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度量
(1).估計;思量。管子·形勢解:“善視其馬,節(jié)其飲食,度量馬力,審其足走,故能取遠道而馬不罷。”漢書·晁錯傳:“愚臣不自度量,竊為陛下惜之。” 明 馮夢龍 《掛枝兒·帳》評注引《訴落山坡羊》:“你自家去思,你自家去想,自去度量,還是誰家的理短,誰家的理長。”
(2).猶度支。指規(guī)劃計算(財政收支)。尸子·治天下:“治天下有四術(shù)……四曰度量。度量通則財足矣?!?br />(3).測量。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歸心:“夫遙大之物,寧可度量?”《參同契》卷下:“天地神明,不可度量?!?明 葉憲祖 《夭桃紈扇》第八折:“恩如海,難度量,把風(fēng)塵提挈云霄上。”
《國語辭典》:司會(司會)  拼音:sī huì
職官名。周禮天官之屬,職掌考核邦國政務(wù)和各官員的治績,以及財稅經(jīng)濟等。
《國語辭典》:三司  拼音:sān sī
三種官職的合稱:(1)東漢以太尉、司空、司徒為三司?!逗鬂h書。卷六。孝順帝紀(jì)》:「今刺史、二千石之選,歸任三司?!固啤U聭烟?。注:「三司,三公也,即太尉、司空、司徒也?!挂卜Q為「三公」。(2)唐代以御史大夫、中書、門下為三司。《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三》:「凡冤而無告者,三司詰之。三司,謂御史大夫、中書、門下也?!?3)后唐迄宋以鹽鐵、度支、戶部為三司,皆理財之官。《資治通鑒。卷二六五。唐紀(jì)八十一。昭宣帝天祐三年》:「戊寅,以朱全忠為鹽鐵、度支、戶部三司都制置使?!?4)明時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為三司。皆為各行省的文武長官。
《國語辭典》:三公  拼音:sān gōng
1.人臣中最高的三個官位:(1)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稌?jīng)。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jīng)邦,燮理陰陽?!?2)西漢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稘h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漢危無嗣,而公定之;四輔之職,三公之任,而公干之?!?3)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唐。杜佑《通典。卷十九。職官三公》:「后漢又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挂卜Q為「三司」。
2.星名。即太乙星旁的三星?!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diào)七政,和陰陽之官也?!挂卜Q為「三師」。
《漢語大詞典》:演綸(演綸)
謂起草誥命。 宋 王禹偁 《和陳州田舍人留別》之三:“演綸多暇每封章,暫去頒條道更光?!?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三:“ 張秉 ,戶部員外郎、知制誥。 唐 故事,首曹罕有掌誥者, 秉 乞退為行內(nèi),不試(一作“罷”)演綸之職,遂退為度支員外郎、知制誥,自爾為例?!?/div>
《漢語大詞典》:起支
官署名。 北宋 承 唐 末 五代 之制,以鹽鐵、戶部、度支三部合為三司。度支掌各種財政開支、漕運、供應(yīng)全國費用等?!捌鹬А奔礊槎戎У膭e稱,亦指度支使。又用作“發(fā)放”解。 宋 龔鼎臣 東原錄:“ 陳恕 為三司使,嘗言三司中惟起支為難,蓋一起支則無由止也,不可不慎。”
《漢語大詞典》:振行
(1). 唐 代考功、度支的別稱。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舊説,吏部為省眼,禮部為南省舍人??脊?、度支為振行?!?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別名:“ 唐 人好以它名標(biāo)榜官稱……考功、度支為振行?!?br />(2).猶施行。 宋 曾鞏 《金山寺水陸堂記》:“至於更千百年,委棄鬱塞,而不得振行於天下者,吾之道是也,豈獨牽於勢哉?”
《漢語大詞典》:度支使
官名。職掌財政收支。 唐 末以重臣兼領(lǐng)鹽鐵、度支、租庸。 五代 分置鹽鐵使、度支使、租庸使。 宋 有戶部使、度支使、鹽鐵使,總領(lǐng)國內(nèi)財賦,稱三司。度支使下設(shè)副使、判官, 元豐 更制后并廢,事權(quán)仍歸戶部。參閱唐會要·尚書省諸司下、《續(xù)通志·職官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