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哈尼族  拼音:hā ní zú
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紅河與瀾滄江之間,有多種自稱的民族,如卡多、雅尼、豪尼等等。人口約一百萬,是古代南遷的羌人后裔。說哈尼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崇拜多神和祖先。經(jīng)濟以農(nóng)業(yè)為主。能歌善舞。
《漢語大詞典》: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
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寫的一部歷史著作。共八卷,專門敘述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的史事,止于公元前411年。按編年體記事,取材豐富、敘事嚴謹客觀,為古希臘史學名著。
《漢語大詞典》:伯爾尼
瑞士首都。人口13.8萬(1994年)。環(huán)境幽雅,景色秀麗,為國際旅游中心。鐘表制造業(yè)著稱于世,有“世界表都”之稱。有圖書館、博物館、教堂、鐘樓等歷史建筑。許多國際組織設(shè)此。
《漢語大詞典》:波利尼西亞
中南太平洋的島群,意為“多島群島”。在180°經(jīng)線以東及南、北回歸線之間。總面積2.6萬平方千米。由火山島和珊瑚島組成。經(jīng)濟以農(nóng)業(yè)和旅游業(yè)為主。
《漢語大詞典》:波嘉尼小姐
雕塑。羅馬尼亞布朗庫西作于1913年。波嘉尼系羅馬尼亞女畫家。作品將波嘉尼小姐的橢圓形臉蛋、大眼睛以及用手托腮的動作加以夸張和簡化,詼諧風趣,富有裝飾性。
《漢語大詞典》:博洛尼亞大學
意大利的國立大學。歐洲歷史悠久的大學之一。12世紀創(chuàng)建于博洛尼亞。初為法律學校,1158年改現(xiàn)名。設(shè)有法學、政治、經(jīng)濟及商業(yè)、文學及哲學、教育、醫(yī)學、數(shù)學、物理科學及自然科學、工業(yè)化學、藥、工、農(nóng)、獸醫(yī)等學院。
《漢語大詞典》:查士丁尼
(justinianus,483-565)東羅馬帝國皇帝。在位時,多次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征服北非汪達爾王國、意大利東哥特王國,領(lǐng)土擴大。下令纂成《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總稱《國法大全》),為羅馬法的重要典籍,對后世法律影響很大。
《漢語大詞典》:愛沙尼亞人
愛沙尼亞的主體民族。部分分布在高加索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另有少數(shù)分布在歐、美各國。約110萬人(1985年)。講愛沙尼亞語。多信基督教新教。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和畜牧業(yè)。
《漢語大詞典》:僾尼
部分哈尼族人的自稱。主要居住在 云南省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
《漢語大詞典》:安娜·卡列尼娜
長篇小說。俄國列夫·托爾斯泰作于1873-1877年。貴族婦女安娜因不滿丈夫、大官僚卡列寧的冷酷自私,愛上了軍官伏倫斯基,并和他同居。安娜為此受到貴族社會的鄙棄,后又遭到伏倫斯基的冷落,終于在痛苦和絕望中臥軌自殺。
分類:長篇小說
《國語辭典》:阿爾巴尼亞(阿爾巴尼亞)  拼音:ā ěr bā ní yà
Albania
國名。位于歐洲巴爾干半島西部。參見「阿爾巴尼亞共和國」條。
《漢語大詞典》:阿爾巴尼亞人
阿爾巴尼亞的主體民族。部分分布在南斯拉夫等國。約500萬人(1985年)。講阿爾巴尼亞語。信伊斯蘭教,部分人信東正教。北部的主要從事畜牧業(yè),南部的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
《漢語大詞典》:阿爾諾芬尼夫婦像
油畫。尼德蘭揚·凡·愛克作于1434年。描繪一對新婚夫婦在洞房里的情景:新郎阿爾諾芬尼舉起右手宣誓,他將終生愛他的妻子;新娘伸出右手放在丈夫的左手上,表示永遠忠實于他。人物的表情、服飾以及室內(nèi)陳設(shè)的刻畫十分細致、逼真。
《漢語大詞典》:奔車之上無仲尼(奔車之上無仲尼)
謂圣賢不處危險之地。《韓非子·安危》:“奔車之上無 仲尼 ,覆舟之下無 伯夷 。” 陳奇猷 集釋:“ 陶鴻慶 曰:‘奔與賁同,讀為僨;僨,亦覆也?!w謂 仲尼 、 伯夷 不處險之地,愛其身也?!?/div>
《高級漢語詞典》:倍里尼  拼音:bèi lǐ ní
(1430—1516)也譯作貝里尼,他和他的父親、哥哥都是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派的奠基人,他以畫圣母像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