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佛塔
佛教建筑形式。簡稱塔。俗稱寶塔,亦稱浮屠。最初用于供奉佛骨,后亦用于供奉佛像,收藏佛經(jīng)或保存僧人遺體。 晉 法顯 佛國記卷上:“此處別有佛塔?!?span id="k89lshn" class="book">《南史·夷貊傳上·扶南》:“ 武帝 改造 阿育王 佛塔,出舊塔下舍利及佛爪髮。”
《漢語大詞典》:寶鐸(寶鐸)
佛殿或?qū)毸芏藨覓斓拇筲彙?南朝 梁 劉孝綽 《酬陸長史倕》詩:“月殿曜朱旛,風輪和寶鐸?!?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永寧寺:“繡柱金鋪,駭人心目,至於高風永夜,寶鐸和鳴,鏗鏘之聲聞及十餘里。” 宋 張耒 《休日詣法云寺》詩:“金猊散香霧,寶鐸韻天風?!?明 梅鼎祚 《玉合記·緣合》:“寶鐸聽風吹,珠扉破云啟?!?/div>
《國語辭典》:鐵塔(鐵塔)  拼音:tiě tǎ
1.鋼鐵建造的高塔??晒┤擞斡[或架設高壓電線。如:「巴黎鐵塔」。
2.形容強壯高大的樣子。如:「黝黑的面龐,高壯的軀體,像一座鐵塔般站在我的面前。」
《漢語大詞典》:鳳鐸(鳳鐸)
寶塔飛檐上懸掛的鈴鐸。 唐 儲光羲 《至岳寺即大通大照禪塔上溫上人》詩:“鳳鐸天中鳴,巖梯松下長?!?/div>
《漢語大詞典》:珍塔
寶塔,墖,同“ 塔 ”。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銘》:“敬禮珍墖,歸依靈像。”
分類:寶塔
《漢語大詞典》:寶塔山(寶塔山)
山名。在 陜西省 延安 城郊,山上有寶塔,故稱。 賀敬之 《回延安》詩:“幾回回夢里回 延安 ,雙手摟定 寶塔山 ?!?白樺 《周總理,您在億萬人民心中永生》詩:“在隆隆的炮聲中回顧 寶塔山 ?。?延河 長流, 延水 清清,一往情深?!?/div>
《國語辭典》:寶塔糖(寶塔糖)  拼音:bǎo tǎ táng
即磷酸哌嗪咀嚼錠(piperazine phosphate troche),臺灣早期用于兒童蛔蟲和蟯蟲感染。
《國語辭典》:聚沙成塔  拼音:jù shā chéng tǎ
本指兒童堆積泥沙成佛塔的游戲,雖是游戲也能成就功德。見《妙法蓮華經(jīng)。卷一》。后比喻積少成多。如:「只要努力,必能聚沙成塔,顯現(xiàn)成績?!?/div>
《漢語大詞典》:聚沙
亦作“ 聚砂 ”。 《法華經(jīng)·方便品》:“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痹扔鞣e小善為大行。后亦指年幼慕道,學佛論道。 唐 于志寧 《〈大唐西域記〉序》:“奇開之歲,霞軒月舉;聚沙之年,蘭薰桂馥?!?唐 李儼 《〈法苑珠林〉序》:“幼嶷聚砂,落飾綵衣之歲;慈殷接蟻,資成具受之壇。” 五代 齊己 《寄懷江西僧達禪翁》詩:“長憶舊山日,與君共聚沙?!?/div>
《漢語大詞典》:李托塔
神話故事人物。即 托塔天王 李靖 。因手托降妖寶塔,故稱。《西游記》第六回:“只見天王營門外,大小天兵,接住了太子,讓開大路,徑入轅門,對四天王, 李托塔 、 哪吒 氣哈哈的,喘息未定?!?/div>
七寶塔
【佛學大辭典】
(雜名)即所謂多寶塔也。法華經(jīng)見寶塔品曰:「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橫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涌出,住在空中。(中略)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嘆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jīng),為大眾說?!?/div>
八寶塔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八大靈塔)下。
多寶塔
【佛學大辭典】
(堂塔)釋迦佛于靈鷲山說法華經(jīng),既終跡門三周之正宗分,至其流通分,忽然地下有安置多寶如來全身舍利(佛體之化石)之一寶塔出現(xiàn)于空中,塔中發(fā)聲贊嘆釋迦,證明法華,法華經(jīng)見寶塔品曰:「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涌出。(中略)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歡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蓮華經(jīng)為大眾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汝說者,皆是真實。(中略)爾時,佛告大樂說菩薩:此寶塔中有如來全身。乃往過去東方無量千萬憶阿僧祇世界,國名寶凈,彼中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愿。若我成佛滅度之后,于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jīng)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jīng)故涌現(xiàn)其前,為作證明,贊言善哉。」
【佛學大辭典】
(堂塔)(參見:多字部多寶塔)
多寶塔碑
【佛學大辭典】
(雜名)唐西京千福寺僧楚金之舍利塔,天寶間敕建。碑文為顏真卿書,為其中年筆法之最整齊而圓健者。世稱董香光書寶得力于此碑,蓋顏書師褚登善,董由顏以學褚,此碑最有蹊徑可窺也。清嘉道間館閣書禮,習此者甚多,當時有處處顏多寶之謠,則但取其結(jié)構(gòu)之嚴整而已。賞鑒家以「鑿井」之「鑿」字未泐損者為最初拓本。
寶塔
【佛學大辭典】
(雜名)嚴飾珍寶之塔也。法華經(jīng)寶塔品曰:「爾時多寶佛,于寶塔中分半座,與釋迦牟尼佛?!狗鹱娼y(tǒng)紀四十一曰:「無著禪師入五臺,至金剛窟見山翁。翁說偈曰:一念凈心是菩提,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凈心成正覺?!?br />【俗語佛源】
佛塔俗稱「寶塔」,又稱「浮屠」、「浮圖」。如清·顧張思《土風錄》卷四:「本是眾寶裝飾,故稱寶塔,今則磚瓦所成動稱寶塔矣。」又如陳毅《延安寶塔歌》:「延安有寶塔,巍巍高山上。」寶塔起源于古印度,本有兩類:一類是堵波(Stupa,或稱浮圖Buddhastupa),「塔」是省音譯,意為方墳、靈廟等,是收藏佛舍利和高僧遺骨的建筑?!?a target='_blank'>說文解字》中沒有「塔」字,最早見于晉·葛洪的《字苑》。一類是支提(Chaitya),不放舍利、遺骨,而放佛像、經(jīng)卷等。相傳釋迦牟尼佛涅槃后,八國國王分取其舍利,造塔供奉。后阿育王立佛教為國教,據(jù)說造了「八萬四千」寶塔。印度的堵波一般為復缽狀的半圓冢,傳入中國后,同中國故有的建筑形式相結(jié)合,形成習見的樓閣式、密檐式等,用木、磚、石等建造,亭亭玉立,千姿百態(tài)。寶塔的平面以八角或四方形居多。層次通常為單數(shù),五、七、九級居多。寶塔分為塔剎、塔身和地宮三大部分。藏傳佛教的塔,如北京北海的白塔,與印度堵波的形制比較接近。一說,寶塔為「七寶塔」的省稱,指用「七寶」(眾寶)裝飾之塔。典出《法華經(jīng)·見寶塔品》:「多寶佛于寶塔中分半座與釋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時釋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結(jié)跏趺坐。爾時大眾見二如來在七寶塔中獅子座上結(jié)跏趺坐?!狗鸾陶J為造塔功德很大,故佛教徒廣建佛塔,使佛塔星羅棋布,為大好河山生色不少。在語詞中,塔亦泛指高聳細長的塔形建筑物,如燈塔、鐘塔等。(李明權(quán))
寶塔品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具云見寶塔品。法華經(jīng)二十八品中第十一品之名。為證明法華所說,多寶如來之寶塔,忽自地涌出。一會大眾悉見之。品中敘此事。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