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寄生蟲?。纳x?。 ?span id="yoiim4a" class='label'>拼音:jì shēng chóng bìng
由寄生蟲感染所引起的疾病。
《漢語大詞典》:發(fā)癥(髮癥)
亦作“ 髮徵 ”。 一種寄生蟲病,因蟲形細長似發(fā)而得名。南史·徐文伯傳:“ 宋明帝 宮人患腰痛牽心,每至輒氣欲絶,眾醫(yī)以為肉癥。 文伯 曰:‘此髮癥。’以油投之,即吐得物如髮。稍引之長三尺,頭已成蛇能動,掛門上適盡一髮而已,病都差。”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三·雄黃﹝附方﹞:“髮徵飲油:有飲油五升以來方快者,不爾則病。此是髮入于胃,氣血裹之,化為蟲也。雄黃半兩為末,水調服之,蟲自出?!?/div>
《漢語大詞典》:絳蟲?。ńd蟲?。?/div>
絛蟲寄生于人體內引起的寄生蟲病。
《漢語大詞典》:鉤蟲病
俗稱“懶黃病”、“黃腫病”。由十二指腸鉤蟲或美洲鉤蟲寄生于人體小腸引起的寄生蟲病。有上腹隱痛、打呃、腹脹、怪癖食欲(喜食生米、泥土、破布等)、頭昏、心悸、乏力、浮腫、貧血等癥狀,嚴重者可引起發(fā)育障礙和心力衰竭。
《國語辭典》:黑熱病(黑熱?。 ?span id="6sscggy" class='label'>拼音:hēi rè bìng
病名。黑熱病又稱內臟利什曼病,是一種以白蛉為媒介的寄生傳染病,其致病原是杜氏利什曼原蟲。癥狀為發(fā)燒,肝脾腫大,貧血,身體消瘦,腹部膨脹,皮膚呈現暗褐色,鼻和牙齦出血,白血球減少。
《國語辭典》:抗藥性(抗藥性)  拼音:kàng yào xìng
因長期投藥造成對疾病療效降低,或需增加劑量的現象。常見于抗生素、抗病毒藥、抗癌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