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494—554 【介紹】: 北齊洛陽人,字延興。本姓徐,父徐干為姑婿高氏所養(yǎng),因從其姓。高歡以為從弟。從歡起事,累遷并州刺史。東魏初,入為尚書右仆射,領(lǐng)營構(gòu)大將,主持京邑營建事。又鑿渠引漳水,起長堤以防漳水泛溢,造治水碾硙,并有利于時。官至太保、錄尚書事,領(lǐng)大宗正卿。高洋代東魏,隆之以為不可。后被洋使人毆死路中。全北齊文·卷二
隆之字延興,本姓徐,高平金鄉(xiāng)人,冒祖姑高氏姓。神武命為從弟,仍云勃海蓨人。初為汝南王悅司州戶曹從事,除員外散騎常侍、給事中。神武引為治中,行平陽郡事,及起義,以為大行臺右丞,中興初,除御史中尉,太昌初,除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出為北道行臺,轉(zhuǎn)并州刺史,封平原郡公,歷滄州刺史、大行臺、尚書侍中、尚書右仆射,領(lǐng)御史中尉,入為尚書令、右仆射,進司徒,武定中為領(lǐng)軍將軍、錄尚書事兼侍中,拜太子太師,兼尚書左仆射、吏部尚書,遷太保。文宣受禪,進爵為王,領(lǐng)大宗正卿。天保五年以譖死,贈陽夏王。
人物簡介
【生卒】:?—571 【介紹】: 北齊姑臧武威人,字孝先,小名鐵伐。段榮子。襲父爵。從高歡戰(zhàn)于邙山,又從戰(zhàn)于玉壁。歷事高澄、文宣帝、廢帝、孝昭帝、武成帝、后主。武成帝河清二年,北周引突厥兵攻齊,逼晉陽。次年,韶總督齊軍大破周軍。旋周軍復(fù)圍洛陽,與蘭陵王高長恭、斛律光再敗之。韶出總軍旅,入?yún)⑨♂?,長于計略,功高望重,然好色吝財。官至左丞相、封平原郡王,別封永昌、樂陵等數(shù)郡公爵。卒于軍中,謚忠武。
人物簡介
【生卒】:?—584 【介紹】: 北周博陵安平人,字宣猷。有軍國籌略。起家員外散騎侍郎。西魏文帝大統(tǒng)中,歷官給事黃門侍郎、京兆尹、淅州刺史、侍中、本州大中正。潁川之役,宇文泰以不聽猷言,深自追悔,后大軍東征,賜馬隨軍,與之籌議。恭帝元年,奉命開通梁漢舊路,鑿山堙谷五百余里至梁州,為梁州刺史。宇文泰死,諸州多叛,惟梁州境內(nèi)民無二心。入隋,授大將軍,進爵汲郡公。全隋文·卷九
猷字宣猷,博陵安平人,魏幽州刺史挺孫。仕魏,為員外散騎侍郎,領(lǐng)大行臺郎中,歷通直散騎侍郎,攝尚書駕部郎中。普泰初,除征虜將軍、司徒從事中郎。永熙中,入關(guān),以本官奏門下事。大統(tǒng)初,兼給事黃門侍郎,封平原縣伯。正除黃門,加中軍將軍,除司徒左長史,加驃騎將軍。遷京兆尹,除大都督驃騎將軍、浙州刺史,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進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本州大中正,賜姓宇文氏。恭帝時,授梁州刺史。周受禪,進爵固安縣公。明帝即位,徵拜御正中大夫。武成末,除司會中大夫。武帝即位,重授梁州刺史,尋復(fù)為司會。建德中,出為同州司會,徵拜小司徒,加上開府儀同大將軍。隋受禪,授大將軍,進爵汲郡公。開皇四年卒,謚曰明。
人物簡介
【介紹】: 唐青州北海人,字文郁。仕隋為鄱陽郡書佐,后歸唐。太宗貞觀初梁師都據(jù)朔方未平,蘭上書陳攻取之計,遷豐州刺史,累官檢校代州都督,封平原郡公。因謀反被殺。
人物簡介
【介紹】: 隋唐間洛陽人,字休明。長孫無忌從父。仕隋為左衛(wèi)郎將。從唐師平京城,以功授將作少監(jiān),出為杞州刺史。太宗貞觀初,坐贓免。后官至金紫光祿大夫,累封平原郡公。卒謚良。
人物簡介
【介紹】: 唐魏州人,字公亮。父死于安史之亂,乃學(xué)擊劍,欲報仇。從李光弼軍。光弼授兵令平山越,遷左武衛(wèi)中郎將。年二十四,更戰(zhàn)陣六十二。李希烈圍寧陵,遏水灌之,良器擇弩手善游者,沿汴渠夜入,及旦,伏弩發(fā),乘城者皆死。以功封平原王。官終左領(lǐng)衛(wèi)大將軍。
人物簡介
【生卒】:?—685 【介紹】: 唐洺州平恩人。程名振子。少從父征討,以勇力聞,遷右領(lǐng)軍衛(wèi)中郎將。高宗永隆中,從裴行儉擊西突厥阿史那伏之叛,以功遷右武衛(wèi)將軍,封平原郡公。永淳中,鎮(zhèn)壓綏州部落稽白鐵余起事,拜左驍衛(wèi)大將軍。中宗嗣圣初,受武則天密旨,廢中宗,立豫王為帝。睿宗文明元年,任單于道安撫大使,督軍御突厥,突厥不敢近邊。同年十二月,以密表上言裴炎不反,忤旨。則天遣人就軍斬之。
人物簡介
【生卒】:625—718 【介紹】: 唐晉州臨汾人,字榮期,本名馀慶。少舉童子科。長師事王義方。高宗上元初,應(yīng)八科舉皆中,授武陟尉。嘗乘縣令赴州,開倉賑濟災(zāi)民。武則天時,為左衛(wèi)長史、弘文館直學(xué)士。長安中,五遷正諫大夫,兼右控鶴內(nèi)供奉,忤旨,下遷水部郎中。武三思用事,以賢見忌,出守豪、蘄二州刺史,所至禮化大行。睿宗初,拜太子右諭德,兼崇文館學(xué)士,累封平原郡公。有《三國春秋》、《明堂新禮》等。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28—721 原名馀慶,字榮期,排行四,齊州全節(jié)(今山東濟南)人,客居晉州臨汾(今山西臨汾)。高宗上元三年(676)應(yīng)八科舉,授武陟尉。永隆元年(680)應(yīng)岳牧舉,對策擢上第。武后垂拱中,累補左衛(wèi)胄曹參軍,入閣供奉。歷司賓寺主簿、左衛(wèi)長史兼弘文館直學(xué)士、正諫大夫兼右控鶴內(nèi)供奉,左遷水部郎中,出為棣州刺史。中宗時,為濠、蘄二州刺史。睿宗即位,拜太子右諭德,兼崇文館學(xué)士,封平原郡公。玄宗開元九年(721),卜居堯山、沮水間,卒。生平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與王勃、駱賓王交往。著有《明堂新禮》3卷,又文集10卷等,均已佚。《全唐詩》存詩3首。《全唐詩外編》補詩1首。全唐詩補逸
員半千字榮期,晉州臨汾人。卒玄宗開元間(《舊唐書》謂卒開元二年,《新唐書》則謂卒開元九年),年九十四。補詩一首。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五
半千字榮期。齊州全節(jié)人。本名馀慶。少師事王義方。義方謂曰。五百年一賢。足下當(dāng)之矣。因改名半千。上元初舉八科皆中。授武陟尉。又應(yīng)岳牧舉。對策擢上第。垂拱中累補左衛(wèi)冑曹入閣供奉。長安中五遷正諫大夫。除棣州刺史。中宗時為濠蘄二州刺史。睿宗立。徵拜太子右諭德兼崇文館學(xué)士。加銀青光祿大夫。封平原郡公。開元九年卒。年九十四。
人物簡介
【介紹】: 唐貝州武城人。武周久視初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請還廬陵王,不為張易之所右。坐流循州。韋后臨朝,復(fù)相,旬日出為絳州刺史。累封平原郡公。工詩。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貝州武城(今河北清河西北)人。排行五。張文琮之子。歷官戶部員外郎、戶部郎中。武后久視初,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代其甥李嶠為相。知選坐贓,流放循州。中宗時,累遷工部尚書,兼修國史,東都留守。少帝唐隆元年(710),韋后臨朝,詔同中書門下三品。旬日,出為絳州刺史。累封平原郡公。以老致仕,卒。生平見新、舊《唐書·張文琮傳》附,《郎官石柱題名考》卷一一、一二?!?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首。
人物簡介
【生卒】:?—764 【介紹】: 唐博州人,字從周。玄宗天寶末為侍御史。肅宗時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鎮(zhèn)汴州,遭讒毀罷相。代宗時起為江南西道觀察使,封平原郡公。鎬由布衣為宰相,居身廉潔,人咸推重。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二
鎬字從周。博州人。天寶末拜左拾遺。歷侍御史。肅宗即位。擢諫議大夫。遷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尋兼河南節(jié)度使都統(tǒng)淮南諸軍事。封南陽郡公。罷為荊州大都督府長史。代宗初更封平原郡公。授江南西道都團練觀察等使。廣德二年卒。
人物簡介
【介紹】: 唐魏州昌樂人。張錫孫。玄宗開元二十四年,為河南廉使僚佐,平宥蕭穎士父罪。天寶中,歷監(jiān)察御史、侍御史知雜、戶部郎中。肅宗乾元二年,為華州刺史。后移荊州長史、荊州防御使。以受制于司馬陳希昂,遂以呂諲代之。全唐文·卷四百六
惟一。天寶朝官侍御史知雜事。歷戶部郎中。乾元二年出為華州刺史。封平原郡開國公。
人物簡介
【生卒】:709—784 【介紹】: 唐瑯邪臨沂人,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yīng)方。顏師古五世從孫。玄宗開元二十二年進士。又擢制科。累擢武部員外郎。為楊國忠所擠,出為平原太守。安祿山叛,約從兄常山太守顏杲卿等起兵抵抗,響應(yīng)者眾,共推為盟主,兵至二十萬。肅宗立,為河北招討使。諸郡復(fù)陷,間道奔鳳翔,累除御史大夫,出為馮翊太守。以直不容,屢貶官。歷遷尚書右丞、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世稱顏魯公。德宗時,盧杞惡之,會李希烈叛,命往勸諭,遂為希烈縊死。謚文忠。工書法,初學(xué)褚遂良,后從張旭,創(chuàng)為“顏體”。有集及《韻海鏡源》等。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09—784 字清臣,排行十三,京兆(今陜西長安)人。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進士及第,天寶元年(742)中文詞秀逸科,歷仕秘書省校書郎、醴泉尉、監(jiān)察御史。八載遷殿中侍御史,楊國忠怒其不附己,出為平原太守。安史亂起,起義兵抵抗。肅宗至德元載(756)拜憲部尚書、御史大夫,出為同、蒲、饒、升州刺史。代宗廣德二年(764)遷刑部尚書,封魯郡公,世稱顏魯公。大歷三年(768)出為撫州刺史。八年至十二年移刺湖州,召集32位文人修撰韻編類書《韻海鏡源》,并形成一個多達95人之聯(lián)唱詩人群,其唱和作品結(jié)集為《吳興集》10卷。十二年召為刑部侍郎,德宗建中三年(782)改太子太師,充淮寧軍宣慰使。興元元年(784)為李希烈所害,謚文忠。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令狐峘《顏真卿墓志銘》、殷亮《顏魯公行狀》。宋留元剛有《顏魯公年譜》。工詩善文,又為杰出書法家,著述甚富,多佚。今傳《顏魯公集》15卷,為留元剛所輯。《全唐詩》存詩1卷,另收其所參與聯(lián)句詩21首?!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補詩1首,聯(lián)句1首,斷句2。唐詩匯評
顏真卿(708—784),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開元二十二年(734),登進士第,又登拔萃科及文詞秀逸科,調(diào)醴泉尉,遷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宰相楊國忠惡之,出為平原大守。起兵抗安史叛軍,詔拜戶部侍郎。肅宗即位,拜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為河北招討使。至德二載(757)為憲部尚書,遷御史大夫。軍國事知無不言,為宰相所忌,出為馮翊太守,累貶至蓬州長史。代宗立,除尚書左丞,尋除檢校刑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封魯國公。與元載不合,貶峽州別駕,遷撫、湖二州刺史。德宗立,改大子少師。時李希烈叛,受命往勸諭,被拘,不屈被害。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世稱“顏體”。善詩文,著作甚富,有《韻海鏡源》三百六十卷,又《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各十卷,均佚。宋人輯有《顏魯公集》十五卷行世,《全唐詩》編詩一卷。全唐詩補逸
顏真卿字清臣,京兆長安人。開元二十二年進士及第,歷仕玄、肅、代諸朝,封魯國公。李希烈陷汝州,盧杞奏遣真卿往諭,拘脅累歲,不屈而死。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真卿字清臣?,樼鹋R沂人。開元中舉進士。又擢制科。累官武部員外郎。出為平原太守。安祿山反。河朔盡陷。獨平原城守具備。加戶部侍郎。肅宗幸靈武。授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河北采訪招討使。代宗朝封魯郡公。為刑部尚書。加改太子太師。盧惡之。奏使諭李希烈。希烈脅之。不屈。遂縊殺之。年七十七。贈司徒。謚曰文忠。
作品評論
魯公情欣所遇,悉綜古調(diào),頗尚格氣,不事彌文。雖有一二近體,不過游戲之作,非所以系幽悰也。今集中所載不及百篇,大都守吳興時,與皎僧、陸處士之流結(jié)思巖林,相忘外道者也,然曠世之情,優(yōu)入三昧,殊非守平原時色相。
人物簡介
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朝宗室大臣,唐憲宗李純長子,母為紀(jì)美人。貞元二十一年,冊封平原王。唐憲宗即位,進封鄧王。元和四年(809年),冊封為皇太子。元和六年(811年)十二月去世,年僅十九歲,謚號惠昭太子,葬于驪山之北原。
人物簡介
【生卒】:874—934 【介紹】: 五代時后蜀創(chuàng)建者。邢州龍岡人,字保胤。李克用以弟女妻之,以為左教練使。后唐莊宗時授太原尹。后唐滅前蜀,拜成都尹、劍南西川節(jié)度副大使知節(jié)度事。明宗立,知祥遂割據(jù)一方,暗有王蜀之志。約東川董璋同反,已而攻殺璋,兼據(jù)兩川,自領(lǐng)東、西川節(jié)度使。明宗以兩川之重,屈意招撫,冊封蜀王。閔帝應(yīng)順元年于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后蜀。閉關(guān)自守,免除苛稅,興修水利,招募流亡。未一年,卒。全唐文·卷一百二十九
知祥字保允。邢州龍岡人。李克用鎮(zhèn)太原。以為親衛(wèi)軍使。后唐天成中累加太尉兼侍中。封平原公。長興二年。擊敗董璋。得梓綿龍劍普果閬蓬渠九郡。遂并有兩川。四年加檢校太尉兼中書令行成都尹劍南東西兩川節(jié)度使管內(nèi)營田觀察處置統(tǒng)押近界諸蠻兼西山八國云南安撫制置等使。封蜀王。明年稱帝。國號蜀。改元明德。是年殂。年六十一。僭謚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廟號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