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遼闊(遼闊)  拼音:liáo kuò
遼遠(yuǎn)、廣闊。《北史。卷四○。韓麒麟傳》:「若欲取況古人,班馬之徒,固自遼闊?!固?。李商隱 東下三旬苦于風(fēng)土馬上戲作詩:「天池遼闊誰相待,日日虛乘九萬風(fēng)。」也作「遼廓」。
《國語辭典》:遼遠(yuǎn)(遼遠(yuǎn))  拼音:liáo yuǎn
遙遠(yuǎn)?!蹲髠?。襄公八年》:「楚師遼遠(yuǎn),糧食將盡,必將速歸,何患焉?」《楚辭。屈原。九章。抽思》:「惟郢路之遼遠(yuǎn)兮,魂一夕而九逝?!?/div>
《國語辭典》:通識(通識)  拼音:tōng shì
一種要求識見博通的教育理念。旨在使學(xué)生廣泛接觸社會所需的各門知識,以拓寬視野、開放心靈、擴(kuò)充知識領(lǐng)域,并能全面觀照當(dāng)代文化方向,了解自身與社會的互動關(guān)系。如:「通識課程」。
《國語辭典》:淵博(淵博)  拼音:yuān bó
淵深博大?!侗阕?。外篇。崇教》:「是以遐覽淵博者,曠代而時有?!埂度辶滞馐贰返谖逅幕兀骸赣薇硇诌h(yuǎn)在都門,不曾親自吊唁。幾年來學(xué)問更加淵博了?」
《國語辭典》:傍通  拼音:páng tōng
形容通曉各種技藝。《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漢語大詞典》:辯博(辯博)
博學(xué),知識廣博。 漢 劉向 說苑·政理:“ 文侯 曰:‘子往矣!是無邑不有賢豪辯博者也,無邑不有好揚(yáng)人之惡、蔽人之善者也。’”后漢書·文苑傳下·邊讓:“﹝ 邊讓 ﹞少辯博,能屬文。”舊唐書·方伎傳·僧玄奘:“ 玄奘 既辯博出羣,所在必為講釋論難,蕃人遠(yuǎn)近咸尊伏之。” 清 曾國藩 《萬寅軒先生家傳》:“海內(nèi)文人以靡麗辯博相高。”
《漢語大詞典》:洪深
廣博而深奧。《〈百喻經(jīng)〉序》:“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一》:“夫圣人之道,誠高遠(yuǎn)而洪深?!?/div>
分類:廣博深奧
《漢語大詞典》:辨博
指學(xué)識廣博。辨,通“ 辯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八·名媛詩:“ 周嬰 、 方叔 極稱辨博?!?/div>
《國語辭典》:馀論(餘論)  拼音:yú lùn
1.未盡的言論。《文選。張衡。東京賦》:「得聞先生之馀論,則大庭氏何以尚茲?!?br />2.稱著作中總論分論以外的論述。
《漢語大詞典》:殫洽(殫洽)
廣博詳盡;廣見博聞。 宋 葉適 《題張淏〈云谷雜記〉后》:“ 張清源 篤志苦學(xué),出入羣書,援據(jù)殫洽?!?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十:“﹝ 博晰齋 ﹞博聞彊識,于京圻掌故,氏族源流,尤能殫洽。”參見“ 殫見洽聞 ”。
《國語辭典》:飽學(xué)(飽學(xué))  拼音:bǎo xué
學(xué)識廣博?!冻蹩膛陌阁@奇》卷六:「話說婺州有一個秀才,姓賈,青年飽學(xué),才智過人?!埂度辶滞馐贰返谒乃幕兀骸杆@兄弟名持,字有重,也是五河縣的飽學(xué)秀才。」
《國語辭典》:闊達(dá)(闊達(dá))  拼音:kuò dá
通達(dá)不拘?!逗鬂h書。卷二二。馬武傳》:「武為人嗜酒,闊達(dá)敢言,時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長,無所避忌?!?/div>
《國語辭典》:雜家(雜家)  拼音:zá jiā
先秦諸子中的一個學(xué)術(shù)思想派別。為九流之一,其學(xué)說雜匯各家?!稘h書。卷三○。藝文志》:「雜家者流,蓋出于議官,兼儒墨,合名法。」
《國語辭典》:優(yōu)洽(優(yōu)洽)  拼音:yōu xiá
1.廣布、普及。南朝宋。顏延之〈赭白馬賦〉:「武義粵其肅陳,文教迄己優(yōu)洽?!?br />2.豐厚?!蛾悤?。卷一二。杜棱傳》:「棱歷事三帝,并見恩寵。末年不預(yù)征役,優(yōu)游京師,賞賜優(yōu)洽。」《隋書。卷六七。裴蘊(yùn)傳》:「即日拜開府儀同三司,禮賜優(yōu)洽。」
《漢語大詞典》:衍裕
廣博深厚。 宋 崔伯易 《珠賦》:“吾嘗臨東海,旅南溟,泛 淮 江 之湯湯,濟(jì) 岳陽 之 洞庭 ,觀其溶液衍裕,蓋天地之委藏,祕恠惚恍,鮫虬崢嶸,豈世人敢指名哉!” 宋 文天祥 《跋劉玉窗詩文》:“本朝諸家詩,多出於貴人,往往文章衍裕,出其餘為詩,而氣象自別。”
《漢語大詞典》:詳博(詳博)
詳備廣博。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真文忠公謚議:“聞見録二帙,併沐示教,記載詳博。” 梁啟超 《讀〈春秋〉界說》:“夫使 孔子 而果為史官也,則亦當(dāng)搜羅明備,記載詳博,然后為史之良?!?/div>
分類:詳備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