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9詞典 4分類詞匯 65
《漢語大詞典》:咬人狗兒不露齒(咬人狗兒不露齒)
俗語。比喻兇惡的人不露形跡,或不動聲色。 元張國賓《羅李郎》第三折:“那廝正是咬人狗兒不露齒?!?/div>
《國語辭典》:系風(fēng)捕景(係風(fēng)捕景)  拼音:xì fēng bǔ yǐng
形容事物虛妄,沒有根據(jù)?!稘h書。卷二五。郊祀志下》:「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如系風(fēng)捕景,終不可得?!挂沧鳌覆讹L(fēng)弄月」、「捕風(fēng)系影」、「捕風(fēng)捉影」、「捕影拿風(fēng)」、「捕影系風(fēng)」、「系風(fēng)捕景」、「系風(fēng)捕影」。
《國語辭典》:系風(fēng)捕景(繫風(fēng)捕景)  拼音:xì fēng bǔ yǐng
形容事物虛妄,沒有根據(jù)。如:「這種系風(fēng)捕景的事,是不可能做到的?!挂沧鳌赶碉L(fēng)捕景」。
《國語辭典》:系風(fēng)捕影(繫風(fēng)捕影)  拼音:xì fēng bǔ yǐng
如風(fēng)不可系,影不可捕。形容事物虛妄,沒有事實根據(jù)。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贛水注》:「有二崖,號曰大蕭小蕭,言蕭史所游萃處也。雷次宗云:『此乃系風(fēng)捕影之論?!弧挂沧鳌赶碉L(fēng)捕景」。
《國語辭典》:匿跡隱形(匿跡隱形)  拼音:nì jī yǐn xíng
遁隱形跡,不為人知?!端挠斡洝N饔斡?。第九回》:「師徒們匿跡隱形,不知何日尋得取經(jīng)人?」也作「匿跡潛形」。
《國語辭典》:咬人的狗兒不露齒(咬人的狗兒不露齒)  拼音:yǎo rén de gǒu ér bù lòu chǐ
(諺語)比喻陰險狠毒的人,不露形跡或不動聲色?!督鹌棵贰返诙兀骸改阋说墓穬翰宦洱X,是言不是語?!?/div>
《國語辭典》:來無影去無蹤(來無影去無蹤)  拼音:lái wú yǐng qù wú zōng
來去之間,不曾留下任何形跡。小說中多形容功夫高強者。如:「老劍客功夫高強,來無影去無蹤,要尋他可不容易?!?/div>
《國語辭典》:無所遁形(無所遁形)  拼音:wú suǒ dùn xíng
沒有辦法可以隱藏形跡。如:「警方?jīng)Q定采地毯式搜索,讓歹徒無所遁形。」
《國語辭典》:不著痕跡(不著痕跡)  拼音:bù zhuó hén jī
不留任何形跡。如:「這位魔術(shù)師技藝高超,不著痕跡地讓手里的鴿子消失了。」
《漢語大詞典》:遁陰匿景(遁陰匿景)
隱藏形跡。 晉 陸云 《南征賦》:“遁陰匿景,靜言勿譁?!?/div>
《漢語大詞典》:含明隱跡(含明隱跡)
猶韜光匿跡。藏匿光彩,掩蔽形跡。形容不自炫露。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三:“妙哉 隗生 !含明隱跡而莫之聞,可謂鏡窮達而洞吉兇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避影斂跡(避影斂跡)
謂隱蔽起來,不露形跡。 宋 葉適 《劉建翁墓志銘》:“已而敷暢折衷,隱情遁節(jié),如鏡見象,姦民未嘗不避影斂跡也。”亦作“ 避影匿形 ”。 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二》:“昔人所謂非親非故,何由習(xí)知之也。此二者已當(dāng)不同觀,而況於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一舉,為身累者乎!”
《國語辭典》:吹影鏤塵(吹影鏤塵)  拼音:chuī yǐng lòu chén
吹動無形的影子,雕刻細微的灰塵。語本《關(guān)尹子。一宇》:「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鏤塵?!购蟊扔鞑磺袑嶋H或不見形跡的事。
《漢語大詞典》:潛鱗戢羽(潛鱗戢羽)
謂隱藏形跡。 明 張煌言 《曹云霖中丞〈從龍詩集〉序》:“潛鱗戢羽,幸舟逢 鄂君 ?!?/div>
《國語辭典》:潛移默奪(潛移默奪)  拼音:qián yí mò duó
不露痕跡,自然而然的改移轉(zhuǎn)變?!睹魇?。卷一八一。李東陽傳》:「其潛移默奪,保全善類,天下陰受其庇,而氣節(jié)之士多非之?!挂沧鳌笣撘颇\」、「潛移陰奪」。
《國語辭典》:潛形匿跡(潛形匿跡)  拼音:qián xíng nì jī
藏匿行蹤,不敢露面。《唐語林。卷四。豪爽》:「狡吏奸豪,潛形匿跡?!?/div>
《漢語大詞典》:躡影藏形(躡影藏形)
謂行動詭秘,不露形跡。《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晝即途中尋鬼路,躡影藏形恒夜游?!币嘧鳌?躡影潛蹤 ”。 清 李漁 《比目魚·奏捷》:“躡影潛蹤,追來不放松;斂鋭藏鋒,還愁遇夾攻。謀臣計也空,武臣力也窮?!?/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