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3詞典 5分類詞匯 8
《漢語大詞典》:唱到
謂被點到名時高聲應“到”。 阿英 《灰色之家》三:“我們分三行走進被告欄,重行點名,唱到?!?/div>
分類:高聲聲應
《國語辭典》:附和  拼音:fù hè
1.自己毫無定見,隨他人意見或行動而同聲應和?!豆沤裥≌f。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或時唾罵嚴賊,地方人等齊聲附和?!埂段拿餍∈贰返谌兀骸改闳绾蔚垢胶推鹦曼h來?索性要開學堂了?!?br />2.依附勾結(jié)。宋。葉適國子監(jiān)主簿周公墓志銘〉:「聲連勢合,附和傾朝廷?!埂睹魇?。卷一七九。列傳。鄒智》:「李林甫、牛仙客與高力士相附和,而唐政不綱?!?br />3.響應、追隨。如:「許多同儕都附和他的政策主張?!?/div>
《漢語大詞典》:鳴和(鳴和)
鳴聲諧和的車鈴。文選·陸機〈前緩歌聲〉:“羽旗棲瓊鑾,玉衡吐鳴和。” 李善 注:“ 鄭玄 周禮注曰:‘鑾、和,皆以金為鈴也?!?應劭 漢書注曰:‘鑾在軾,和在衡?!?br />鳴聲應和。 明 趙于禮 《溉園記·中秋燒香》:“怎能得玉斧伐為柯,怎能得簫鳳共鳴和。”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三生:“方將施刑, 興 不滿志,戛然大號;兩墀諸鬼,萬聲鳴和。”
《國語辭典》:諾諾(諾諾)  拼音:nuò nuò
連聲答應的聲音。表示順從?!妒酚?。卷六八。商君傳》:「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埂稑犯娂>砥呷?。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媒人下床去,諾諾復爾爾?!?/div>
《漢語大詞典》:和附
(1).隨聲應和。 唐 韓愈 《平淮西碑》:“大官臆決唱聲,萬口和附,并為一談?!?br />(2).響應歸附。新唐書·郭震傳:“國家所患,惟 吐蕃 與 默啜 耳;今皆和附,是將大利於中國也?!?宋 陸游 《德勛廟碑》:“巨盜乘間,羣兇和附,公則建翦除安輯之成績。”
《漢語大詞典》:聲諾(聲諾)
亦作“ 聲喏 ”。
(1).出聲應答。 宋 李綱 《靖康傳信錄》卷一:“﹝余與 吳敏 撰數(shù)十語﹞俾閤門官宣讀,每讀一句,將士聲諾。” 宋 洪邁 《夷堅支志乙·黃巢廟》:“山下人每聞廟內(nèi)聲喏,若數(shù)百人受令唯諾者?!?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偷桃:“﹝吏﹞少頃復下,命取桃子,術(shù)人聲諾。”《快心編三集》第八回:“ 張芳 跪領(lǐng)鈞旨,聲喏而去?!?br />(2).古人謁見官長或會見賓客時叉手行禮,同時揚聲致敬之謂。 宋 方勺 泊宅編卷四:“一夕,公獨坐便齋,神聲諾而不見形。”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二:“王嘗春日游后圃,見一老卒臥日中,王蹴之曰:‘何慵眠如是?’卒起聲喏,對曰:‘無事可做,只得慵眠?!?span id="hdqi8zj" class="book">《水滸傳》第四八回:“莊門上 杜興 看見有 楊雄 、 石秀 在彼,慌忙開了莊門,放隻小船過來,與 宋江 聲諾?!?清 徐士鸞 《宋艷·駁辨》:“舵工遽見 才仲 攜一麗人登舟,即前聲喏?!?/div>
《漢語大詞典》:一呼再喏
聽到一聲呼喚即連聲應答。表示恭順。《韓詩外傳》卷五:“據(jù)法守職,而不敢為非者,人吏也。當前快意,一呼再喏者,人隸也?!?/div>
《國語辭典》:一呼再諾(一呼再諾)  拼音:yī hū zài nuò
在上者一呼喊,在下者則連聲應諾。形容恭敬順從。《韓詩外傳》卷五:「據(jù)法守職而不敢為非者,人吏也;當前決意,一呼再諾者,人隸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