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程志忠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五七○
程志忠,歙縣(今安徽歙縣)人,居黃墩,為處士。元豐中以家譜授程筠,俾程祁修成《世譜》,并為序。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馬珹(?~一一○二),諸書或作域、瑊、城、成,字中玉,或作忠玉,合肥(今屬安徽)人(《玉照新志》卷一)。與黃庭堅多唱和。神宗熙寧中權(quán)熙河路轉(zhuǎn)運判官,提舉永興、秦鳳等路常平公事,權(quán)發(fā)遣江南西路、荊湖路轉(zhuǎn)運判官(《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七一、二七三、二七四、二八八)。元豐二年(一○七九),坐事勒停(同上書卷三○○)。哲宗元祐中歷陜西轉(zhuǎn)運副使,知湖州(《宋史》卷三四七《朱服傳》。六年(一○九一),權(quán)發(fā)遣兩浙路提刑(《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六八)。紹圣中為江南西路轉(zhuǎn)運副使(《宋會要輯稿》刑法三之二一)。元符二年(一○九九)為荊湖北路轉(zhuǎn)運副使,徙知陜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五○六)?;兆诔鐚幵?,追三官勒停,海州安置,不逾年歿于貶所(《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七之四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3—1082 【介紹】: 宋洪州分寧人,字德占。神宗熙寧初行新法,以布衣獻策,受帝賞識,驟被任用,累擢檢正中書禮房公事,出任荊湖北路轉(zhuǎn)運副使。元豐初知諫院,遷知制誥兼御史中丞,坐事降為給事中。五年,受命與李舜舉往鄜延主筑永樂城。城成,夏人大舉來攻,戰(zhàn)守不利,城陷被殺。謚忠憫。
全宋文·卷二二三七
徐禧(一○四三——一○八二),字德占,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熙寧初行新法,以布衣獻《治策》二十四篇,神宗器之,即授鎮(zhèn)安軍節(jié)度推官、中書戶房習學公事。熙寧八年,擢太子中允、館閣???、監(jiān)察御史里行。治趙世居獄,進集賢校理、檢正中書禮房公事、提舉絳、隰州義勇保甲。九年,出為荊湖北路轉(zhuǎn)運副使。十年,令提舉兩浙路常平等事。元豐元年,召知諫院,兼管勾國子監(jiān)。二年,加直龍圖閣,除右正言,知渭州,以母憂不行。服除,召試知制誥兼御史中丞。官制行,罷知制誥,專為中丞。五年,以言鄧綰事左遷給事中。受詔往城永樂,種諤力阻不聽。九月城陷,死之,年四十。詔贈金紫光祿大夫兼吏部尚書,賜謚忠憫。《宋史》卷三三四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3—1122 【介紹】: 宋蜀州新津人,字天覺,號無盡居士。張?zhí)朴⒌?。英宗治平二年進士。調(diào)通川主簿。熙寧中以章惇薦,權(quán)檢正中書禮房公事,擢監(jiān)察御史里行。坐事責監(jiān)荊南稅。哲宗初為開封府推官,屢詣執(zhí)政求進,反對稍更新法,出提點河東刑獄,連徙數(shù)路。哲宗親政,召為右正言,遷左司諫,力攻元祐大臣司馬光、呂公著等?;兆诩次?,遷中書舍人,崇寧初為翰林學士,尋拜尚書右丞,轉(zhuǎn)左丞。與蔡京議政不合,罷知亳州,入元祐黨籍。大觀四年拜尚書右仆射,變更蔡京所為,為政持平。為臺臣疏擊出貶。后還故官職卒。謚文忠。有《神宗正典》、《無盡居士集》等。
全宋詩
張商英(一○四三~一一二一),字天覺,號無盡居士,蜀州新津(今屬四川)人。唐英弟。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進士(《名臣碑傳琬琰集》下卷一六《張少保商英傳》),調(diào)通川縣主簿,知南川縣。神宗熙寧四年(一○七一),權(quán)檢正中書禮房公事。五年,權(quán)監(jiān)察御史里行(《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八、二三一)。貶監(jiān)荊南稅。元豐初,除館閣校勘。三年(一○八○),檢正中書刑房,尋責監(jiān)江陵縣稅(同上書卷三○三、三○八)。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為開封府推官。二年,出提點河東刑獄,連使河北、江南、淮南路(同上書卷三七五、四○三、四五○、四八一)。紹圣中,召為右正言、左司諫,因事責監(jiān)江寧酒稅。起知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為江淮荊浙等路發(fā)運使(同上書卷五○四)。召為工部侍郎,遷中書舍人。徽宗立,出為河北路都轉(zhuǎn)運使,降知隨州。崇寧初,為翰林學士,拜尚書右丞轉(zhuǎn)左丞。罷知亳州,入元祐黨籍。大觀四年(一一一○),除資政殿學士,中太一宮使(《乾道臨安志》卷三),頃除中書侍郎,拜尚書右仆射。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出知河南府,尋落職知鄧州,再謫汝州團練副使,衡州安置。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九。贈少保。有文集一百卷(《宋史·藝文志》),已佚,《兩宋名賢小集》輯有《友松閣遺稿》一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五一、《東都事略》卷一○二有傳。張商英詩,第一卷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為底本,從《新刊古今歲時雜詠》(以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抄本為底本)等書中輯得之詩,另編一卷。
全宋文·卷二二二八
張商英(一○四三——一一二一),字天覺,號無盡居士,蜀州新津(今四川新津)人,唐英弟。治平二年進士,調(diào)達州通川主簿,辟知南川縣,以檢正中書禮房擢監(jiān)察御史里行,責監(jiān)荊南稅。更十年,得館閣校勘、檢正刑房,責監(jiān)赤岸鹽稅。哲宗初,為開封府推官,反對變更新法,出提點河東刑獄,連使河北、江西、淮南。哲宗親政,召為右正言、左司諫,力攻元祐大臣。又以事責監(jiān)江寧酒。起知洪州,入為工部侍郎,遷中書舍人,出為河北都轉(zhuǎn)運使,降知隨州。崇寧初,歷吏部、刑部侍郎、翰林學士。雅善蔡京,拜尚書右丞,轉(zhuǎn)左丞。復攻京,罷知亳州,入元祐黨籍,削籍知鄂州。大觀四年,除中書侍郎,拜尚書右仆射,變更蔡京之政。政和元年,為臣僚所攻,罷知河南府,旋貶衡州安置,繼復還故官職。宣和三年十一月卒,年七十九。紹興中賜謚文忠。有《無盡居士集》一百卷,久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五一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4—1130 【介紹】: 宋南平(今福建南平)人,字冕仲,一作勉仲。神宗元豐五年進士第一?;兆谡退哪辏札垐D閣學士知福州,累遷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嘗上書謂三舍法宜近不宜遠,宜少不宜老,宜富不宜貧,不如遵祖宗科舉之制,人以為確論。喜道家玄秘之書,自號紫玄翁。卒謚忠文。有《演山集》。
全宋詩
黃裳(一○四三~一一二九),字冕仲,號演山,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豐五年(一○八二)進士。歷越州簽判。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為校書郎,六年轉(zhuǎn)集賢校理(《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二五、四五八),后知潁昌府。紹圣二年(一○九五)為太常少卿,權(quán)尚書禮部侍郎(《宋會要輯稿》禮三之二五、二○之九)?;兆诔鐚幊踔嘀荨N迥辏ㄒ灰弧鹆?,由知鄆州落職提舉杭州洞霄宮(同上書職官六八之一二)。政和四年(一一一四),知福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致仕,次年卒,年八十七。謚忠文。有《演山先生文集》六十卷。事見《演山先生文集》附錄《黃公神道碑》。黃裳詩,以安樂堂、明善堂遞藏清抄本《演山先生文集》為底本(藏北京圖書館)。參校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二四五
黃裳(一○四四——一一三○),字冕仲,號演山,又號紫玄翁,南劍州(治今福建南平)人。熙寧末,權(quán)澶州州學教授。元豐五年舉進士第一,六年為太常博士。元祐元年為大宗正丞,六年為集賢校理。紹圣四年試兵部侍郎,元符二年兼吏部侍郎。崇寧中歷知青、潁、鄆州。政和三年以龍圖閣學士知福州,再任。累遷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建炎四年卒,年八十七。著有《演山集》。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二四、三二五、四五八、四八九、五一四等,《北宋經(jīng)撫年表》卷二、卷四及《宋史翼》卷二六《黃裳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7—1119 【介紹】: 宋眉州眉山人,字德翁。任孜子。登進士第。累官左正言,上章彈擊章惇、蔡卞?;兆诮ㄖ芯竾酰磳φ{(diào)和元祐、紹圣兩黨,言君子、小人不能并進。又論棄湟、鄯州,以安邊息民。居諫省半歲,凡上一百零八疏。大臣畏其多言,改權(quán)給事中。將劾曾布,布覺之,徙為度支員外郎,尋知虢州。崇寧間,編管通州,移昌化。謚忠敏。有《春秋繹圣新傳》等。
全宋詩
任伯雨(一○四七?~一一一九?),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孜子。神宗元豐五年(一○八二)進士(清嘉慶《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調(diào)清江主簿,知雍丘縣。哲宗元符三年(一一○○),召為大宗正丞,旋擢左正言(《鶴山集》卷六○《跋任諫議伯雨帖》)。徽宗初政,條疏章惇、蔡卞罪狀,章、蔡貶官。居諫省半載,大臣畏其多言,尋出知虢州。崇寧元年(一一○二),以黨事編管通州(同上書),徙昌化軍、道州。宣和初卒,年七十三。有《戇草》二卷,《乘桴集》三卷(《宋史·藝文志》),已佚?!?a target='_blank'>東都事略》卷一○○、《宋史》卷三四五有傳。今錄詩九首。
全宋文·卷二三四二
任伯雨(一○四七——一一一九),字德翁,號得得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孜子。元豐五年進士及第,調(diào)施州清江主簿,知雍丘縣。有善政,使者上其狀,召為大宗正丞。建中靖國元年,擢左正言。居諫省半歲,凡上一百八疏。大臣畏其多言,使權(quán)給事中。伯雨抗論愈力,忤曾布,徙度支員外郎,尋知虢州。崇寧初列奸黨,削籍編管通州,徙昌化。宣和初卒,年七十三。紹興中特贈直龍圖閣、右諫議大夫,淳熙中賜謚忠敏。所著有《春秋繹圣新傳》十二卷、《戇草》二卷、《乘桴集》三卷。《東都事略》卷一○○、《宋史》卷三四五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7—1113 【介紹】: 宋開封雍丘人,字仙民。宋庠孫。以父蔭監(jiān)市易,坐事失官。以女嫁蔡京子,京當國,始復起用。累官龍圖閣學士、知河南府。京罷相,貶保靜軍節(jié)度副使,蘄州安置。京復相,還舊官,知陳州。卒謚忠文。
全宋文·卷二四○八
宋喬年(一○四七——一一一三),字仙民,開封府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庠之孫,太中大夫充國之子。以父蔭監(jiān)市易,坐事失官,落拓二十年。崇寧中,以聯(lián)姻蔡京,始復起用,提舉開封縣鎮(zhèn)府界常平,改提點京西北路刑獄。崇寧四年八月,賜進士出身,仍除集賢殿修撰、京畿轉(zhuǎn)運使,改開封尹,以龍圖閣學士知河南府。京罷相,言者交攻,貶保寧軍節(jié)度副使。京復相,還舊官,知陳州。政和三年卒,年六十七,謚「忠文」。見《宋史》卷三五六本傳及《宋會要輯稿》選舉九之一四、儀制一一之九等。
檀固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池州建德人,字以忠。神宗熙寧三年進士。哲宗紹圣間官尚書,極言朝廷罷呂大防、蘇轍、范純?nèi)?,用章惇、曾布、蔡卞之失,書奏免官。及蔡京用事,遂不復用?/blockquote>
全宋文·卷二一○七
檀固,字以忠,睦州建德(今浙江建德東)人。登熙寧三年進士第,歷官至尚書。紹圣時悉改元祐政事,固上書言朝政闕失,坐罷。及蔡京相,遂不復起用。見《萬姓統(tǒng)譜》卷二五,宣統(tǒng)《建德縣志》卷一二、一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應(yīng)天府虞城人。王堯臣子。神宗元豐三年官水部員外郎,進父遺稿,言父功。神宗嘉之,乃加贈堯臣太師,改謚文忠。以同老為秘閣校理。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四○八
曾安止(一○四八——一○九八),字移忠,號屠龍翁,吉州泰和(今江西泰和)人。熙寧九年進士。初授洪州豐城縣主簿,調(diào)江州彭澤縣令。以目疾棄官,授宣德郎。紹圣五年卒,年五十一。著有《禾譜》五卷,溫雅詳實,蘇軾為賦《秧馬歌》。又有《車說》一卷、《屠龍集》若干卷。見黃履《宋進士宣德郎移忠公墓志銘》(收入《全宋文》卷一七九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8—1125 【介紹】: 宋大名人,字器之,號元城。劉航子。神宗熙寧六年進士。不就選,從學于司馬光。光入相,薦為秘書省正字。又以呂公著薦,為右正言,論事剛直,歷劾章惇、蔡確、范純?nèi)?。累遷左諫議大夫,進樞密都承旨。章惇用事,累貶英州安置,徙梅州,欲置之死,會徽宗立得赦,歷知衡、鼎、鄆州及鎮(zhèn)定府。蔡京為相,連謫至峽州羈管。有《盡言集》等。
全宋詩
劉安世(一○四八~一一二五),字器之,號讀易老人(《永樂大典》卷二三四二引《古藤志》),學者稱元城先生,魏(今河北大名西北)人。登進士第,不就選,從學于司馬光。調(diào)洺州司法參軍。哲宗元祐初光入相,薦為秘書省正字。三年(一○八八),擢右正言(《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八)。遷起居舍人兼左司諫,進左諫議大夫。五年,提舉崇福宮(同上書卷四四七)。六年,召為中書舍人、樞密都承旨(同上書卷四五四)。八年,出知真定府(同上書卷四八四)。忤章惇,連貶新州別駕,安置英州。元符元年(一○九八),移梅州(同上書卷五○○),歷衡及鼎?;兆诩次唬i州、真定府。為曾布、蔡京所忌,連七謫至峽州羈管。后定居宋都。宣和七年卒,年七十八。有《語錄》二卷、《文集》二十卷(《宋史·藝文志》),已佚;有《元城盡言集》十三卷傳世?!?a target='_blank'>東都事略》卷九四、《宋史》卷三四五有傳。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二五三四
劉安世(一○四八——一一二五),字器之,學者稱元城先生,大名(今河北大名)人。登熙寧六年進士第,不就選,從學于司馬光。元祐初,光入相,薦為秘書省正字。三年,擢右正言,遷起居舍人兼左司諫,進左諫議大夫。六年,為寶文閣待制、樞密都承旨。紹圣初,章惇用事,忌惡之,累加貶黜,安置英、梅等州,凡投荒七年,甲令所載遠惡地,無不歷之。徽宗即位,起知鄆州、真定府。蔡京既相,又七謫至峽州羈管。稍復承議郎,卜居宋城。宣和七年卒,年七十八,后謚忠定。著有《盡言集》及《元城語錄》等?!?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五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陸惟忠(一○四八~一○九七),字子厚,眉山(今屬四川)人。道士。曾與蘇軾交游。哲宗紹圣四年卒,年五十。事見《東坡全集》卷八九《陸道士墓志銘》。
全宋文·卷二○二七
子厚(失其姓氏),南陽(今河南南陽)人,居毗陵(今江蘇武進),仁宗、英宗時在世。
郭紹忠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元祐三年(1088)任岷州知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王瑜,字忠玉,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宋史》卷二六六《王化基傳》)。神宗元豐五年(一○八二),為江南東路提點刑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三一)。哲宗元祐五年(一○九○),由兩浙路提點刑獄召為刑部員外郎(同上書卷四四六),為御史所糾,改京西路提點刑獄(《欒城集》卷二九《王瑜可京西提刑制》)。元符二年(一○九九),以京東路轉(zhuǎn)運副使知亳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五○五)。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二二一五
王瑜,字忠玉,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元豐中歷提點淮南西路、兩浙路、京西路刑獄。元祐五年擢刑部員外郎。紹圣中為尚書都官郎中。元符初為京東轉(zhuǎn)運副使,二年正月出知亳州。見《欒城集》卷二九,《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三一、四四六、四四八、四九四、五○五,《宋史》卷二六六《王化基傳》。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一一四
孫樸,字元忠,鄭州管城(今河南鄭州)人,固長子。元祐初,以承議郎、行軍器監(jiān)丞為秘閣校理,后守真定。見蘇轍《書孫樸學士手寫華嚴經(jīng)后》(《欒城后集》卷二一),《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一之三七,《宋元學案》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