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上古三代文·卷十六
佛名悉達多,凈飯王子,年十九立為太子,出家成佛,號天人師。以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生,至周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死,年七十九,是為賢劫第四世尊。
《國語辭典》:天人合一  拼音:tiān rén hé yī
中國哲學中關于天人關系的一種觀念。宋代理學家認為「仁」是所有德行的總名,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所以學者應汲于求仁,盡己之心性,存天理,去人欲,由格致誠正修齊治平,而與天地合德,就可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漢語大詞典》:天人之分
中國 哲學中關于天人關系的一種觀點。與“天人合一”說相對立。強調(diào)“天道”與“人道”之別,亦即自然與人為的區(qū)分,認為“天”是自然,既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也不能主宰人間的治亂吉兇。 戰(zhàn)國 時 荀子 首先提出這種理論。荀子·天論:“明於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div>
《國語辭典》:密跡金剛(密跡金剛)  拼音:mì jī jīn gāng
保護佛法的天人。根據(jù)佛教的傳說,密跡金剛原為法意太子,后來發(fā)愿要經(jīng)常親近佛,隨侍佛的左右,普聞諸佛秘要密跡之事。后來真的成為五百名隨從的首領。密跡金剛原只有一個,但在寺院三門殿內(nèi)的兩側(cè),各塑一尊,頭戴寶冠,袒露上半身,手持金剛杵,作忿怒相。在中國古小說中則說金剛力士是鄭倫、陳奇死后封神而成。也稱為「金剛力士」。
《國語辭典》:天心人意  拼音:tiān xīn rén yì
天人之間共趨的潮流?!度龂萘x》第八回:「漢家氣數(shù)已盡。太師功德振于天下,若舜之受堯,禹之繼舜,正合天心人意。」
分類:天人潮流
天人
【佛學大辭典】
(術語)天與人,即六趣中之天趣與人趣也。無量壽經(jīng)上曰:「天人歸仰。」又曰:「諸天世人。」法華經(jīng)寶塔品曰:「移諸天人,置于他土?!埂居帧浚ㄌ烀┨焐现?,天界生類之總稱,如天人之五衰等。
【佛學常見辭匯】
1。天上的人。2。天道與人道。
天人散花尸上
【佛學大辭典】
(傳說)天尊說阿育王譬喻經(jīng)曰:「昔有人在道上行,見道有一死人,鬼神以杖鞭之。行人問言:此人已死,何故鞭之?鬼神言:是我故身,在生之日不孝父母,事君不忠,不敬三尊,不隨師父之教,令我墮罪,苦痛難言,悉我故身,故來鞭耳。稍稍前行,復見一死人。天神來下,散華于死人尸上,以手摩挲之。行人問言:觀君似是天,何故摩挲是死尸?答曰:是我故身,生時之日孝順父母,忠信事君,奉敬三尊,承受師父之教,令我神得生天,皆是故身之恩,是以來報之耳?!?/div>
天人師
【佛學大辭典】
(傳說)如來十號之一。梵語曰舍多提婆摩菟舍喃Devamanus!yas/a%str!,為天與人之教師,故名天人師。智度論二曰:「復名舍多提婆摩菟舍喃。舍多秦言教師,提波言天,摩菟舍喃言人,是名天人教師。云何名天人教師?佛示導是應作是不應作,是善是不善,是人依教行,不舍道法,得煩惱解脫報,是名天人師。問曰:佛能度龍神等墮馀道中生者,何獨言天人師?答曰:度馀道中生者少,度天人中生者多?!?br />【佛學常見辭匯】
如來十號之一,六趣中的天與人無不以佛為教師,故稱天人師。
【三藏法數(shù)】
謂非獨與四眾為師,所有天上人間、魔王外道、釋梵天龍,悉皆歸命,依教奉行,俱作弟子,故號天人師。(四眾者,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也。)
天人五衰
【佛學大辭典】
(術語)(參見:五衰)
五衰
【佛學大辭典】
(術語)天人將死時,現(xiàn)五種之衰相。經(jīng)論所說不一。涅槃經(jīng)十九曰:「釋提桓因,命將欲終,有五相現(xiàn):一者衣裳垢膩,二者頭上花萎,三者身體臭穢,四者腋下汗出,五者不樂本座。」佛本行集經(jīng)五曰:「爾時護明菩薩大士,天壽滿已,自然而有五衰相現(xiàn)。何等為五?一者頭上花萎,二者腋下汗出,三者衣裳垢膩,四者身失威光,五者不樂本座?!咕闵嵴撌f大小之五相曰:「然諸天子,將命終時,先有五種小衰相現(xiàn):一者衣服嚴具出非愛聲,二者自身光明忽然昧劣,三者于沐浴位水渧著身,四者本性囂馳,今滯一境,五者眼本凝寂,今數(shù)瞬動。此五相現(xiàn),非定當死。復有五種大衰相現(xiàn):一者衣染埃塵,二者花鬘萎悴,三者兩腋汗出,四者臭氣入身,五者不樂本座。此五相現(xiàn),必定當死。
【佛學常見辭匯】
天人將死時有五種衰相現(xiàn)前,即一、頭上花萎,就是頭上所帶的花冠漸漸枯萎;二、衣裳垢膩,就是無縫的天衣生出污垢來;三、身體臭穢,就是天人身上的光明不但消失,而且流出很多臭的氣味來;四、腋下汗出,就是兩脅之下流出很多的臭汗;五、不樂本座,就是以上種種不好的衰相出現(xiàn)之后,天人便對自己的寶座生出不樂的感受,天女眷屬也厭離他們而走開。
天人致敬愿
【佛學大辭典】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七愿,或曰人天人致敬愿,或云天人致敬愿。
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佛學大辭典】
(術語)佛之十號也。(參見:十號)
普知天人尊
【佛學大辭典】
(術語)佛之尊號。普照事理故云普知,為天與人中之尊,故云天人。法華經(jīng)化城喻品曰:「普知天人尊,哀憫群萌類。」
為天人事佛
【三藏法數(shù)】
經(jīng)云:何謂天人事佛?佛言:受持五戒,行于十善,至死不犯,信有罪福,常念正法,是名天人事佛。(五戒者,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也。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也。)
天人夢
【三藏法數(shù)】
謂若人修善,乃感天人為現(xiàn)善夢,令其善根增長;若人作惡,亦感天人為現(xiàn)惡夢,令其怖惡生善,是名天人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