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常山  拼音:cháng shān
植物名:(1)蕓香科臭常山屬,落葉灌木。高可達三公尺。單葉互生,具黃色半透明腺點,發(fā)惡臭,菱狀卵形或卵狀橢圓形?;S綠色,單性,雌雄異株,總狀花序,萼片、花瓣、雄蕊均為四枚。蒴果裂開為四枚分果片,種子黑色,近球形,有胚乳。根莖及果入藥,味辛、有小毒。原產韓國及日本。(2)虎耳草科常山屬,灌木。高一至二公尺。單葉,對生,倒卵形、橢圓形至披針形。傘房狀圓錐花序,花瓣五枚,藍色或白色。漿果黑熟。根入藥。分布東亞、東南亞及印度。
《漢語大詞典》:張王(張王)
(1).指 漢 張耳 。 項羽 分封諸侯王時被封為 常山王 ,后歸 劉邦 ,又改立為 趙王 。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 伍員 灌溉於宰 嚭 , 張王 撫翼於 陳相 ?!?李善 注:“ 陳餘 因 張耳 撫翼而奮飛?!?br />(2). 唐 代著名詩人 張籍 、 王建 的并稱。 徐澄宇 《〈張王樂府〉導言》:“ 張 王 樂府雖然同屬 杜甫 以來的現(xiàn)實主義與新樂府運動的系統(tǒng),而與這系統(tǒng)中其他詩人的作風究竟有所不同,而自成其為 李 、 杜 、 元 、 白 以外的‘樂府正宗’?!?/div>
《漢語大詞典》:常山舌
新唐書·顏杲卿傳載:“ 杲卿 至 洛陽 , 祿山 怒曰:‘吾擢爾太守,何所負而反?’ 杲卿 瞋目駡曰:‘汝 營州 牧羊 羯 奴耳,竊荷恩寵,天子負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 唐 臣,守忠義,恨不斬汝以謝上,乃從爾反耶?’ 祿山 不勝忿,縛之 天津橋 柱,節(jié)解以肉噉之,詈不絕,賊鉤斷其舌,曰:‘能復駡否?’ 杲卿 含胡而絶。” 顏杲卿 為 常山 太守,后因以“常山舌”作寧死不屈之典。 宋 文天祥 《正氣歌》:“為 張睢陽 齒,為 顏常山 舌?!?程善之 《和孟碩獄中詩》:“ 常山 舌在心猶壯,南史書存手自持。”
《漢語大詞典》:雩泉
泉名。在 山東省 諸城市 西南 常山 上。 宋 熙寧 八年, 蘇軾 守 密州 ,禱雨于此而應,故名。 宋 蘇軾 《雩泉記》:“廟門之西南十五步,有泉汪洋折旋如車輪……作亭于其上,而名之曰 雩泉 ?!?宋 蘇軾 《留別雩泉》詩:“舉酒屬 雩泉 ,白髮日夜新。何時泉中天,復照泉上人。”《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青州府一·山川》:“ 常山 :在 諸城縣 南二十里…… 蘇軾 禱雨於此,名曰 雩泉 ,因搆亭其上,作《雩泉記》。”
《漢語大詞典》:常山陣(常山陣)
首尾呼應的陣法。陣勢如 常山 之蛇,故名。 隋 明余慶 《從軍行》:“風捲 常山 陣,笳喧 細柳 營?!眳⒁姟?常山蛇 ”。
《國語辭典》:常山蛇  拼音:cháng shān shé
神話傳說中會稽常山一種首尾互相救應的蛇。這種蛇擊其頭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腰則首尾并至,名為率然?!秾O子。九地》:「故善用兵,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古代兵學家取效其反應迅捷,而演成陣勢。唐。薛逢 上前易定盧尚書啟:「遂使常山蛇陣,翻成干戚之文,易水劍歌,遽變鹿鳴之奏?!?/div>
分類:首尾相救
《漢語大詞典》:鉤舌(鉤舌)
鉤斷舌頭。 唐 常山郡 太守 顏杲卿 被 安祿山 俘獲,“ 祿山 不勝忿,縛之 天津橋 柱,節(jié)解以肉噉之,詈不絶,賊鉤斷其舌,曰:‘復能駡否?’ 杲卿 含胡而絶?!笔乱?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59352' target='_blank'>《新唐書·忠義傳中·顏杲卿》。后用以為典實。 宋 文天祥 《平原》詩:“哀哉 常山 慘鉤舌,心歸朝廷氣不懾?!?/div>
《漢語大詞典》:蜀漆
落葉灌木常山的苗。根供藥用。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常山蜀漆:“蜀漆乃常山苗,功用相同。”
《國語辭典》:龍船花(龍船花)  拼音:lóng chuán huā
植物名。馬鞭草科海洲常山屬,小灌木。高二、三公尺,葉圓心形,疏齒至齒牙緣。頂生圓錐花序長十五至三十五公分;花冠紅色稀白色。核果近球形,熟時藍黑色。因在五月龍舟競渡的時節(jié)盛開,故稱為龍船花??晒┯^賞及藥用。
《漢語大詞典》:顏鉤(顔鉤)
唐 顏杲卿 , 玄宗 時為 常山 太守。 天寶 十四年起兵討 安祿山 ,次年為 史思明 所執(zhí),罵賊不屈, 安祿山 “縛之 天津橋 柱,節(jié)解以肉噉之,詈不絶,賊鉤斷其舌,曰‘復能駡否?’ 杲卿 含胡而絶,年六十五。”見新唐書·忠義傳中·顏杲卿。后因以“顏鉤”為忠烈不屈的典故。 元 吳師道 《吳禮部詩話》:“身北冠自南,血碧心肯化。 顏 鉤凜忠勁, 杜 詩蔚騷雅?!?/div>
《國語辭典》:常山蛇勢(常山蛇勢)  拼音:cháng shān shé shì
常山蛇,傳說會稽常山有一種蛇,擊其頭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擊其腰則首尾皆應。常山蛇勢即古代兵學家取效常山蛇反應迅捷而演成的陣勢。《晉書。卷九八。桓溫傳》:「初,諸葛亮造八陣圖于魚復平沙之上,壘石為八行,行相去二丈。溫見之,謂『此常山蛇勢也』。」
分類:常山會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