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古律
(1).指古樂律。古代認為度量衡之制起于樂律。遼史·樂志:“十二律用 周 黍尺九寸管,空徑三分為本。 道宗 大康 中,詔行秬黍所定升斗,嘗定律矣。其法大抵用古律焉。”《清通典·樂四》:“ 宋 蔡元定 律呂新書亦附之篇后,顧古律既亡,度量權衡之制無所折衷?!眳⒁姟?古律尺 ”。
(2).指古時的律令。新唐書·趙冬曦傳:“古律條目千餘。 隋 時姦臣侮法……一辭而廢條目數(shù)百。自是輕重沿愛憎,被罰者不知其然?!?/div>
《漢語大詞典》:古律尺
古代以黃鐘為度量衡的標準。相傳 黃帝 時樂官 伶?zhèn)?造律尺,名古律尺,又名縱黍尺。以一粒秬黍的縱長度為一分,九分為一寸,九寸為一尺。參閱 明 朱載堉 《律呂精義·內篇十》
《國語辭典》:要誓  拼音:yāo shì
誓約。《三國志。卷一六。魏書。鄭渾傳》:「發(fā)民逐賊,明賞罰,與要誓,其所得獲,十以七賞。」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祝盟》:「在昔三王,詛盟不及,時有要誓,結言而退?!?/div>
《漢語大詞典》:網(wǎng)辟(網(wǎng)辟)
指律令。《南齊書·顧憲之傳》:“前檢未窮,后巧復滋,網(wǎng)辟徒峻,猶不能悛。”
分類:律令
《漢語大詞典》:無令(無令)
(1).沒有律令。 漢 嚴遵 道德指歸論·以正治國:“被道含德,無思無求。無令無法,萬民自化?!?br />(2).不使。《魏書·高祖紀上》:“一夫制治田四十畝,中男二十畝。無令人有餘力,地有遺利。” 唐 岑參 《送王伯倫應制授正字歸》詩:“科斗皆成字,無令錯古文?!?/div>
分類:不使律令
《國語辭典》:古法  拼音:gǔ fǎ
古老、傳統(tǒng)的方法。如:「祖母用古法炮制的酸梅湯,在炎熱的夏日里飲用,最能消暑解渴?!?/div>
《漢語大詞典》:漢制(漢制)
漢 代的制度。 漢 制因循 秦 制。 漢 初, 蕭何 定律令, 韓信 定軍法, 張蒼 定歷法及度量衡, 叔孫通 定禮儀, 漢 朝制度很快建立起來。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諸侯拘迫 漢 制,牧相執(zhí)持之也?!?span id="80yizwb" class="book">《晉書·職官志》:“ 孫吳 、 劉蜀 ,多依 漢 制,雖復臨時命氏,而無忝舊章?!?/div>
《漢語大詞典》:試法(試法)
(1).試探法律,觸犯法律。參見“ 以身試法 ”。
(2).考試律令知識。 宋 秦觀 《法律下》:“臣嘗思之其所以然者無他,始於試法而已,朝廷試士以法者,欲其習為吏也?!?span id="cmbwec7" class="book">《宋史·選舉志四》:“先朝患官吏不習律令,欲誘之讀法,乃減任子出官年數(shù),去守選之格,概令試法,通者隨得注官?!?/div>
《國語辭典》:以身試法(以身試法)  拼音:yǐ shēn shì fǎ
不顧法律的制裁而故意犯法?!稘h書。卷七六。王尊傳》:「故行貪鄙,能變更者與為治。明慎所職,毋以身試法?!埂段拿餍∈贰返诹鸹兀骸负吆?,他倒敢以身試法嗎?」
《漢語大詞典》:典文
(1).掌理律令條文。《漢書·刑法志》:“今律令煩多而不約,自典文者,不能分明,而欲羅元元之不逮,斯豈刑中之意哉!”
(2).指經(jīng)典。《后漢書·延篤傳》:“觀夫仁孝之辯,紛然異端,互引典文,代取事?lián)?,可謂篤論矣。”隋書·經(jīng)籍志一:“至于 戰(zhàn)國 ,典文遺棄,六經(jīng)之儒,不能究其宗旨?!?br />(3).指記載典章制度的文獻。 南朝 梁 沈約 《上宋書表》:“自 永光 以來,至於禪讓,十餘年內,闕而不續(xù),一代典文,始末未舉。”
《漢語大詞典》:刪定官
古代官名。負責修改審定律令。舊唐書·刑法志:“ 則天 ( 武則天 )又敕內史 裴居道 ……與刪定官 袁智弘 等十餘人,刪改格式,加計帳及勾帳式,通舊式成二十卷?!?宋 洪邁 《夷堅乙志·駱將仕家》:“ 淳熙 癸卯, 張晉英 濤 自西外宗教授入為敕令刪定官,絜家到都城?!眳⒁姟?刪定郎 ”。
《漢語大詞典》:刪定郎
我國 晉 代以來修改審定律令的官名。資治通鑒·齊武帝永明九年:“七年,尚書刪定郎 王植 集定二註,表奏之?!?span id="fpp4kcj" class="book">《資治通鑒·陳武帝永定九年》:“置刪定郎,治律令?!?胡三省 注:“刪定郎,自 晉 宋 以來多置之?!?/div>
《漢語大詞典》:造律
(1).制訂律令。 漢 揚雄 《解嘲》:“圣 漢 權制,而 蕭何 造律,宜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史·蘇軾傳》:“違制之坐,若自朝廷,誰敢不從?今出於司農,是擅造律也。”
(2).審訂音律。新唐書·禮樂志十一:“始求聲音者以律,而造律者以黍。自一黍之廣,積而為分、寸;一黍之多,積而為龠、合;一黍之重,積而為銖、兩。此造律之本也?!?/div>
《漢語大詞典》:律義(律義)
疏解律令的意義。 宋 時一度為考試科目之一。宋史·選舉志一:“﹝ 太平興國 ﹞八年,進士、諸科始試律義十道,進士免帖經(jīng)。明年,惟諸科試律,進士復帖經(jīng)。”
《漢語大詞典》:尉律
漢 律令為廷尉所掌管,故稱“尉律”。《說文·敘》:“尉律:學僮十七已上,始試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為吏。又以八體試之,郡移太史并課,最者以為尚書史,書或不正,輒舉劾之?!?段玉裁 注:“謂 漢 廷尉所守律令也?!?宋 晁補之 《胡戢秀才效歐陽公集古作琬琰堂》詩:“ 云陽 八體又瓜剖,至使 漢 童訛尉律?!?/div>
《漢語大詞典》:天律
(1).天時變化的節(jié)律。 晉 陸云 《喜霽賦》:“肅有禱於人謀兮,反極陰於天律?!?br />(2).天然的音律。 唐 劉禹錫 《唐故尚書主客員外郎盧公集紀》:“心之精微,發(fā)而為文。文之神妙,詠而為詩。猶夫孤桐朗玉,自有天律?!?br />(3).天界的律令。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九:“ 政和 后,道士有賜玉方符者,其次則金方符,長七寸,闊四寸,面為符,背鑄御書曰:‘賜某人奉以行教,有違天律,罪不汝貸?!?/div>
《漢語大詞典》:青冊
(1).帝王冊封臣下的符命。 南朝 梁 江淹 《蕭領軍讓司空并敦勸啟》:“而廼復降朱輪之使,方枉青冊之勸?!?胡之驥 注:“冊,符命也?!?br />(2).清冊。 宋 葉適 《平陽縣代納坊場錢記》:“州下青冊於縣,月取歲足,無敢蹉跌。” 金 陸增祥 《京兆府提學所帖碑》:“於今年四月間蒙降到房舍地土青冊,今驗數(shù)上石?!?br />(3). 元 時用以記載律令及審斷事宜的記錄。由斷事官執(zhí)掌。 元 無名氏 《元秘史略》卷九:“百姓每分家財?shù)氖?,你科斷著;凡斷了的事,寫在青冊上,已后不許諸人更改。” 韓儒林 等《元朝史》第一章第四節(jié):“委為普上斷事官。又宣旨道:‘把一切領民的分配和斷了的事宜都造青冊寫在上面?!?/div>
《分類字錦》:律疏(律疏)
唐書刑法志高宗初即位詔律學之士撰律疏
分類: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