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謂在爭奪政權(quán)斗爭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稱帝稱王;失敗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稱為寇賊。反映了以成敗論人的觀點(diǎn)。 孫中山
《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huì)之演講》:“ 中國 歷史上有一習(xí)慣,所謂成則為王,敗則為寇,但近代文明國家,不是如此?!币嘧鳌?成則為王,敗則為虜 ”、“ 成則為王,敗則為賊 ”。 元
紀(jì)君祥《趙氏孤兒》第五折:“我成則為王,敗則為虜,事已至此,惟求早死而已。”虜,俘虜。 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談金圣嘆》:“他們雖然至今不知道‘欲壑難填’的古訓(xùn),卻很明白‘成則為王,敗則為賊’的成語,賊者,流著之王,王者,不流之賊也,要說得簡單一點(diǎn),那就是‘坐寇’?!币嗍∽鳌?成王敗寇 ”。
柳亞子 :“成王敗寇漫相呼,直筆何人縱 董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