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4詞典 6分類詞匯 28
《國語辭典》:同聲(同聲)  拼音:tóng shēng
1.一齊出聲。比喻同一心意。如:「異口同聲。」《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一夫奮臂,舉州同聲?!?br />2.同行、同業(yè)?!毒劳ㄑ?。卷一三。三現(xiàn)身包龍圖斷冤》:「用金紙糊著一把太阿寶劍,底下一個招兒,寫道:『斬天下無學同聲』?!?/div>
《國語辭典》:得道  拼音:dé dào
1.行事合于正道?!睹献?。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br />2.尋獲道路?!俄n非子。說林》:「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br />3.道家指道術(shù)修鍊完成?!侗阕?。內(nèi)篇。明本》:「上士得道于三軍,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
4.佛家謂證悟、解脫煩惱。南朝陳。文帝〈大通方廣懺文〉:「聞名者離塵,受持者得道?!?/div>
《國語辭典》:得道多助  拼音:dé dào duō zhù
站在正義的一方行事,就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幫助?!睹献印9珜O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漢語大詞典》:生知
謂不待學而知之。語本《論語·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晉 葛洪 抱樸子·勖學:“人理之曠,道德之遠,陰陽之變,鬼神之情,緬邈玄奧,誠難生知?!?宋 王禹偁 《神童劉少逸與時賢聯(lián)句》詩序:“生性如生知,辭如老成,一聯(lián)一詠,令人振驚?!?明 宋濂 《新刻〈楞伽經(jīng)〉序》:“經(jīng)凡一百五十一品,茲所存者,特其一爾,其言幽眇精深……欽惟皇上以生知之圣,一觀輒悟。”
分類:不待學而
《國語辭典》:面墻(面牆)  拼音:miàn qiáng
面對著墻。一無所見。比喻不學無術(shù),毫無才能。參見「墻面而立」條?!逗鬂h書。卷六一。左雄傳》:「若其面墻,則無所施用?!?/div>
《漢語大詞典》:獨學(獨學)
謂自學而無師友指導切磋。禮記·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孔穎達 疏:“謂獨自習學而無朋友,言有所疑無可諮問,則學識孤偏鄙陋,寡有所聞也。” 南朝 梁武帝 《撰孔子正言述懷》詩:“孤陋乏多聞,獨學少擊叩?!?唐 韓愈 《招揚之罘》詩:“稱獨學陋,貴不遠復?!?/div>
《漢語大詞典》:少學(少學)
古代學校名。相對于太學而言。漢書·食貨志上:“其有秀異者,移鄉(xiāng)學于庠序;庠序之異者,移國學于少學。諸侯歲貢少學之異者於天子,學于大學,命曰造士?!?清 黃生 義府·少學大學:“鄉(xiāng)學,庠序之總名也。國學,少學之異名也。對鄉(xiāng)學而言,則曰國學;對太學而言,則曰少學?!?/div>
《國語辭典》:外集  拼音:wài jí
1.正集以外的稿,多系經(jīng)人蒐集而成者。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五○。集部。別集類三。詁訓柳先生文集》。
2.奏議類的稱呼,以道學家尊道學而薄事功,故于議政之文,稱為「外集」。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七三。集部。別集類二六。三魚堂文集》。
3.稱僧人的詩文。如僧宗泐有《全室外集》?!端膸烊珪偰刻嵋?。卷一七○。集部。別集類二三。全室外集》:「是編題曰外集,蓋釋氏以佛經(jīng)為內(nèi)學,故以詩文為外,猶宋釋道璨柳塘外集例也?!?/div>
《漢語大詞典》:繡囊(繡囊)
(1).繡花的袋子。 唐 陸龜蒙 《鄴宮詞》之一:“ 魏武 平生不好香,楓膠蕙炷潔宮房。可知遺令非前事,卻有餘薰在繡囊?!?br />(2).比喻博學而文詞豐富者。 唐 李冗 獨異志卷中:“《武陵記》曰: 后漢 馬融 勤學,夢見一林,花如繡錦,夢中摘此花食之。及寤,見天下文詞,無所不知,時人號為‘繡囊’?!?/div>
《漢語大詞典》:六蔽
亦作“ 六弊 ”。 謂因不好學而造成的六種弊端。論語·陽貨:“子曰:‘ 由 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焙笠蛞灾^不學無識。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yǎng)生論》:“且 仲尼 窮理盡性,以至七十;田父以六弊蠢愚,有百二十者?!?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殷琰傳》:“夫擁數(shù)千烏合,抗天下之兵,傾覆之狀,豈不易曉。假令六蔽之人,猶當不為其事,況復足下少祖名教,疾沒世無稱者邪!”
《漢語大詞典》:三憂(三憂)
三種可憂之事。指不知,知而不學,學而不行。《韓詩外傳》卷一:“ 孔子 曰:‘君子有三憂:弗知,可無憂與?知而不學,可無憂與?學而不行,可無憂與?’”
《漢語大詞典》:食蹠
(1).比喻善學而知識淵博。語出呂氏春秋·用眾:“善學者若 齊王 之食鷄也,必食其跖數(shù)千而后足?!?高誘 注:“跖,鷄足踵。喻學者取道眾多,然后優(yōu)也?!?唐 駱賓王 《上梁明府啟》:“若乃博聞強記,辨 晉國 之黃熊;將圣多能,識 吳門 之白馬。言泉漱迥,驚瀑布以飛瀾;文江澹虛,涵濯錦而翻浪。於是功超食跖,位典烹鮮?!?br />(2).比喻廣泛搜求,點滴積累知識。 清 錢謙益 《〈藝林匯考〉序》:“勤學有食跖之能,臨文無祭獺之瘁?!?/div>
《漢語大詞典》:游倅(遊倅)
周禮謂貴族子弟學而未仕者就閑宴而群聚。倅,通“ 萃 ”。周禮·夏官·諸子:“凡國之政事,國子存游倅,使之脩德學道,春合諸學,秋合諸射,以考其藝而進退之?!?鄭玄 注:“游倅,倅之未仕者?!?孫詒讓 正義:“此倅亦當讀為萃。游即《師氏》所謂貴游。游倅,謂貴游子弟自相與為部隊也。國語·齊語云:‘昔圣王之處士也,使就閒燕?!w國子之學而未仕者,就閒燕而羣萃,斯謂之游倅?!?/div>
《漢語大詞典》:賈終(賈終)
漢 賈誼 和 終軍 的并稱。二人均有才學而早逝。 清 曾國藩 《送黎樾喬侍御南歸》詩之四:“自獻雖不效,義憤侔 賈 終 ?!?/div>
《漢語大詞典》:鄉(xiāng)移(鄉(xiāng)移)
禮記·王制:“命國之右鄉(xiāng)簡不帥教者移之左,命國之左鄉(xiāng)簡不帥教者移之右?!焙笠浴班l(xiāng)移”謂轉(zhuǎn)移鄉(xiāng)學而習禮。三國志·魏志·崔琰傳:“﹝ 琰 ﹞少樸訥,好擊劍,尚武事,年二十三,鄉(xiāng)移為正,始感激,讀論語、《韓詩》?!?/div>
《漢語大詞典》:辯學(辯學)
(1).富于才學而又善辯。梁書·王錫傳:“ 善明 負其才氣,酒酣謂 異 曰:‘南國辯學如中書者幾人?’ 異 對曰:‘ 異 所以得接賓宴者,乃分職是司。二國通和,所敦親好;若以才辯相尚,則不容見使?!?br />(2).“邏輯學”的舊譯。也有人稱 中國 古代邏輯學為“辯學”。
(3).關(guān)于研究辯論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