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容眾(容衆(zhòng))
謂心懷寬廣,能與各種人交往。論語·子張:“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禮記·儒行:“舉賢而容眾,毀方而瓦合,其寬裕有如此者?!?漢 蔡邕 《正交論》:“ 商 也寬,故告之以拒人; 師 也褊,故訓(xùn)之以容眾?!?span id="d83v3qm" class="book">《后漢書·班固傳》:“﹝ 固 ﹞性寬和容眾,不以才能高人,諸儒以此慕之?!?/div>
《漢語大詞典》:重懷(重懷)
沉重的心懷。后漢書·質(zhì)帝紀(jì):“寤寐永嘆,重懷慘結(jié)?!?/div>
分類:沉重心懷
《漢語大詞典》:挾私(挾私)
心懷私念。韓非子·說疑:“使諸侯淫説其主,微挾私而公議?!?span id="n5qz38t" class="book">《南史·韋粲傳》:“ 裴公 朝之舊齒,豈應(yīng)復(fù)挾私以阻大計?!?明 沈德符 野獲編·科場三·指摘科場:“二太史俱無恙,而 胡 反受挾私抵飾之議矣?!?span id="hrq2090" class="book">《清史稿·德宗紀(jì)一》:“詔誡建言諸臣挾私攻訐?!?/div>
分類:心懷私念
《國語辭典》:含怨  拼音:hán yuàn
心懷怨恨?!段饔斡洝返诙呕兀骸刚顾紤浉改福黄谔瞥ド?,亦被魔王擒住。」《紅樓夢》第六一回:「沒的結(jié)些小人仇恨,使人含怨。」
《漢語大詞典》:悶懷(悶懷)
煩悶的心懷。 唐 韓愈 孟郊 《雨中寄孟刑部幾道聯(lián)句》:“商聽饒清聳,悶懷空抑噫?!?/div>
分類:煩悶心懷
《國語辭典》:含怒  拼音:hán nù
心懷憤怒?!稌?jīng)。無逸》:「朕之愆,允若時,不啻不敢含怒。」《戰(zhàn)國策。趙策二》:「秦雖辟遠(yuǎn),然而心忿悁,含怒之日久矣?!?/div>
《國語辭典》:暢懷(暢懷)  拼音:chàng huái
內(nèi)心舒暢。元。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四折:「便萬剮了喬才,還道報冤讎不暢懷?!埂端疂G傳》第七一回:「當(dāng)日飲酒,終不暢懷?!?/div>
分類:心懷暢快
《漢語大詞典》:抱痛
心懷傷痛。 南朝 梁 江淹 《詣建平王上書》:“而下官抱痛圓門,含憤獄戶,一物之微,有足悲者?!?明 劉基 《書蘇伯修御史斷獄記后》:“而銜寃抱痛之民,莫不伸眉引項,若槁葉之待滋潤?!?明 李贄 《與耿司寇告別書》:“茍萬分一有失人之悔,則終身抱痛,死且不瞑目矣?!?南荃居士 《海僑春傳奇》:“似這等抱痛銜哀那處言,比似個喪家孤犬?!?/div>
分類:心懷傷痛
《漢語大詞典》:抱愁
心懷憂愁。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三:“含歌攬?zhí)楹惚С?,人生幾時得為樂。” 唐 施肩吾 《及第后過揚子江》詩:“憶惜將貢年,抱愁此 江 邊?!?元 吳師道 《落花行》:“抱愁無語還空閨,拂釵攬袖香依依?!?/div>
《漢語大詞典》:天懷(天懷)
出自天性的心懷。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豈非天懷發(fā)中,而名教束物者乎?” 李周翰 注:“豈非自出天性之懷,發(fā)於心中?!?清 劉大櫆 《伯兄奉之墓志銘》:“與眾酬接,以至居官蒞民,皆出其天懷以相賦與,不知人世有機(jī)巧之事?!?/div>
《國語辭典》:懷愁(懷愁)  拼音:huái chóu
心懷憂愁?!段倪x。曹植。贈王粲詩》:「欲歸忘故道,顧望但懷愁。」《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孔融心中郁悶,糜竺懷愁,更不可言。」
分類:心懷凄惻
《國語辭典》:懷怨(懷怨)  拼音:huái yuàn
內(nèi)心藏著怨氣、憤恨?!度龂萘x》第九回:「呂布同郡騎都尉李肅,以董卓不遷其官,甚是懷怨?!埂都t樓夢》第六○回:「又有那一干懷怨的老婆子,見打了芳官,也都稱愿?!?/div>
《漢語大詞典》:懷憤(懷憤)
心懷憤激。 晉 潘尼 《懷退賦》:“伊疇昔之懷憤,思天飛以遠(yuǎn)跡?!?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宦者傳論》:“雖忠良懷憤,時或奮發(fā);而言出禍從,旋見孥戮?!?/div>
《漢語大詞典》:含經(jīng)(含經(jīng))
心懷常道。東觀漢記·郭丹傳:“功曹稽古含經(jīng),可謂至德?!?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至若齒危髮禿之老,含經(jīng)味道之生,莫不北面人宗,自同資敬?!?/div>
分類:心懷常道
《漢語大詞典》:懷傷(懷傷)
心懷憂傷。 漢武帝 《悼李夫人賦》:“慘鬱鬱其蕪穢兮,隱處幽而懷傷?!?晉 傅咸 《斑鳩賦》:“慨感物以哀鳴,聲楚切以懷傷?!?span id="td1vdja" class="book">《晉書·明帝紀(jì)》:“佐命功臣,碩德名賢……禋祀不傳,甚用懷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