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無盡海
【佛學大辭典】
(譬喻)無盡之法譬如海之深廣也。華嚴經(jīng)二曰:「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div>
無盡意
【佛學大辭典】
(菩薩)梵名阿差末底Aks!ayamati,佛游寶莊嚴堂說大集經(jīng)時,從東方不眴國普賢如來所來,廣說八十無盡之法門,無盡意菩薩經(jīng)是也。又于法華經(jīng)會座為普門品之對揚眾,取頸上瓔珞與觀音菩薩。名義集一曰:「阿差末,此云無盡意?!?/div>
無盡燈
【佛學大辭典】
(譬喻)法門名。以一人之法展轉(zhuǎn)開導百千人而無盡,譬如以一燈燃百燈,故云無盡燈。此為橫之無盡也。維摩經(jīng)菩薩品曰:「維摩詰言:諸姊有法門名無盡燈,汝等當學。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如是諸姊,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于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又華嚴之賢首形事實上一種之無盡燈,以表法界緣起重重無盡之意。是亦橫之無盡也。佛祖統(tǒng)紀三十三曰:「無盡燈,賢首法藏師。為則天以十鏡置八隅,中安佛像,燃燈照之則鏡鏡現(xiàn)像,以表剎海重重無盡之意?!埂居帧慷U林以長明燈名無盡燈,是豎之無盡也。北澗文集然無盡燈記曰:「凈名大士既授萬二千人天女無盡燈法門。從而諭之曰:冥者皆明,明終不盡,伊尹所謂以先覺覺后覺也。后世焚膏繼晷號無盡燈,非凈名心也?!?br />【佛學常見辭匯】
譬喻一人將法展轉(zhuǎn)開導百千萬人,甚至于無窮盡的人,如將一燈點燃起百千萬盞的燈,燈燈無盡,光光不絕。
無盡慧
【佛學大辭典】
(術語)無盡無邊之智慧也。瑜祇經(jīng)曰:「身如妙吉祥,能成無盡慧?!?br />【佛學常見辭匯】
無窮盡的智慧。
無盡藏
【佛學大辭典】
(術語)謂德廣無窮為無盡,包含無盡之德曰藏。大乘義章十四曰:「德廣難窮,名為無盡,無盡之德包含曰藏?!固叫浭旁唬骸赋錾鷺I(yè)用無窮,故曰無盡藏?!咕S摩經(jīng)佛道品曰:「以祐利眾生,諸有貧窮者,現(xiàn)作無盡藏。」
【佛學常見辭匯】
謂含藏無窮盡的功德。
【俗語佛源】
「無盡」就是源源不斷,沒有窮盡?!毒S摩詰經(jīng)·菩薩品》認為,「無盡」是不生不滅的「無為法」。又佛性廣大無窮、妙用無邊,謂之「無盡藏」。隋·慧遠《大乘義章》卷十四說:「德廣難窮,名為無盡;無盡之德,包念曰藏。」此外,華嚴宗認為,生滅無常的現(xiàn)象世界(有為法)也是「無盡」的,叫做「無盡緣起」,如眾生無盡、世間無盡、虛空界無盡等。佛法廣大,要求修行者發(fā)愿無盡、布施無盡、持戒無盡乃至博聞無盡。《維摩詰經(jīng)·菩薩品》用「無盡燈」比喻菩薩化導無量眾生,「有法門名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后亦以「無盡藏」泛指事物之無窮盡者。如宋·蘇軾《前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李明權)
無盡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百八三昧之一。知無盡法(即無為法)之禪定也。智度論四十七曰:「無盡三昧者,得此三昧,滅諸無常等相,即入不生不滅?!?br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住是三昧,滅諸法無常等相,即入不生不滅真實之理,是名無盡三昧。
無盡玄宗
【佛學大辭典】
(術語)說幽玄無盡緣起之法之宗,即云華嚴宗。
無盡法界
【佛學大辭典】
(術語)重重無盡之法界緣起也。(參見:次)
【佛學常見辭匯】
重重無盡的法界緣起。
無盡緣起
【佛學大辭典】
(術語)四種緣起之一。又云法界緣起。華嚴經(jīng)所說緣起之法門也。一切之法,互相為緣互相起法也。緣一法而起萬法,緣萬法而起一法,重重緣起,而緣起之義無窮,故曰無盡緣起。故云萬法相即相入,無礙自在。見五教章十。
【佛學常見辭匯】
又名法界緣起,謂一切事物,互相為緣,互相起法,為四種緣起之一。
無盡意菩薩
【佛學大辭典】
(菩薩)在金剛界曼荼羅外廓北方。密號曰定慧金剛,無盡金剛。賢劫十六尊之一。白色。右持梵篋,左為拳。(參見:無盡意)
無盡意菩薩經(jīng)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四卷,劉宋智嚴等譯。無盡意菩薩從東方不眴國普賢佛所來,說八十無盡法門。與大集經(jīng)無盡意品同。
眾生界盡
【佛學大辭典】
(雜語)令一切眾生界盡成佛也。華嚴經(jīng)十地品曰:「佛子!此大愿以十盡句而得成就。所謂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法界盡、涅槃界盡、佛出現(xiàn)界盡、如來智界盡、心所緣界盡、佛智所入境界盡、世間轉(zhuǎn)法轉(zhuǎn)智轉(zhuǎn)界盡,若眾生界盡我愿乃盡,(中略)若世間轉(zhuǎn)法轉(zhuǎn)智轉(zhuǎn)界盡我愿乃盡?!?/div>
滅盡定
【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語Nirodhasama%patti,又名滅受想定。二無心定之一。滅盡六識心心所而不使起之禪定也。不還果已上之圣者,為假入涅槃之想而入于此定,極長者為七日,屬于非想天,外道所入之無心定,名為無想定。屬于第四禪。俱舍論五曰:「如說復有別法,能令心心所滅,名無想定。如是復有別法,能令心心所滅,名滅盡定?!勾蟪肆x章二曰:「滅盡定者,謂諸圣人患心勞慮,暫滅心識。得一有為非色心法,領補心處,名滅盡定。」同九曰:「滅受想者,偏對受想二陰彰名。想絕受亡,名滅受想。滅盡定者,通對一切心心數(shù)法以彰名也。心及心法一切俱亡,名為滅盡?!?br />【佛學常見辭匯】
又名滅受想定,或滅定,在此定中,以滅受想二心所為主,最后并六識心所亦滅,是九次第定的最后一定。
【三藏法數(shù)】
謂入此定時,一切受領思想之心,一時滅盡,都無見聞覺知,出入之息亦盡,是名滅盡定無心。
滅盡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又曰滅盡定。滅盡六識心心所之禪定也。(參見:滅盡定)。無量壽經(jīng)下曰:「風觸其身,皆得快樂。譬如比丘得滅盡三昧。」
【佛學常見辭匯】
又名滅盡定。(參見:滅盡定)
盡七日
【佛學大辭典】
(雜語)七七之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