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36詞典 1分類詞匯 135
《國語辭典》:密奏  拼音:mì zòu
機(jī)密的奏章?!端问?。卷二八二。李沆傳》:「帝以沆無密奏,謂之曰:『人皆有密啟,卿獨(dú)無,何也?』」
《國語辭典》:謝表(謝表)  拼音:xiè biǎo
古代臣子感謝君主的奏章。《東觀漢記。卷六。和熹鄧皇后傳》:「后遜位,手書謝表,深陳德薄,不足以奉宗廟,充小君之位?!?/div>
《國語辭典》:朝報(bào)(朝報(bào))  拼音:cháo bào
朝廷用來刊載詔令、奏章、官吏任免等事的公報(bào)。
《漢語大詞典》:草疏
擬寫奏章。 明 葉盛 水東日記·奏效各有機(jī)會(huì):“一日午后偶暇,為草疏,適書人又皆具,既成,視日尚未暮,遂封進(jìn)?!?清 陳田 《明詩紀(jì)事丁籤·李夢陽》:“﹝ 夢陽 ﹞代 韓文 草疏劾 劉瑾 ,謫 山西 布政司經(jīng)歷,復(fù)摭他事下獄。”
分類:奏章
《漢語大詞典》:言章
彈劾官員的奏章。 宋 馬永卿 《元城語錄》:“近來朝臣之出,必有言章丑惡之辭,極力詆毀之?!?宋 劉安世 《〈忠肅集〉序》:“此皆被省者鼓怨言章,風(fēng)聞過實(shí),不足深信?!?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宰相任怨:“欲擬宮觀三四人,未暇而去位, 子紹 之出,遂織入言章中。”
《漢語大詞典》:疏奏
(1).臣下向帝王上本進(jìn)言。后漢書·張奮傳:“臣蒙恩尤深,受職過任,夙夜憂懼,章奏不能敍心,愿對中常侍疏奏?!?李賢 注:“疏,猶條録也。”
(2).指奏章上達(dá)。明史·浦鋐傳:“ 楊爵 以直諫繫詔獄, 鋐 馳疏申救……疏奏,帝大怒,趣緹騎逮之。”
《國語辭典》:密章  拼音:mì zhāng
秘密的奏章?!缎绿茣>矶鸲?。文藝傳中。鄭虔傳》:「求攝市令,潛以密章達(dá)靈武?!?/div>
《漢語大詞典》:密印
(1).即蜜印。死后追贈(zèng)官職所賜的蠟印。晉書·山濤傳:“以 太康 四年薨,時(shí)年七十九。詔賜東園祕器、朝服一具、衣一襲、錢五十萬、布百匹,以供喪事,策贈(zèng)司徒,密印紫綬,侍中貂蟬, 新沓伯 密印青朱綬,祭以太牢,諡曰‘康’?!?唐 劉禹錫 《彭陽侯令狐氏先廟碑》:“先夫人亦四徙封,密印累累,邦族聳慕?!卑矗懊塾 惫偶嘤灋椤懊苡 ?。
(2).佛教語。諸佛菩薩各有本誓,為標(biāo)志此本誓,以兩手十指結(jié)種種之相,是為印象印契,故云“印”;其理趣深?yuàn)W秘密,故云“密”。密宗多修密印法門,以身、口、意“三密相應(yīng)”,手結(jié)印,心觀想,口持咒,以求證佛果。《大日經(jīng)·密印品》:“身分舉動(dòng)住止,應(yīng)知皆是密?。簧嘞嗨D(zhuǎn)眾多言語,應(yīng)知皆是真言?!?br />(3).佛教禪宗指 達(dá)摩 西來所傳的直指人心的“心印”。此“心印”為“教外別傳”,故稱“密”。 清 龔自珍 《最錄天臺傳佛心印記》:“其曰傳佛心印何也? 達(dá)摩 之東,此方人爭言西土二十八祖佩佛密印……且曰:‘佛果有密印歟?教外果有別傳歟?’”
《漢語大詞典》:舉奏(舉奏)
上奏章檢舉。漢書·外戚傳下·定陶丁姬:“ 哀帝 崩, 王莽 秉政,使有司舉奏 丁 傅 罪惡?!?漢 王充 論衡·超奇:“ 周長生 者,文士之雄也,在州為刺史 任安 舉奏,在郡為太守 孟觀 上書。”后漢書·袁安傳:“ 安 與 任隗 舉奏諸二千石,又它所連及貶秩免官者四十餘人?!?/div>
《漢語大詞典》:按章
(1).根據(jù)奏章進(jìn)行查處。漢書·王莽傳下:“大司馬士按章 豫州 ,為賊所獲,賊送付縣?!?顏師古 注:“有上章相告者,就而按治之?!?br />(2).彈劾的奏章。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趙伯美:“既是外臺已按,雖是未見按章,先合施行?!?/div>
《漢語大詞典》:抗表
向皇帝上奏章。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閒”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亮 以 建興 五年抗表北伐,自傾覆至此整二十年。”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王知古:“ 盧龍軍 節(jié)度使檢校尚書左僕射 張直方 抗表,請修入覲之禮?!?宋 王禹偁 《讓西京留守表》:“是以泣血濡毫,呼天抗表,愿罷萬錢之俸,預(yù)營五尺之墳。”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雙樹幻鈔四:“﹝ 玄奘 ﹞志游西土,訪求異本,以參訂焉。以三年冬,抗表辭帝,制不許?!?/div>
《國語辭典》:諫章(諫章)  拼音:jiàn zhāng
規(guī)諫上級的文書?!度龂萘x》第六○回:「從事王累,自用繩索倒吊于城門之上,一手執(zhí)諫章,一手仗劍,口稱如諫不從,自割斷其繩索,撞死于此地。」
《國語辭典》:奏草  拼音:zòu cǎo
奏疏的草稿。《漢書。卷六七。朱云傳》:「云上書自訟,咸為定奏草,求下御史中丞?!挂卜Q為「奏稿」。
分類:奏章草稿
《漢語大詞典》:畫可(畫可)
舊時(shí)帝王在臣屬奏章上批個(gè)“可”字。表示允準(zhǔn)可行。三國志·魏志·明帝紀(jì)“是時(shí),大治 洛陽宮 ,起 昭陽 、 太極殿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帝常游宴在內(nèi),乃選女子知書可付信者六人,以為女尚書,使典省外奏事,處當(dāng)畫可?!?span id="1omlapw" class="book">《資治通鑒·魏明帝青龍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畫可,畫從其所奏?!?span id="gmsrf0d" class="book">《新唐書·高宗三女傳》:“朝廷大政事非關(guān)決不下,間不朝,則宰相就第咨判,天子殆畫可而已。”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故事一:“本朝要事對稟,常事擬進(jìn)入,畫可然后施行,謂之‘熟狀’。”
《國語辭典》:萬言書(萬言書)  拼音:wàn yán shū
舊時(shí)臣民對君王陳述意見的書。《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傳》:「安石議論高奇,……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于是上萬言書。」
《漢語大詞典》:奏稿
亦作“ 奏藁 ”。 奏章的草稿。新唐書·陸元方傳:“臨終,取奏稿焚之。” 宋 程頤 《答人示奏草書》:“辱示奏藁,足以見仁人君子愛民之心,深切如此。”兒女英雄傳第二回:“那委員取出文書給 安老爺 看,見那奏稿上參的是革職拿問,帶罪賠修?!?/div>
分類:奏章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