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二至
指冬至和夏至。《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為災(zāi)?!?杜預(yù) 注:“二至,冬至、夏至?!?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 威 施 之艷,粉黛無以加;二至之氣,吹噓不能增?!?清 朱大韶 《駁萬氏分至不系時(shí)說》:“ 周 兼用六代之禮樂, 魯 用四代,其祭天之月,亦宜損于 周 ,故二至之日不祭天地也?!?/div>
《漢語大詞典》:赤氣(赤氣)
(1).紅色的云氣。古代以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之日觀云色,謂赤色者主兵荒。見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兇” 漢 鄭玄 注。后因以赤氣為兵災(zāi)之象。 唐 李商隱 《失題》詩:“三靈迷赤氣,萬匯叫蒼旻?!?馮浩 箋注引《三輔舊事》:“ 漢 作 靈臺(tái) 觀氣,黃氣為疾病,赤氣為兵,黑氣為水?!?span id="lsjolj0" class="book">《宋史·五行志二下》:“ 建炎 元年八月庚午,東北方有赤氣,占曰:‘血祥’。”
(2).紅色的云氣。傳說謂帝王的祥瑞。舊史稗說中每載帝王降生或所處之地有赤氣出現(xiàn)。舊題 漢 郭憲 洞冥記:“ 漢武皇帝 未生之時(shí), 景帝 夢(mèng)一赤彘從云中而下,當(dāng) 崇芳 之閣,見赤氣如霧,來蔽戶牖?!?span id="72rhwt2" class="book">《北齊書·神武帝紀(jì)上》:“﹝ 神武 ﹞后從 榮 徙據(jù) 并州 ,抵 揚(yáng)州 邑人 龐蒼鷹 ,止團(tuán)焦中。每從外歸,主人遙聞行響動(dòng)地。 蒼鷹 母數(shù)見團(tuán)焦赤氣赫然屬天?!?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詩:“ 熙寧 二年十一月,京師每夕有赤氣,見西南隅,如火,至人定乃滅。人以為皇子降生之祥?!?br />(3).炎暑之氣。 唐 韓愈 《游青龍寺贈(zèng)崔大補(bǔ)闕》詩:“魂翻眼倒忘處所,赤氣沖融無間斷。有如流傳上古時(shí),九輪照燭乾坤旱。”
《漢語大詞典》:林胡
(1).古族名。 戰(zhàn)國 時(shí)分布在今 山西 朔縣 北至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內(nèi)。從事畜牧,精騎射。 戰(zhàn)國 末為 趙 將 李牧 擊敗,遂歸附于 趙 。史記·匈奴列傳:“ 晉 北有 林胡 、 樓煩 之戎?!?司馬貞 索隱引 如淳 曰:“ 林胡 即 儋林 ,為 李牧 所滅也。”
(2). 唐 代借指 奚 、 契丹 等族。 唐 張謂 《同孫構(gòu)免官后登薊樓》詩:“猶希虜塵動(dòng),更取 林胡 帳。” 唐 高適 《信安王幕府詩序》:“ 開元 二十年,國家有事 林胡 ,詔禮部尚書 信安王 總?cè)执笈e?!?/div>
《漢語大詞典》:土炭
土與炭。古代冬至和夏至懸于衡器的兩端用以測(cè)陰陽之氣。
《國語辭典》:弓蛇  拼音:gōng shé
比喻因錯(cuò)覺而產(chǎn)生驚疑。參見「杯弓蛇影」條。元。謝應(yīng)芳 顧仲瑛臨濠惠書詞甚慷慨詩以代簡詩:「酒杯已辨弓蛇誤,藥杵無勞玉兔將?!?/div>
《國語辭典》: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相傳杜宣夏至日赴宴,見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飲。酒后胸腹極痛,醫(yī)治不瘉,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瘉。見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卷九。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后比喻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驚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漢語大詞典》:梟羹(梟羹)
以梟肉制的羹湯。古代夏至日皇帝制之以賜臣下,寓有除絕邪惡之意。史記·孝武本紀(jì)“祠 黃帝 用一梟破鏡” 裴駰 集解引 三國 魏 如淳 曰:“ 漢 使 東郡 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宋 蘇轍 《學(xué)士院端午帖子太皇太后閣》詩之五:“百官卻拜梟羹賜,兇去方知 舜 有功?!?明 夏完淳 《端午賦》:“蕭條佳節(jié),慘淡餘生。盤中角黍,杯底梟羹?!?清 錢謙益 《王氏南軒世祠記》:“流風(fēng)澆薄,家訓(xùn)刓敝,衣冠華胄,天屬近親,靡不家饗梟羹,人懷鴟饗?!?/div>
《國語辭典》:終伏(終伏)  拼音:zhōng fú
三伏的最后一伏。自夏至后第三庚日起,每十日為一伏,第三個(gè)十日稱為「終伏」。也稱為「末伏」、「下伏」。
《漢語大詞典》:旱海
(1). 宋 代自今 甘肅省 環(huán)縣 北至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靈武縣 一帶,干旱多沙,俗稱“旱?!?。資治通鑒·后晉齊王開運(yùn)三年:“ 馮暉 引兵過 旱海 ,至 輝德 ?!?胡三省 注引 趙珣 《聚米圖經(jīng)》:“ 鹽 、 夏 、 清遠(yuǎn)軍 間,并係沙磧,俗謂之旱海。”
(2).泛指沙漠。 明 何景明 《述歸賦》:“北旱海之爛灼兮,西太素之積陰?!?span id="skbiosr" class="book">《花城》1981年第2期:“汽車在號(hào)稱八百里旱海的 科爾沁 東部大草原向西飛奔?!?/div>
《漢語大詞典》:一陰生(一陰生)
夏至后白天漸短,古代認(rèn)為是陰氣初動(dòng),所以夏至又稱“一陰生”。《易·復(fù)》“后不省方” 唐 孔穎達(dá) 疏:“夏至一陰生,是陰動(dòng)用而陽復(fù)於靜也?!?唐 權(quán)德輿 《夏至日作》詩:“寄言赫羲景,今日一陰生。” 唐 白居易 《思?xì)w》詩:“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div>
《國語辭典》:頭伏(頭伏)  拼音:tóu fú
三伏中的初伏。從夏至后第三庚日算起,是一年中最熱的時(shí)期。參見「三伏」條。
《國語辭典》:三伏天  拼音:sān fú tiān
由夏至后第三個(gè)庚日起,每十天為一伏,共三十天,是天氣最熱的時(shí)候?!督鹌棵贰返诙呋兀骸高^了兩日,卻是六月初一日,即今到三伏天。」
《漢語大詞典》:秋伏
夏至后第三個(gè)庚日為初伏,第四個(gè)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個(gè)庚日為末伏,末伏亦稱秋伏。 唐 曹松 《夏日東齋》詩:“三庚到秋伏,偶來松檻立。”
《漢語大詞典》:洛尾
指 安徽省 洛河 北至 懷遠(yuǎn)縣 入 淮 處。 宋 蘇軾 《送程七表弟知泗州》詩:“繫舟清 洛 尾,初見 淮南 山?!?/div>
《漢語大詞典》:四離(四離)
(1).作詩的四種避忌。 唐 皎然 詩式·詩有四離:“雖期道情而離深僻;雖用經(jīng)史而離書生;雖尚高逸而離迂遠(yuǎn);雖欲飛動(dòng)而離輕浮?!?br />(2).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天的合稱。詳“ 四離四絶 ”。
《國語辭典》:四離四絕(四離四絕)  拼音:sì lí sì jué
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日,合稱為「四離」;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日,合稱為「四絕」。星相術(shù)士以此八日為大忌日。
《漢語大詞典》:懸炭(懸炭)
(1).古代厭勝術(shù)之一。
(2).古代測(cè)度夏至、冬至的方法。謂懸土、炭于衡器兩端,輕重平均。冬至一陽生,則炭重而沉;夏至一陰生,則土重而沉。見史記·天官書。魏書·律歷志下:“測(cè)影 清臺(tái) ,懸炭之期或爽?!?南朝 梁簡文帝 《江南思》詩之二:“月暈蘆灰缺,秋還懸炭輕?!?明 楊慎 丹鉛總錄·懸炭:“懸炭,古候氣法也,今絶其法,而人亦罕知其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