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喀什米爾(喀什米爾)  拼音:kā shí mǐ ěr
Kashmir
地名。位于印度半島北部山區(qū)。自古為印度平原、中亞或西藏連結(jié)線上的交通孔道。原為英屬印度的一部分,自西元一九四七年以后,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互爭統(tǒng)治權(quán)。氣候高爽,以產(chǎn)羊毛織物著名。
《國語辭典》:拉丁民族  拼音:lā dīng mín zú
1.古代定居義大利半島中西部拉丁姆平原的部落民族。其先民為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由歐洲大陸遷來的印歐人。使用印歐語系的拉丁語。
2.泛指受拉丁語和羅馬文化影響較深的操印歐語系語言的民族,如義大利、法蘭西、西班牙、葡萄牙等。
《國語辭典》:蘭陽平原(蘭陽平原)  拼音:lán yáng píng yuán
位于臺(tái)灣東北部的平原。由蘭陽溪沖積而成,面積三百二十平方公里。清嘉慶年間,由福建漳州人吳沙率眾來此開墾,成為宜蘭縣境內(nèi)最早開發(fā)的地區(qū)。如:「宜蘭頭城鎮(zhèn)是蘭陽平原上最早開發(fā)之地?!?/div>
《國語辭典》:毀宗夷族(毀宗夷族)  拼音:huǐ zōng yí zú
把同宗族的人都?xì)⑺?。晉。陸機(jī)〈謝平原內(nèi)史表〉:「方臣所荷未足為泰,豈臣蒙垢含吝所宜忝?竊非臣?xì)ё谝淖逅苌蠄?bào)?!?/div>
《國語辭典》:江漢平原(江漢平原)  拼音:jiāng hàn píng yuán
長江中游、漢水下游及洞庭湖四周的平原。平原上河湖交錯(cuò),土地肥沃,盛產(chǎn)稻米與棉花,為漁米之鄉(xiāng)。此區(qū)為古云夢大澤的遺跡。
《國語辭典》:特洛伊城  拼音:tè luò yī chéng
位于小亞細(xì)亞北部海岸,斯肯門德河平原上(今土耳其境內(nèi))的古城。為希臘詩人荷馬所寫史詩〈伊里亞德〉中的特洛伊戰(zhàn)爭地點(diǎn)。如:「希臘神話中著名的木馬屠城記,相傳是發(fā)生在特洛伊城?!?/div>
《國語辭典》:皖北平原  拼音:wǎn běi píng yuán
地名。位于安徽省境內(nèi),淮陽山以北,為淮河與眾多支流所沖積而成的平原。屬黃淮平原的一部分。夏季高溫,主產(chǎn)雜糧,冬季主產(chǎn)小麥。礦產(chǎn)以煤為最重要。主要都市為蚌埠。
《國語辭典》:北斗鎮(zhèn)(北斗鎮(zhèn))  拼音:běi dǒu zhèn
鄉(xiāng)鎮(zhèn)名。屬彰化縣,位于彰化平原東南部,是一個(gè)公路交通的小中心。地方十分富庶,傳統(tǒng)上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之稱。
《國語辭典》:波希米亞(波希米亞)  拼音:bō xī mǐ yà
Bohemia
地名。位于捷克西部,四面皆山,中為平原,易北河及其支流分布其間。西元一九六八年和摩拉維亞一起并入捷克。農(nóng)牧業(yè)興盛,產(chǎn)有木材、石灰等。
《國語辭典》:彰化市  拼音:zhāng huà shì
城市名。屬彰化縣。位于彰化平原與臺(tái)中盆地的交界處。境內(nèi)有孔子廟、南瑤宮、鄭成功廟等名勝古跡。
《國語辭典》:銀川市(銀川市)  拼音:yín chuān shì
城市名。舊稱為「寧夏」。位于寧夏平原的中央,是農(nóng)業(yè)、交通中心,并為漢、蒙交易中心。自包蘭鐵路完成后,遂發(fā)展成重要的工、商業(yè)都市。
《國語辭典》:島狀丘陵(島狀丘陵)  拼音:dǎo zhuàng qiū líng
地表侵蝕輪回進(jìn)行后,表面侵蝕成平原,若有巖盤存在時(shí),遂形成孤立而呈急斜面的「島狀丘陵」。
《國語辭典》:大陸隆起(大陸隆起)  拼音:dà lù lóng qǐ
介于大陸斜坡和深海平原之間的海床,坡度介于0.5度至1度。
《國語辭典》:名古屋  拼音:míng gǔ wū
Nagoya
城市名。位于日本本州中南部,濃尾平原上,瀕伊勢灣,人口有二千零八十八萬。交通便利,貿(mào)易次于橫濱、神戶。以汽車、鋼鐵、飛機(jī)、機(jī)械、鐘表、陶瓷器、紡織品制造為多,進(jìn)出口貨物多屬汽車、鋼鐵、陶瓷器及石油、天然氣等工業(yè)產(chǎn)品、燃料品。
《國語辭典》:平埔族  拼音:píng pǔ zú
泛稱原居平原地帶的原住民族群,包括噶瑪蘭族、凱達(dá)加蘭族、雷朗族、道卡斯族、巴則海族、巴瀑拉族、貓霧捒族、邵族、和安耶族、西拉雅族等族群。屬南島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