外傷)  拼音:wài shāng
身體外部所受的損傷,相對于內(nèi)傷而言。如刀傷、火傷等是。
《國語辭典》:焦慮(焦慮)  拼音:jiāo lǜ
1.憂愁苦思。唐。溫庭筠上蔣侍郎啟〉二首之二:「勞神焦慮,消日忘年?!埂读凝S志異。卷一○。何仙》:「我適至提學署中,見文宗公事旁午,所焦慮者殊不在文也?!?br />2.一種緊張不安的情緒狀態(tài),包含心理感受與生理反應,通常缺乏明確的成因。
《漢語大詞典》:忡惙
憂慮不安貌。 三國 魏 應璩 《與西陽令孔德琰書》:“嘉麥禎祥,唯日未久,不圖飛蝗,一旦至止……重云比興,不降靈雨。麗此二災,憂心忡惙?!?/div>
分類:憂慮不安
《國語辭典》:恤恤  拼音:xù xù
憂患的樣子?!蹲髠鳌U压辍罚骸改县嶂畬⑴岩?,其鄉(xiāng)人或知之,過之,而嘆,且言曰:『恤恤乎!湫乎!攸乎!』」唐。韓愈上宰相書〉:「恤恤乎饑不得食,寒不得衣?!?/div>
《漢語大詞典》:憫嗟(憫嗟)
(1).憂慮嘆息。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今則公忠道消,奸邪計勝,眾情猶有惋嘆,深分卻無憫嗟?!?宋 蘇軾 《及第后謝秋賦試官啟》:“下之士有學古之志,而無學古之功;上之人有用儒之名,而無用儒之實,顧茲媮弊,常切憫嗟?!?br />(2).猶哀憐。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將染乞骸之疏,猶馳就日之魂,冀仁主之憫嗟,遂老臣之休退?!?/div>
《漢語大詞典》:顧累(顧累)
憂慮麻煩。 羅正緯 《灤州革命紀實初稿·彭家珍密電灤軍請扣軍火》:“ 允仁 身負重責,多一日之躭延,即多一日之顧累?!?/div>
分類:憂慮麻煩
《漢語大詞典》:愁泣
憂慮哭泣。后漢書·劉盆子傳:“赤眉眾雖數(shù)戰(zhàn)勝,而疲敝厭兵,皆日夜愁泣,思欲東歸?!?/div>
分類:憂慮哭泣
《漢語大詞典》:憂惴(憂惴)
憂慮不安。舊唐書·裴延齡傳:“十一年春暮,上數(shù)畋于苑中;時久旱,人情憂惴?!?宋 曾鞏 《茅亭閑坐》詩:“信使憂惴息,詎無勤苦侵?!?/div>
分類:憂慮不安
《漢語大詞典》:念恤
掛念憂慮。 宋 王安石 《與沈道原書》之三:“腫瘍雖未潰,度易治,不煩念恤?!?/div>
分類:掛念憂慮
《漢語大詞典》:邊憂(邊憂)
對邊防情況的憂慮。 宋 李曾伯 《水龍吟·席間諸公有賦再和》詞:“冰釋邊憂,春生民樂,歡形佐史。”宋史·儒林傳四·陸九淵:“乃請於朝而城之,自是民無邊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