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種大義──大乘七種大義
【三藏法數(shù)】
(出大乘莊嚴(yán)經(jīng)論)
〔一、緣大〕,謂菩薩修行大乘之法,由無量修多羅,廣大法義,而以為緣,故名緣大。(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行情。梵語修多羅,華言契經(jīng)。)
〔二、行大〕,謂菩薩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復(fù)能利他。自利利他,妙行具足,故名行大。
〔三、智大〕,謂菩薩修行大乘,常以智慧觀察,了知人法無我;于一切境,善能分別,故名智大。
〔四、勤大〕,謂菩薩修行大乘,由曠大劫來,發(fā)廣大心,精修無間,期登圣果,成就菩提,故名勤大。(劫,梵語具云劫波,華言分別時(shí)節(jié)。梵語菩提,華言道。)
〔五、巧大〕,謂菩薩修行大乘,由善巧方便,化導(dǎo)于他,不舍生死,垂形諸趣,于生死中,去住自在,故名巧大。
〔六、畏大〕,畏,即無所畏也。謂菩薩修行大乘,智力內(nèi)充,明了決定,于大眾中廣說一切法義,既決定無失,則無所恐懼,故名畏大。
〔七、事大〕,謂菩薩修行大乘,為令一切眾生,了其大事因緣,故數(shù)數(shù)示現(xiàn)世間,演大妙法,入大涅槃,故名事大。(梵語涅槃,華言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