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92,分40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造墨
制墨
余墨
即墨侯
廷圭墨
墨鴉
墨污
黥墨
贓墨
字墨
別墨
黛墨
漱墨
松墨
墨帶
《韻府拾遺 職韻》:造墨
墨記陳瞻真定人初造墨遇異人傳和膠法因就山中古松耴煤其用膠雖不及常和沈圭而置之濕潤初不蒸此其妙處也
分類:造墨
《韻府拾遺 職韻》:制墨(制墨)
墨經(jīng)潘谷之煤人多有之而人制墨莫有及谷者
分類:制墨
《漢語大詞典》:余墨(餘墨)
(1).殘留的墨汁。 唐 劉言史 《右軍墨池》詩:“ 永嘉 人事盡歸空, 逸少 遺居蔓草中。至今池水涵餘墨,猶共諸泉色不同?!?br />(2).遺留下來的或殘存的書畫。 宋 歐陽修 《哭曼卿》詩:“遺蹤處處在,餘墨潤不枯?!?宋 黃庭堅(jiān) 《題絳本法帖》:“觀 唐 人斷紙餘墨,皆有妙處,故知翰墨之勝,不獨(dú)在 歐 、 虞 、 褚 、 薛 也?!?br />(3).詩書之馀,指不費(fèi)主要精力而寫成的文字。 宋 王安石 《寄題程公辟物華樓》詩:“想有新詩傳素璧,怪無餘墨到滄洲?!卑?,此指書信。
《國語辭典》:即墨侯  拼音:jí mò hóu
語出宋。蘇易簡《文房四譜。卷三。硯譜》:「文嵩即墨侯石虛中傳:『上利其器用,嘉其謹(jǐn)默,詔命常侍御案之右,以備濡染,因累勛績,封之即墨侯?!弧购笠约茨钪赋?。宋。王邁 除夜洗硯詩:「多謝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埂队讓W(xué)瓊林。卷三。宮室類》:「石虛中、即墨侯,皆為硯稱?!?/div>
分類:
《漢語大詞典》:廷圭墨
南唐 墨官 李廷珪 (本姓 奚 ,后賜姓 李 )所制作的墨,堅(jiān)如玉,紋如犀,自 宋 以來推為第一,世稱“廷珪墨”,亦省稱“ 廷珪 ”。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下:“ 吳幵 正仲 家蓄 唐 以來墨,諸 李 所製皆有之,云無出廷珪之右者,其堅(jiān)利可以削木。渠書《華嚴(yán)經(jīng)》一部半,用廷珪才研一寸,其下四秩用承宴墨,遂至二寸,則膠法可知矣?!?明 郎瑛 七修類稿·事物四·廷珪墨:“ 李廷珪 之墨,形制不一,有圓餅龍?bào)炊鴦拐撸兴臏喓耖L劍脊而兩頭尖者,又有如彈丸而龍?bào)凑?,皆用金泥,但傳久模糊或貰而無者矣。原墨一料用珍珠三兩、玉屑一兩,搗萬杵而成,故久而剛堅(jiān)不壞?!?/div>
分類:本姓賜姓
《國語辭典》:墨鴉(墨鴉)  拼音:mò yā
1.鸕鶿的別名。參見「鸕鶿」條。
2.比喻書法拙劣。明。高啟憶昨行寄吳中諸故人〉詩:「醉題高壁墨如鴉,一半欹斜不成字?!?/div>
分類:書畫拙劣
《駢字類編》:墨污(墨污)
唐書婁師德傳在夏官注選選者就案閱簿師德曰容我擇之可乎選者不去乃灑筆曰墨污爾
《漢語大詞典》:黥墨
古代肉刑之一。也稱墨刑、黥刑。在犯人臉上刺字后涂以墨。《三國志·魏志·毛玠傳》:“ 漢 律,罪人妻子沒為奴婢,黥面。 漢 法所行黥墨之刑,存於古典。”
《漢語大詞典》:贓墨(贓墨)
貪污納賄。 宋 洪適 《乾道二年殿試策題》:“贓墨之刑,非不嚴(yán)而未能使人皆君子之行;錢穀之問,非不勤而未能使國有積年之儲(chǔ)?!?/div>
《漢語大詞典》:字墨
(1).文墨,指文辭的情調(diào)。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十一:“ 石田先生 已病亟, 文恪 即遣人問之, 石田 書一絶為謝……字墨慘淡,遂為絶筆?!?br />(2).文字,文化知識(shí)。 沙汀 《堰溝邊》:“他讀過兩年私館,字墨早丟生了?!?克非 《春潮急》二十:“在 梨兒園 老一輩莊稼人中, 松林 老漢是唯一懂得字墨的人。”
《國語辭典》:別墨(別墨)  拼音:bié mò
墨家的別派。意指非正宗的墨家之學(xué)?!肚f子。天下》:「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獲、已齒、鄧陵子之屬,俱誦墨經(jīng),而倍譎不同,相謂別墨。」
《漢語大詞典》:黛墨
青黑色的顏料。《續(xù)列女傳·梁鴻妻》:“今若衣綺繡,傅黛墨,非 鴻 所愿也?!?span id="yuqauem" class="book">《新唐書·循吏傳·薛元賞》:“都市多俠少年,以黛墨鑱膚,夸詭力,剽奪坊間。”
《漢語大詞典》:漱墨
汲墨。 金 王子端 《水調(diào)歌頭》詞:“肝肺出芒角,漱墨作枯楂。”
《漢語大詞典》:松墨
見“ 松煙墨 ”。
《國語辭典》:松煙墨(松煙墨)  拼音:sōng yān mò
質(zhì)料較好的墨,因多由松炱所制,故稱為「松煙墨」。今以安徽省所產(chǎn)的為最好。簡稱為「松煙」。
《駢字類編》:墨帶(墨帶)
宋史禮志紹興三十一年五月金國使至以欽宗訃聞是日文武百僚并常服墨帶去魚詣天章閣南空地立班聽詔旨